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要闻中原网> 新闻中心 > 郑州要闻 注册登录

郑州市党政考察团赴徐州考察综述:转出一片新天地

2018-06-06 11:24:53来源:中原网
字号  

全国最大的协鑫太阳能发电站

中原网讯(记者 刘俊礼 张昕/文 李利强/图)带着加快建设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的使命担当,带着推动城市转型、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渴望,6月4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马懿率郑州党政考察团赴江苏省徐州市考察,重点围绕转型发展、城市建设、生态保护、科技创新等方面进行参观学习。

经验借鉴

找找差距学习真知

郑州之于徐州,一个是国家中心城市,一个是淮海经济中心城市;一个是中华腹地、中原城市群核心,一个是五省通衢。无论地理位置、交通区位,还是资源禀赋、产业基础,郑州和徐州有不少相似之处,都在区域发展乃至国家战略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从国家中心城市到区域中心城市,中心的内涵虽然不同,但承载的发展使命和城市建设的路径、经验、做法有很多共通之处,此次考察学习借鉴徐州转型发展弯道超车、后来居上的先进经验,可谓用意深远。

徐州位于江苏省西北部,地处苏豫鲁皖四省交界,是江苏的“北大门”,自古为交通要冲,是汉文化的发祥地、国内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和发展中的成长型城市。作为老工业基地和资源枯竭型城市,近年来,该市加快产业转型、城市转型、生态转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主要经济指标增长,高于全国与江苏省平均水平。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当前,我市正处于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处于实现转型发展、升级突破、城市品质提升的关键期,各项任务艰巨紧迫。城市如何转型,新旧动能如何转换,发展质量如何提升,创新驱动如何实现,城市建设如何提质,都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带着这些问题,考察团一行先后参观了云龙湖综合改造工程、徐州科技创新谷、徐州规划馆、江苏淮海科技城、协鑫集团、徐州重工、潘安湖采煤沉陷区整治工程等。考察中,大家一路听、一路看、一路议、一路比,用心悟,耳目一新,收获满满,感慨连连。大家表示,通过考察,解放了思想,转变了观念,找到了差距,坚定了信心,学到了真招,认清了责任担当,找到了发展方向。大家一致认为,这次考察是一次解放思想之行、创新对标之行、提升能力之行、增强斗志之行。

创新驱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6月的徐州大地,满目苍翠,绿树成荫,生机勃勃。6月4日,考察团相继参观考察了徐州科技创新谷、江苏淮海科技城、协鑫集团、徐州重工,实地了解徐州科技孵化、总部经济、招商引资“三大平台”功能区和战略新兴产业园创业创新情况,徐州市聚才引智的新路径、新做法令大家深受启发,对徐州依托产业技术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智慧城市建设、打造新兴产业集群的转型发展的做法高度评价。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徐州科技创新谷是徐州主导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研究院集聚区、科技创新集聚区,是徐州高标准打造科技创新核心区“一城一谷一院一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瞄准高精尖产业,聚焦人才智力集聚,徐州科技创新谷迅速形成人才、资源、产业集聚的“洼地效应”,打造全球优势创新资源集聚区、政产学研金深度融合发展示范区、区域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助推器。

瞄准国际领先、研发高端产品、占领行业制高点,传统产业也能焕发青春和活力。曾是全国工程机械行业领头羊的徐工集团,前些年由于产品结构单一,产业层次低,企业产值长期在30亿元徘徊。近年来,徐工每年拿出占销售收入5%的资金搞技术改造和新产品研发,实现了裂变式的跨越式发展,连续17年位居中国工程起重机行业第一位,主机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50%,出口占有率超过40%。

今年,徐州市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借助安全科技产业园向网络安全产业进军,成功引进了央企易华录这个行业独角兽企业,建立淮海数据湖项目,通过使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蓝光存储技术,实现冷储存与热储存共用,确保不会丢失任何一个数据。

