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要闻中原网> 新闻中心 > 郑州要闻 注册登录

汶川十年!探访失独家庭:有了新孩子 让他们获得真正重生

2018-05-07 07:50:59来源:中原网
字号  

45岁的冯志华和丈夫孩子在一起

    【时间在悄无声息地流淌着,一些时刻和画面却被永远铭记。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场猝不及防的大地震,带走了无数人的生命和梦想,留下了难以愈合的伤痛与遗憾。“汶川不哭!”“中国加油!”回望十年,当年响彻神州大地的呐喊,仍然历历在目,声声震耳。

    如今,弹指一挥间,十年已逝,变化的是时间,不变的是信心和勇气。十年,对一个人,是一段漫长的岁月,对一个国家,则是非同凡响的印记——灾难带来的不仅仅是毁灭,还有重生和希望。许多人逝去了,也有更多的人从废墟上站起来,选择了崛起,开始了新生活。

    十年,震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那里的人们生活得如何?心里有哪些收获和期盼?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10周年纪念日前夕,郑州晚报记者重新踏上这片土地进行探访,今起“独家责任”推出“汶川十年,致敬重生”系列报道,讲述灾区人们的动情故事和日新月异的伟大变迁,致敬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

    重返,不仅仅是为了见证,而是为了更好地建设美好的家园及未来。】

    中原网讯(本报特派记者 石闯 发自汶川)“我出去下,你问他吧。”每每有来客询问起地震的事情,45岁的冯志华总是躲在一边,眼泪忍不住流下来。如今,她的小女儿苗苗8岁多,儿子霖霖6岁多,乖巧可爱,邻居们都说苗苗和姐姐长得很像,连她自己有时也会产生错觉,好像大女儿又回到了自己身边。

    冯志华是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秀坪社区居民,她的丈夫杨家有曾在边疆当了18年兵,如今50岁了。“5·12”大地震中,他们痛失12岁的独女杨宏。震后,身为“大龄妈妈”的她又再次生育,夫妻俩相濡以沫,开起了客栈,用勤劳的双手一点点拼织起幸福的生活。 

     “那一刻山崩地裂,像是世界末日”

    在映秀镇一条不起眼的巷子里,45岁的冯志华坐在自家的凳子上,和开餐馆的邻居们聊天。爱美的她穿着裙子,头发梳理得很整齐,门前种植的花朵开得正艳,五颜六色。

    10年过去了,很少人知道她的伤痛。面对记者来访,原本热情开朗的她,一下子变得沉默寡言。这时,她的丈夫杨家有刚好从外面回来,她快速走开了,“地震的事情,你还是问他吧,我不想说啥。”

    “好多年了,她最怕人说起这事儿。”杨家有有些抱歉地说。

    2008年5月12日大地震时,杨家有正和表哥在213国道旁边的诊所里唠嗑,起初听到“砰砰”巨响,还以为是压路机过来了,等到他跑出来一看,大吃一惊,“那一刻山崩地裂,乱石翻滚,形成的烟雾特别大,房屋也倒塌了,灰蒙蒙的,啥也看不到,像是世界末日来了。”

    杨家有意识到地震来了,路一边已垮塌了,他和同伴赶紧站在了路中间,这才侥幸躲过一劫。时隔不久,清醒过来的他,急匆匆地就往家里赶去。“道路破坏了,到处可以听到哭喊声。”他说,到了自家所在的地方,看到原本5层的楼房大部分垮塌了,成了一片废墟。

    这一刻,他惊恐不已,心里最牵挂的不是自己的房产及家当,而是家人们的安危。

     有空了就到女儿学校遗址上转转

    令杨家有欣慰的是,在镇上一家汽车修理厂当会计的妻子冯志华,地震时在院子里也侥幸躲过了一劫。不过,他们唯一的女儿、12岁的宏宏就没那么“幸运”了。

    事发后,他和很多幸存的家长一起到了映秀小学,现场的惨烈令他终生难忘。“4层教学楼在地震中几乎全部垮塌了,只剩下几根柱子孤零零地支撑着,摇摇欲坠。”他清晰地记得,女儿的教室是在4楼,而遗体发现是在一楼楼梯口,“遗憾的是,孩子们没跑出来”。

