快乐的五胞胎
中原网讯(记者 石闯 文/图 发自新密)揉了揉眼睛,裹了裹身子,44岁的李灿军钻出了熟悉的井口。熬了一夜的他腰酸背痛,但他顾不得歇息片刻,就骑着一辆摩托车向20多公里外的家奔去。作为一名矿工,他已在煤矿上干了整整20年,但他不知道自己还会干多久。
2004年11月21日,李灿军突然火了一把,他爱人在河南省妇幼保健院生下五胞胎。这是郑州首例五胞胎,在当时引起很大轰动,因为五胞胎的受孕概率仅为6000多万分之一。
每天张晓敏用电动三轮车接五胞胎上下学
从此,“喜中有忧,笑中带泪”成为李灿军夫妻最真实的写照。
“吃最多的苦,享最多的福。”如今,转眼15年过去了,五胞胎怎么样了?夫妻俩是怎么走过来的?元宵节前,记者赶赴新密市米村镇范村进行了探访。“养育五胞胎的过程不堪回首,但其中的幸福,他人也无法体会。”李灿军说。
“真是给吓坏了”
立春之后的新密依然冷飕飕的。距离市区10多公里的米村镇范村,乡道上冷冷清清,看不到几个人影。
“突突突……”一阵摩托车的轰鸣声由远至近,李灿军一身疲惫地从煤矿回到了自家院子里。小他4岁的张晓敏放下正洗的衣服,连忙起身:“回来了呀,吃了没?”“吃了。孩子们快开学了,今天给领导说了,歇班一天,回来看看。”
出生两个月后的五胞胎 梁冠山 摄
这个不起眼的农家,就是“资深矿工”李灿军的全部。
“我们俩初中都没毕业,吃了没文化的亏,不能让孩子们再受累。”类似的话,李灿军记不得唠叨过多少遍了。1999年12月,他和临近的蔓菁峪村的姑娘张晓敏结婚了。一年多后,大女儿李蓥出生了,令他们着实开心了一阵子。
令小两口没想到的是,更大的开心还在后头。2004年,张晓敏怀孕了。孕期的她渐渐发现自己的与众不同。一般孕妇四五个月才“显怀”,而她怀孕一两个月就大腹便便了,而且妊娠反应特别强烈,“总是吐,吃不下去东西”。
得知妻子的情况,在煤矿上打工的李灿军又喜又忧,就带妻子到县医院检查,“起初说是双胞胎,后来又说是四胞胎,真是给吓坏了,头突然像炸了一样”。
李灿军和张晓敏夫妇,累并快乐着
四胞胎!李灿军和张晓敏一下子蒙了。医生告诉他们,胎儿越多,风险越大。出于对大人和孩子安全的综合考虑,建议减胎。两人忐忑不安地回到了家。
“为了妻子和孩子安全,也纠结过。”李灿军和妻子商量后决定都生下来,“肚子里的都是骨肉,减哪个都舍不得”。他说,那时候胎儿月份也大了,三四个月了,有可能减了两个,另外两个也保不住了,“那我们俩就决定都要了”。
李灿军不曾想到,就是这个决定,让怀孕七个半月的妻子的身体超出了所能承受的极限,差点丢了性命。因是多胞胎,张晓敏怀孕30周时,肚皮大得像要撑爆了一样,邻居说她“肚子里有座山”,上厕所都要靠人搀扶才行,很辛苦。
五胞胎和姐姐李蓥一起玩耍
“一个都不能少”
有一天晚上,张晓敏在睡梦中一下子惊醒了,身体也随之出现了异常。她被紧急送往河南省妇幼保健院。“大夫来一看,羊水破了,宫缩症状强烈,不生不行了。”李灿军说,妻子当即被推进了产房。
2004年11月21日傍晚,怀孕只有31周多的张晓敏被迫提前剖腹产。虽然10多年过去了,但至今她依然清晰地记得产房里的惊喜或叫惊吓:“孩子们被抱出来时,隐约听见医护人员的声音喊是‘四朵金花’,我们也是按4套东西准备的。”
张晓敏说,她悬着的心就要落地时,却听到喊叫:“不对劲儿,里面还有一个,快点、快点,准备第五套东西!”而在产房外的李灿军也是焦急万分。五胞胎因早产了两个半月,最小的孩子体重只有1公斤,最大的体重也不到1.5公斤。
“五胞胎一出生便被抱进重症监护室,情况比较危险,病危通知书都下了。”李灿军皱紧了眉头,妻子怎么样?孩子们都好吗?这是他一生中最煎熬的时刻。
