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要闻中原网> 新闻中心 > 郑州要闻 注册登录

郑州“的哥”李文生入选“全国百名网络正能量榜样”

2018-11-23 17:08:17来源:精彩河南
字号  

  11月21日,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指导,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主办,人民网、央视网、中国青年网、中国新闻网、环球网共同承办的第三届“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精品评选活动结果正式揭晓,由郑州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推荐的网络媒体运营者郑州“的哥”李文生入选“百名网络正能量榜样”,据了解,他也是全国出租车行业唯一的当选者。

  李文生是郑州市一名普通的出租车司机。从业十几年来,没有一起乘客投诉,并多次入选央广中国之声 “最美新闻人物”。同时,几乎活跃在郑州市每一个公益活动的现场。他首创发明了国内第一、防止乘客物品丢失的“出租车爱心眼”、“爱心后备箱”。他也是微博公益达人@的哥表里如一,熟悉他的人都亲切的叫他“表哥”。李文生还是中央统战部确定的创新示范单位中原网络达人联谊会骨干成员之一。

  第三届“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精品评选活动旨在评选和集中展示在重大政策、重大主题、重大活动、重大事件、热点问题和突发事件中发挥网上正能量引导作用的年度优秀人物和作品,倡导广大网民自觉传播和弘扬正能量,营造更加晴朗的网络空间。该评选活动包括“百名网络正能量榜样”、“百篇网络正能量文字作品”、“百幅网络正能量图片”、“百部网络正能量动漫音视频作品”、“百项网络正能量专题活动”五个评选项目。活动得到多家中央和国家机关、地方有关单位、中央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知名智库及行业协会等积极参与和关注。

  网络正能量:郑州的哥李文生  

  2013年中秋节,李文生夜晚跑车,一名山东乘客招手坐上了他的车。这名山东乘客名叫张文文,他做生意路过郑州,没想到钱包丢了,身无分文,被困郑州。“表哥”当时打电话回张文文老家核实了信息,在确认情况属实之后,他直接带着张文文来到车站,买了车票和饭菜,让他赶紧回家。没想到这名乘客竟在售票大厅突然一下子跪在他的面前。当时他的眼泪就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心里“有几分感动,也有几分酸楚”。他强烈地感受到一个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是如何希望别人伸出援手,而受助者内心的感激之情又是如此强烈!他,是从农村走出来的,知道无助时的辛酸和痛苦。当时,李文生就决定,以后要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做一些有意义的事,他觉得值!

  独创“爱心眼”业内广泛应用  

  李文生是个仁义的汉子,也是个心灵手巧的人。从业近10年,他碰到不少在出租车上丢东西的乘客。匆忙上下车的乘客难免会一时疏忽,把提包、手机之类的物品落在车上,如果记不住车牌号或者没有索要发票,乘客就很难找到。

  怎样才能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呢?李文生一直在琢磨这个问题。有一天,他突然想到,能不能有一种能够第一时间辅助司机看到盲区的装置,用来提醒乘客是否遗失有物品?

  经过3个多月的研究实验,“出租车爱心眼”诞生了。他在车内后座和后备箱上方分别安装了一个摄像头。这两个摄像头没有记录功能,只在乘客开门时自动打开,的哥发现有物品遗留就赶快告知乘客,看似简单的设置,解决了乘客遗失物品的大问题。收获了不少乘客的衷心感谢。

  如今,李文生的“出租车爱心眼”受到越来越多同行司机与乘客的好评,在业内被广泛应用,大大降低了郑州出租车丢东西找回不来的概率。李文生说:“开了这么多年出租车,为乘客着想,不求啥回报,就爱听乘客说一句‘谢谢’!咱听了开心的狠哩!”

  公益做多了成了“网红”  

  李文生的事迹被当地媒体多次进行报道,他成了名副其实的充满正能量的“网红”。

  2014年7月9日晚上21时许,忙活到夜里12点,帮忙把瓜农王师傅的拖拉机修好。

  2014年7月20日,冒着37°高温,帮开封尉氏瓜农老李在郑州卖西瓜。卸瓜、称量、搬运......一干就是一天。

  郑州京广快速路天桥上救下醉酒男子,寒冬为农民工送棉被,免费接送盲人、残疾人,救助“西瓜哥”,“一碗面温暖一座城”救助李刚......郑州的每个公益活动,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

  他说,做好事并不是一定要刻意去做,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遇到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就可以了。

  “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评选被称之为“互联网上的国家形象”。谈及此次当选“全国百名网络正能量榜样”,他微微一笑说,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坚持做好平时的自己,多帮助别人,让自己快乐,让生活充实!对于自己“爱管闲事”的嗜好,“出门在外,谁能没个难处,对于我们可能只是举手之劳,但对于受助者,可就解了燃眉之急,这种‘傻事’我愿意做。”李文生这么说。

  做良心事,说良心话,李文生不是郑州网络公益的个例。正是许许多多像“郑州好的哥”李文生一样普通的郑州市民,坚信着诚信、友爱、互帮互助,才让郑州这个城市充满爱心和温暖。他们传递着属于这个时代的“正能量”。用最真实的自己,诠释着“真”、“善”、“美”,传递着整个城市的温暖。

 

编辑:禹亚楠
联系记者

相关报道

相关搜索

您还可以在这里关注我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图片频道

什么不爽来吐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