    据当时幸存者、四(2)班同学肖杨回忆,他们在二楼靠近楼梯口的第一间教室。发生地震时,正在上科学课,看到教室摇晃,同学们纷纷夺门而出。全班44名同学只跑出了7人。肖杨坐在第三排,她刚跑到操场上,教学楼就倒了,其他同学全被埋在了碎砖断瓦中。

    “女儿是尖子生、升旗手,我们俩以她为骄傲。”杨家有说,学校离家一公里左右,吃罢午饭他还催促孩子“早点走,别迟到”。现在想来深感自责愧疚。在清理挖掘现场的时候,他也到了,在众多遇难孩子的遗体中,认出了女儿。从此,他的心里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阴影。

    事实上,处于悲伤和煎熬中的家长并非他一人。他弟弟的8岁女儿也是映秀小学学生,也在地震中逝去了。学校附近的居民杨云林说,地震后前两天,废墟中一直回响着孩子们的哭泣声和呼救声,“映秀小学是地震中映秀镇伤亡最为惨烈的地方。”官方事后统计,全校47名教师中27人遇难,473名学生中有222人遇难、3人失踪。

    如今,映秀小学的老校址上,一面国旗仍在迎风飘扬。杨家有说,他有空了就会过来,有时也会带着女儿和儿子来,顺便告诉孩子这是姐姐就读的学校。

     有了新孩子 让他们获得真正重生

    杨家宏说,地震那年他40岁了,“房子没了,一年前买的轿车也砸毁了,突然感觉一无所有了,但只有活着,这些都能够再想办法,对我们俩打击最大的还是女儿的离去。”

    妻子整日郁郁寡欢,还会和他激烈争吵,他担心她承受不了打击,就和她商量再要个孩子,“家里没了孩子,没有想头了。”

    那一年,冯志华35岁,在村里算是“大龄妈妈”了。“女儿都12岁了,没想过隔了那么多年还会再经历怀孩子。”她说,当年秋天,经过了一番思想斗争,她又开始了十月怀胎的过程,“我觉得自己岁数大了,亲人朋友们说这个不奇怪,都鼓励我们趁早再生。”

    2009年9月13日,夫妻俩的小女儿苗苗出生了。2011年7月4日,他们的儿子霖霖出生了。如今,苗苗是新建的映秀小学二(3)班的学生,而霖霖9月将进入映秀小学读书。

    事实上,在秀坪社区,和他们的年龄相差不多的痛失子女的家庭,几乎都选择了再生。

    10年来,看着新生的孩子慢慢成长,也让爸爸妈妈们获得了真正的重生。小宝贝们成为懵懂少年,令很多家长们愈加坚强乐观。不过,与城里父母看重孩子的学业不同,他们对孩子只有一个心愿,平安健康,“我们会守在孩子身边,尽量让他们每天过得开心。”

     镇上开起客栈

    好日子更有奔头

    地震后,2880多间板房成为映秀近4000名居民临时的家。2010年底,经过一年多的废墟清理和新房重建,崭新的映秀镇出现在人们眼前。

    2011年2月,杨家有夫妇终于住进自己的新家,一套100平方米的三层小楼。

    除了自家居住,他和弟弟又在镇上自家附近购买了两套三层小楼,打通后,2015年10月,开办了一家客栈,共有8间客房,“游客不少,每年毛收入在4万块钱左右。”

    这家客栈全靠他和妻子两人打理,感觉日子更有奔头了。去年,他们又购置了一台轿车。有时,顾客少了,她就会到路口等待顾客的到来,“过去的事情不想再提了,生活已经焕然一新,我们得面对现实。”杨家有很赞同,“10年来,通过奋斗过得还算行,我很知足了。”

编辑:禹亚楠
联系记者

相关报道

相关搜索

您还可以在这里关注我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图片频道

什么不爽来吐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