而让他更忧虑的是,这个过程所需的治疗费高达10多万元,简直是天文数字。李灿军说,当初进医院时只带了两三千块钱,很快花完,又向亲戚朋友借了7万多元,也花完了。“孩子们在省妇幼住了俩月,直到2005年1月21日出院时,还欠8万多块钱。但实在筹不来钱了,就给医院打了欠条,到现在还欠着呢。”
“不是不想还,用钱地方多,日子总是紧巴巴。”当时他的月薪才几百块钱。他为五胞胎取名:老大李苛、老二李展、老三李宁、老四李畅、老五李岩。
短暂的喜悦过后,养育的艰辛随之而来。一些好心人等也频频打电话或上门来表达了领养孩子的意愿,“孩子多,负担太重,5个孩子像跳进了火坑,不一定能养活,跟着有钱的家庭总比待在你们这个穷家强!”一些亲朋也这样劝他们。
然而,张晓敏的意志很坚决,全给婉拒了。“有些父母早年忍痛把骨肉送出去,到晚年又忏悔了四处寻亲,我不想让自己抱恨终身。”看见有人上门来领养,她会紧紧护着几个孩子,含泪对丈夫说,“不能把骨肉送人,就是我们苦死累死,也要把孩子养大,一个都不能少,少了谁我都活不下去。”
“最怕孩子生病”
“5个小家伙的身体非常虚弱,老二还患有先心病。我们两口第一次见他们,还是在两个月后孩子们出院时,当时连顺序也分不清。”李灿军笑着说,也只能靠他们头上的布贴来分辨,一下子多5个孩子,夫妻俩一时还难以适应。
生儿育女,对很多家庭来说是最幸福的事情。然而,在自己的院落里,张晓敏说起往事却哭了起来,一旁的孩子给她递来纸巾:“孩子多,光奶粉钱就掏不起,我也没了母乳,家里缺人手,往后的日子真不知咋办?可愁!”
五胞胎从郑州回到农家的第一天,夫妻俩手忙脚乱,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而这仅仅是“苦日子”的开始。“平均4个小时喂一次奶粉,由于不熟悉孩子的特征,有时一个宝宝吃了两遍了,另一个宝宝一口还没吃上,饿得直哭。”
“晚上几乎没脱过衣服,日夜不停地忙碌,就一个字,累。”张晓敏说,在照顾五胞胎的问题上,一家人做了分工。李灿军去煤矿上打工养家,她和婆婆负责照顾孩子。但婆媳两人根本忙不过来,一些亲戚朋友也抽空过来帮忙。
一会喂奶粉,一会换尿布,一会哄孩子。“一个哭了,其他的也会跟着哭,叫人忙得焦头烂额。”张晓敏说,“你正在把一个宝宝拉臭臭,就顾不住另一个,只能眼睁睁看着她拉到床上。清洗尿布和衣服,也是大‘工程’,累得人招架不住。”
虽然照料五胞胎又苦又累,但夫妻俩一点也不后悔。“平日里好好的还行,最怕孩子生病。”张晓敏说,“3岁前,孩子们很容易生病,往往是一个孩子生病,其他的孩子就会跟着生病。喂药时,孩子们哭,我也会跟着哭。”
孩子们上了小学后,每天5点钟张晓敏就起床了,做好早餐,叫醒孩子们吃饭,然后骑电动三轮送他们上学,中午、下午再接回来,晚上还要辅导功课,“每天跟打仗似的,筋疲力尽,总觉得睡不够觉,晚上10点钟收拾完倒头就睡。”
“挣钱,得挣钱”
当然,令夫妻俩最头疼的还是奶粉钱。他们种了3亩地,收入有限,可是五胞胎的饭量大,每天吃8顿,一个孩子每顿吃60~90毫升,一天就是一袋奶粉。
“买不起进口的,就是国产的普通奶粉一袋也要30多块钱,光奶粉钱一个月都得1000多块,我的工资全贴进去还不够。”李灿军说,有一次他听说宝宝经常吃的那个牌子奶粉要涨价,就骑着摩托车四处打听,结果把全镇的奶粉给买断了。
经济上的负担一直是夫妻俩最大的困扰。“睁眼、闭眼,想到的都是孩子们的衣食住行。”李灿军说,作为一名矿工,他现在每个月平均4000块钱,“现在吃住都在矿上,每个月基本上都是满班。”