考察中,记者了解到,徐州近年来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产业基础优势和科教资源优势,深挖企业科技创新潜能,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高端产品研发,为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健康发展培育新引擎新动能。在科技投入、打造创新平台、集聚创新要素、提升研发能力等方面做足了文章,产业转型稳步向前。筑巢引凤,创新平台的搭建是推动创新要素集聚的首要条件。徐州高标准建设“一城一谷一院一区”创新平台载体,形成区域创新四大核心阵地,通过科技文化要素集聚带动生产要素集聚,实现“平台集聚——企业集聚——产业集聚”的发展路径。同时,徐州坚决推进煤炭、钢铁、水泥等行业去产能,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装备制造、食品加工、能源等8个产业规模均超千亿元产业,新兴产业占比达到33.5%,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达到8.7∶44∶47.3。

考察团认为,徐州通过生态环境打造、政策调整、平台建设等,加快了科技、人才、资本等发展要素向徐州集聚,为产业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

凝心聚力推动城市转型发展

城市转型是指城市在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发生重大的变化和转折,它是一种多领域、多方面、多层次、多视角的综合转型。

为加快城市转型,徐州创新举措,大胆探索,以科技创新、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作为城市转型最重要的手段,凝心聚力助推城市转型发展。

穿行在徐州市区,只见马路宽阔,绿树成荫,市容整洁,车辆停放有序,这是徐州推动城市转型发展的一个缩影。在徐州规划馆,记者看到,徐州市把智能应用渗透到城市管理全过程,信息服务深入公众生活各个方面。徐州为提高规划水平,强化规划管控,依据资源承载力、运用大数据分析,合理确定城市规划、人口密度和空间布局。通过智慧引领,徐州一跃成为经济跨越发展、城市运行高效、人文社会和谐、信息基础一流的智慧型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坚持规划引领,高标准实施。徐州近年来高起点、大手笔规划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加快城市转型发展步伐,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功能形象显著提升,实现了老工业基地“由灰到绿”的靓丽转型,实现了“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的城市形态转变,近两年相继获得国家卫生城、全国文明城等荣誉,区域性中心城市更具活力、魅力和竞争力,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城市转型之路。

徐州作为江苏“1+3”重点功能区战略的独立板块,肩负着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重大使命,肩负着引领和带动区域发展的重大责任。

去年6月,国务院批复了修订后的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明确了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7月3日,江苏省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徐州工作,把徐州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作为全省的重大战略。

新使命新机遇,让徐州这座老工业基地城市迎来了新的发展篇章,逐步摆脱资源型城市发展的“路径依赖”。

徐州高水准修编城市总体规划,顺利完成行政区划调整,坚持多区联动、组团发展,重点加快老城区改造步伐,抓好美化亮化绿化,增加公共设施、公共空间。重点建设和完善电子口岸、综合保税区、陆路开放口岸、航空口岸等“十大平台”,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和综合竞争力。

坚持整体推进与分类指导相结合,大力推进城内工业企业关停转迁、“腾笼换鸟”,对不符合城区功能产业定位但可转型改造的企业,实施异地迁入承接园区,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对符合城区功能产业定位、基本无污染排放的高新技术企业,就地加强技术改造;对老工业区内工艺落后、环保不达标的企业,坚决依法关闭。

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城市转型中,徐州高度关注特殊困难群体,坚持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提升居住环境、市容市貌、城市品质,徐州深入实施棚户区改造和老旧小区整治,把棚户区改造作为推进城市转型、生态建设和民生改善的重要抓手,按照“政府主导、市场化推进、封闭运作、整体平衡”的原则,实行统一规划、综合配套、连片开发、统筹安置。

考察期间,记者了解到,徐州正在全市开展思想解放大讨论,向全市发出“学习新思想,改革再出发,开放迈新步,发展高质量”的号召,动员全市上下在苏北决胜全面小康征程中发挥领军作用,在推动淮海经济区建设中发挥龙头作用,在形成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浓厚氛围中发挥先行作用,让人真切感受到徐州这座传统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气魄和担当。

标本兼治下大气力补齐生态短板

远处青山如黛,近处碧波荡漾,珠山、云龙湖山水相依、脉脉含情。郑州党政考察团首站便来到了云龙湖综合改造工程。该工程位于云龙湖西部珠山脚下,占地面积80公顷,沉水廊道是该工程的一处景观。所谓沉水廊道,顾名思义是没入水底的廊道。该廊道总长148米,廊道内湖水域面积在1.1万平方米。行走于沉水廊道,通过两侧的玻璃,可以看到各种鱼类嬉戏于水植物之间。在这里,大家发出了“胜似江南水乡、媲美西湖美景”的惊叹。穿行老城、新区,大家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绿意,对徐州层次感极强的大手笔的绿化印象深刻。

