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郑州市环境污染防治攻坚办举行重污染天气空气质量联合会商会,对本轮污染过程进行分析研判。从会议上了解到,本轮重污染过程中,气象条件为三年来最差,污染持续时间为三年来最长。预计本轮重污染天气将在12月3日后逐渐缓解。
会上,国家大气污染攻关2+26 城市 一市一策 郑州跟踪专家组专家、郑州大学环科院张瑞芹教授对本次污染过程进行解读:
11月23日至今,受不利气象条件和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污染传输影响,郑州市经历了一次大气重污染过程。
11月23日-26日受静稳天气的不利气象条件影响,污染物缓慢积聚进而引发重污染状况,期间以PM2.5为首要污染物。
11月26日晚受西北风的影响污染稍有缓解,但很快受西北风带来的沙尘及区域大雾和逆温等不良气象条件的影响,空气质量持续恶化,首要污染物为PM10。
张瑞芹说,郑州市本次污染过程与2016 年同期重污染过程气象条件类似,但截至11月28日,PM2.5浓度峰值比2016年过程降低了近20%,且污染物浓度经过近60小时缓慢积累才达到峰值,说明提前预警和持续的减排措施有效减缓了污染积累速度,有效降低了郑州市污染等级。
11月29日,因南下气团的风力减弱,在其对大气污染清除效应减弱的同时,其带来的扬尘及地面的起尘效果对空气质量的影响逐渐减弱,首要污染物从PM10转换为PM2.5,此时大气状态为沙尘、雾、霾等天气现象共存的状态。
综上所述,本次污染过程主要是由于静稳天气、大雾等不利的气象条件诱发污染,随着长时间积累达到重污染级别;并且由于中原城市群郑州市、焦作、新乡、开封等城市的地理位置和地貌原因,受污染传输和污染气团滞留效应的影响严重。同时,郑州市由于自身污染排放基数大,环境容量小,需要继续加强减排,还必须强化区域城市的联防联控,才能实现空气质量的有效改善。
据专家会商预测:
预计今天为中度或重度污染,首要污染物为PM10或PM2.5
12月1日-2日为中度或重度污染,首要污染物为PM2.5
12月3日为中度污染,首要污染物为PM2.5
12月4日空气质量转良
12月5日为良或轻度污染
12月6日空气质量将再度转良
本轮重污染过程中,气象条件为三年来最差,污染持续时间为三年来最长。
污染时段气象参数变化和后向轨迹图
空气质量预测及控制措施
11 月 29 日,因南下气团的风力减弱,在其对大气污染清除效应减弱的同时,其带来的扬尘及地面的起尘效果对空气质量的影响逐渐减弱,首要污染物即将从 PM10转换为 PM2.5,随着污染气团在河南省中部及南部部分地区的滞留及震荡,气象形势场可能会一直趋于稳定,因此扩散情况并不乐观,因此郑州市污染状况可能会一直持续至12 月 2 日,河南个别城市可能维持重度污染。相比于 2016 年 11 月 24-26 日的重污染过程可知,在长时间的不利气象因素影响下,本次污染过程控制在了重度污染水平,未形成长时间的严重污染情况,表明污染应急的减排措施有效地延长了污染物的累积速度,降低了污染物峰值浓度,遏制了污染程度和级别。相比 11 月 11-16 日的污染过程,此次污染过程处于采暖期,供暖导致污染物排放量增大,在一定程度抵消了应急管控的减排效果。但是如果不采取应急措施,污染物浓度可能持续上升,污染水平最终可达到严重污染。
空气质量预报形势图
健康提示
11月23日8时,我市发布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于11月23日15时启动Ⅱ级应急响应。采取了工地土石方作业停工、工业企业停(限)产、渣土车水泥罐车物料运输车停运等强制性应急措施。为减少空气污染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按照《郑州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发布以下健康防护措施和建议性应急措施:
1.健康防护措施。
(1)儿童、老年人、住院患者和患有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等疾病的易感人群留在室内,确需外出的,应当采取防护措施;一般人群减少户外运动和室外作业时间,如不可避免,建议采取防护措施。
(2)幼儿园、中小学校等教育机构停止体育课、课间操、运动会等户外活动。
(3)医疗机构增设相关疾病门诊、急诊,增加医护人员。
(4)加强对空气重污染应急措施、健康防护等科普知识的宣传。
2.建议性应急措施。
(1)倡导公众绿色出行,鼓励公众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电动汽车等方式出行;驻车及时熄火,减少车辆原地怠速运行时间。
(2)减少机动车日间加油。
(3)生产过程中排放大气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各类工地等,自觉调整生产工期,减少涂料、油漆、溶剂等含挥发性有机物的原材料及产品的使用;可在达标排放的基础上提高污染治理设施效率,调整有大气污染物排放生产工艺的运行时间,主动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量。
(4)减少散烧煤使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