“孩子太多,花销太大,挣钱,得挣钱。”李灿军叹了一口气。除了养家糊口之外,他还得想方设法还账。“生五胞胎时,借亲戚朋友的7万块钱总算还完了,但是吃奶粉等花销大,又借4万多块钱,至今还欠着人家3万多。”
五胞胎一天天长大,过了3岁,夫妻俩总算松了一口气。“5个小家伙的吃喝拉撒勉强可以各自顾各自了,看着他们一块玩耍,我也很开心。”李灿军说,为了尽可能节约,他们从不给孩子用纸尿裤,也从不带孩子下馆子。
作为全职妈妈,张晓敏操持一家8口人的生活,经常“囊中羞涩”的她不得不精打细算。“小家伙们正长身体,吃得越来越多,每顿饭都得做上满满一大锅儿,米、面、油用得很快,隔不了多久,就得往家里买。”
对于穿衣,夫妻俩为省钱常去批发市场转悠。“衣服呀鞋子呀都是地摊货,很便宜,看中了一下子就买5套,有些商贩误认为我们是搞童装批发的。”
“家里有自来水,但为省水费,一般都去井边打水。”张晓敏说,15年来,他们也从不带孩子外出旅游,“别说远处了,县城都很少去。”现在五胞胎都在米村镇初中上学,“每个孩子每周得60块钱,花费也不少,有点力不从心。”
让夫妻俩欣慰的是,五胞胎非常懂事,能体谅爸妈的不易,吃穿不挑剔,不乱花钱,有了活儿抢着干,“每天五胞胎轮流着值日,刷碗、扫地都成了习惯”。
“多亏了热心人”
五胞胎的每一点成长,都让李灿军和张晓敏欣喜不已。“看着每个孩子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地成长,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张晓敏说,孩子们开口叫“妈妈”,帮她做家务、端茶倒水、按摩捶背,让她觉得所有的劳累和煎熬都值得。
15年前,五胞胎出生时夫妻俩成了“名人”。“不光全镇,新密市都知道。”李灿军说,他们一家也一度进入了央视等媒体的视野。新密摄影家梁冠山从孩子出生那年起,就一直密切关注着五胞胎一家的生活。
“孩子们奶粉不够吃,一家奶粉企业慷慨解囊,无偿提供了两年的奶粉;穿衣缺口大,亲朋好友、左邻右舍纷纷上门捐助。”梁冠山表示,尤其郑州中康医院院长岳建华等热心人,几乎每年都到村里探望并提供物资帮助,令人很感动。
全家生活困难,新密市民政局及时解决了低保待遇。去年,在新密市纪委监委一位领导的关心帮助下,为五胞胎添置了一套崭新的书桌及两张高低床,并且把简陋的房间进行了装修,使得这个家显得更加整洁、温馨和舒适。
“去年,我左眼做了手术,有半年没去矿上上班,家里最大的经济来源断了。大妞李蓥又考入新乡医学院,很发愁。”李灿军说,关键时刻多亏一位郑州热心人,不仅承担了大女儿全部学费,而且还承担了生活费,解了燃眉之急。
15年来,社会各界带给五胞胎家庭很多帮助。“欠的债,包括省妇幼保健院在内,没有一个人主动向我们讨要或者催促;一些好心的邻居或网友,还会给我们拿来或寄来一袋米、一壶油或一套书,都让我们感激不尽。”张晓敏说,“这些年来,真是多亏了好心人的帮助,让我们从艰难的日子中挺了过来。”
“孩子们很爱学习,每年下来,收获了不少奖状或荣誉证书。”张晓敏说,这让他们夫妻俩特别开心。“孩子们大了,最难熬的时候过去了。一切往前看吧,虽然今后的负担会越来越重,但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会和孩子们在一起。”
现在,李灿夫妻俩的最大心愿是,将孩子们送进大学校园,“一个都不能少”。他笑着说,“养育五胞胎的过程不堪回首,但其中的幸福,他人也无法体会。”他相信,孩子们总会慢慢地长大,“挺住了,我们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