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电化学气体传感器打破了国外企业的垄断。
中原网讯(记者 王治 通讯员 杨东方 文/图)“120米以外就能知道自己家的燃气是否泄露”“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无人驾驶汽车不再是空想”……这些高科技成果展示,令现场采访的记者深深震撼……
1月10日,作为“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大型主题采访活动之一,记者走进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走访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汉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天一航天科技有限公司等地,报道我市重点高校及企业科研及成果转化情况、自主创新平台建设、智能工业发展等项目进展情况,细数“郑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交出的亮眼“成绩单”。
科技成果转化与日俱增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如何把科学技术这种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一直是我市高校和企业研究的课题,自郑洛新自主创新示范区揭牌后,我市科技成果转化也硕果累累。
“近年来,河南农业大学以第一主持单位获得了7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位居全国省属农林院校第一名。”河南农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改平介绍,学校连续主持了“十五”到“十三五”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河南课题。项目区小麦平均单产比全省提高20.2%,玉米单产比全省提高34.5%,项目区十年间累计增产粮食1284.7万吨。据统计,2013年以来学校转化小麦玉米新品种、动物疫苗、发明专利等成果38项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在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的实验室里,记者看到了一排排正在茁壮成长的花生苗。从实验室到组织培养再到田间地头,这一颗颗的花生苗承载着科研人员种出高品质花生的梦想。数据显示,十二五以来,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选育的花生新品种在正阳县累计推广面积超过650万亩,单产由230公斤提高到350多公斤,赢得了“世界花生看中国,中国花生看正阳”的美誉。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新友说:“我们最新推出的高油酸品种就在这个县推广,今年新品种花生比普通花生一斤多一块钱,意味着一亩地净收入可以增加700块钱。”
我省的龙头企业——宇通客车,更是依托创新体系的平台资源,逐步建立了客车安全控制、新能源客车技术、轻量化技术及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提高了客车安全、新能源客车技术和轻量化技术领域自主创新能力。
智能化发展日新月异
向智能化发展,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所有企业的追求。郑洛新自主创新示范区揭牌后,郑州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企业更是加快了创新步伐,智能化发展日新月异。
位于郑州市高新区的汉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河南民营企业现代服务业30强中唯一一个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也是河南省首个销售收入突破10亿元大关的民营IT企业。
“我们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潮流趋势下,形成了‘传感器+监测终端+数据采集+空间信息技术+云应用’的系统解决方案,构建了技术品种齐全的完整产业链,业务应用覆盖智慧城市综合解决方案、工业安全监测解决方案、居家智能和健康业务等行业领域,在所涉及的产业领域里都形成了较为领先的行业优势。”汉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金贵新告诉记者,由他们研发生产的电化学气体传感器不仅打破了国外企业的垄断,现在我省所用的酒驾测试仪基本也都安装了该公司的传感器。
智能化和网联化是近几年汽车行业“新四化”创新发展的热门方向,宇通凭借自动驾驶客车试行及智能网联客车在上海示范运营等成果,逐步在这一领域崭露头角。
“宇通组建专门的车联网团队,自主研发了车辆的云平台和车载智能终端,这两个技术我们在公交、旅游、团体、校车等细分领域基本实现了全覆盖。特别在新能源产品上,我们实现了车辆故障诊断、远程程序升级、远程车辆控制、远程充电调度等方面,走在了国内前列。”宇通客车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目前正在布局全系列产品的智能调度系统,预计在2018年下半年实现智能化及车联网技术的普及。
高端人才引进成效显著
创新的第一要素主要是“社会氛围”,第二要素才是“人才”。构成人才创新的要素,不只是他所掌握的知识,还是创新的思想、科学的思想。
据了解,2016年,河南农业大学研究制定了新的人才引进办法,对引进的高端人才兑现了包括年薪制在内的各种待遇,比如第一层次的领军人才,提供150万元的年薪和3000万元科研启动费,提供200万~300万元的安家费和200平方米的住房。第二层次的卓越人才,提供80万~100万的年薪和1000万~3000万元的科研启动费,提供150万的安家费和200平方米的住房。
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部长邵俊永介绍,近年来,公司持续引进高学历技术人才,引进硕士以上人员50人(其中博士2名),为公司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生力量;公司还鼓励员工继续深造,共有10名员工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其中博士3人)。
“我院如今正在实施‘青年英才’培养、‘杰出团队’建设与‘引智引才’计划。”张新友介绍,通过努力将解决科研人才断层、青年学科带头人不足的问题,并且还要打造20个左右在国家层面具有一定影响和地位的创新团队,面向海内外引进10名左右能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带动学科发展的领军人才,并给予重点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