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网讯(记者 赵文静)2025年,我市要建成25家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10家左右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力争建成1~2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昨日,市政府公布《郑州市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全面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
以创新促转型升级
制造业创新中心是在某一特定领域内,面向制造业创新发展和未来方向,以企业为主体,由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各类创新主体自愿组合,以独立法人形式建立的新型创新载体。其主要特点是以解决行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为主要目的,通过整合科研设施设备、知识产权以及人才、技术、信息、资本等各类创新资源和要素,完成从技术开发到成果转移扩散到首次商业化应用的创新链条各环节的活动,并面向行业、企业提供公共技术服务。
当前,我市工业正面临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产业层次不高、终端产品少、节能减排压力大等问题和矛盾日益凸显,根本原因在于创新能力弱,创新机制不强,行业关键共性技术无法突破,创新成果产业化少。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就是通过协同创新和强化机制,解决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以产业链推进创新链,以创新链提升产业链,实现我市制造业创新水平的提升和转型升级。
把创新摆在核心位置
我市将坚持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增强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制造业转型升级为目标,以集成优化创新资源配置为核心,以建立健全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为手段,围绕制造业重点领域的重点需求,建设一批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攻克解决一批制约行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瓶颈,转化推广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和标准,积累储备一批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建设发展一批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应用基地,培养造就一批技术创新领军人才,加快形成制造业创新发展的新动力,全面提升我市制造业竞争能力,积极推进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年内确定5家培育对象
按照《方案》,我市力争通过5~10年的努力,在我市战略支撑产业、传统优势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领域内,建设一批国家、省、市制造业创新中心。今年,确定5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对象;2018年,确定10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对象,认定5家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2020年,建成15家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争取建成5家左右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2025年,建成25家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10家左右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力争建成1~2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整体提升我市制造业创新水平。
加大资金政策支持力度
我市还将加大专项资金支持,对列入市级及以上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名单的,自成立独立法人起,市财政每年给予50万元资金资助。被认定为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的,经专家评价合格后,按照上年度非财政经费支持的研发经费支出额度,市财政给予不超过20%、最高1000万元的补助,连续支持三年。对列入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名单、属于企业法人的,或被省认定为省制造业创新中心的,按照省补助资金给予1∶1配套,配套资金与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补助资金不重复享受。对成功创建为省、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分别给予100万元、5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引进的省级以上制造业创新中心和被省推荐创建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的,一事一议给予支持。我市支持制造业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等相关政策,制造业创新中心按照相关条件均可享受,同类政策不予重复支持。此外,加大税收金融支持,建立多元化融资渠道,创新人才发展机制,加强用地保障,鼓励开放合作与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