徐州市一直秉承“把最美的风景留给百姓、把最好的资源留给后代”这一理念,大力实施显山露水、为民造绿、让绿于民等生态修复和重建工程,昔日劳作在工矿区、居住在棚户区的煤城,正向世人展示出“一城青山半城湖”的全新景致和“楚韵汉风、南秀北雄”的城市特质。

潘安湖采煤塌陷地治理工程是江苏省建国以来单体投资规模最大的综合治理项目,整治面积1.74万亩,投资1.71亿元。考察团来到徐州贾汪区潘安湖神农码头,实地了解塌陷区生态修复的好做法。原来这里是采煤塌陷区,经生态修复蝶变成湖阔景美的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潘安湖的蝶变之路映射了徐州通过生态环境打造,走转型发展之路正确性科学性,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环境修复再造提供了借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徐州时曾称赞贾汪转型做得好,现在是“真旺”了,并强调塌陷区要坚持走符合国情的转型发展之路,打造绿水青山,并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资源枯竭,精神不能枯竭。徐州历史上长期依资源而兴、靠资源发展。持续130余年的煤炭开采,不仅给这座城市留下550余万平方米棚户区,更留下严重生态赤字、近35万亩采煤塌陷地。

资源枯竭了,思想不能枯竭。徐州市痛定思痛,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路子。

谈到徐州在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方面所做的工作时,徐州市委书记周铁根说,这些年来,我们进一步匡正发展理念,在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同时,把生态环境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生态环境治理、修复等方面下大力气,特别是在采煤塌陷地、工矿废弃地治理等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徐州的生态环境实现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徐州坚持塌陷地治理与生态修复相结合,进行分类改造利用,积极打造生态修复示范区,逐步把采煤塌陷地转化为独特的开发资源。全市已累计投入资金近27亿元、引导社会投资1亿余元,用于采煤塌陷区生态治理修复工作,先后完成了潘安湖、九里湖、安国湿地、泉润公园等一批重大生态再造工程,昔日的夹河煤矿塌陷地,变身为生态湿地公园。徐州通过对采煤塌陷地治理,新添大小上百个湖泊、湿地和景观区。与此同时,72座环抱徐州城的石灰岩质荒山,也因市民的不懈努力,在全国创造了“石头缝里种出森林城市”的不俗成绩。

“过去留不住人的塌陷地,如今成了年接待游客600万人次的风景区,百年矿区变成了‘湖阔景美、绿林成荫、游人如织’的公园,由景区带动产生的综合旅游收入在去年达到160亿元。”潘安湖景区有关负责同志介绍说。

“徐州生态转型经验值得借鉴!”考察团成员纷纷为徐州的做法点赞。他们表示,只有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下大气力补齐生态短板,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任接着一任干,才能不断改善生态环境。

学以致用

对标先进加快转型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郑州市党政考察团回郑后,立即召开考察徐州座谈会,结合在徐州考察学习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以加快转型,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郑州国家中心城市这一主题,深入思考,相互交流,畅谈举措。

大家在发言中认为,徐州的实践,充分证明了新时期城市转型发展的现实必要性和路径正确性。郑州与徐州的基础条件比较相似,近年来,郑州也一直在致力转型,提出的经济社会“四大重点”工作及发展原则与徐州的做法高度吻合,转型成效也在不断显现。我们一定要对标先进,坚定信心,学习徐州敢破敢立的气魄、着眼长远的眼光、克难攻坚的精神、追求高标的境界,全面加快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学习必须与实干相结合。大家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从徐州的经验着眼,从本地实际着手,进一步解放思想,敢于担当,善于突破,狠抓落实,补齐短板,加快转型,以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为统揽,对标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的发展方向,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十二字”工作方针,围绕“四大重点”工作加快转型,带动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中原更出彩担当作为。

编辑:禹亚楠
联系记者

相关报道

相关搜索

您还可以在这里关注我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图片频道

什么不爽来吐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