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要闻中原网> 新闻中心 > 郑州要闻 注册登录

近距离接触大师!诺奖获得者“伟哥之父”郑大开讲

2017-10-11 08:19:07来源:中原网
字号  

 

1996年获得拉斯克医学奖

聆听

近距离接触大师,让我们受益良多

“他既是医学博士又是药理学博士,他在家乡给小学生讲课,普及科学知识,非常厉害。现在,他家乡的小学生都知道NO是什么东西,CGMP是干什么的。”郑州大学药学院老师赵雯教授对费里德·穆拉德非常敬佩,短短一个多小时的讲座,虽不能概括费里德·穆拉德教授几十年如一日的研究,但能够如此近距离地与诺贝尔奖获得者接触,听听大师的科研经历,无论是对她,还是对其他师生来说,都是很大的鼓舞。

赵雯说,费里德·穆拉德不仅是大学教授,培养了很多出色的学生,还开过医药公司,换了至少七八个工作的地方,在每个地方做得都非常出色,并带动了一大批人,开创了临床药学等诸多领域之先河。“从他个人奋斗的经历、做科研的思路、工作的经历、包括做公司的经历,不管从哪一方面,对我们的学生、老师、科研人员,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有价值和帮助的。”

“受益匪浅,费里德·穆拉德先后在高校、医院、公司工作,最后又回到了高校,教授已经80多岁了,如今依然坚持在科研一线工作,没有退休,这种专业的科研精神令人敬佩。”郑大药学院在读研究生小王说。

建议

年轻人喜欢科学,会有更多选择的机会

他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如何培养年轻人从事基础研究:“应该让他们对科学感兴趣,让他们知道学习这些课程后,你会有选择的机会,你可以成为教师、科学家、医生、政府管理者等,科学很有意思,并且回报丰厚。让年轻人乐于从事基础科研的关键是他们在实验室的工作经历。如果他们在好的实验室,与成功的教授工作,他们会得到教育和训练。如果他们喜欢研究,就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和工作,人生也可能因此成功。你不能只在实验室待几天、几个星期或几个月就考虑是否喜欢它,你应该在实验室中待几年再看。”

其人

1998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之一,被誉为“伟哥之父”

听到费里德·穆拉德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感到陌生,但要提起速效救心丸,许多人都知道,心脏病发作时吃一颗速效救心丸能救命,费里德·穆拉德教授就是做这方面研究的。他的一个发现促进了抗阳痿药物昔多芬(伟哥)的发明,被誉为“伟哥之父”。

费里德·穆拉德,1998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之一、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休斯顿医学院综合生物及药理学系主任、美国分子医学会主席以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世界自然医学基金会名誉主席、科索沃科学和艺术学院荣誉会员、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77年,他发表论文指出:硝化甘油和一些相关的心脏药品导致的一氧化氮的形成,这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可以使得体内血管的直径增大。这个发现促进了抗阳痿药物昔多芬(伟哥)的发明,并且潜在地找到了治疗心梗、脑中风等疾病的方法,对医学和医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使心血管药物、关节药物、神经系统药物与癌症治疗药物等各类药物的研发。

预告

接下来一个月,还有5位诺奖获得者郑州开讲

当天,郑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诺贝尔奖主题月活动在郑州大学正式拉开帷幕,来自生物、医学、化学、物理、人工智能等多个学科领域的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将在郑州相继开讲。

此次主题月活动由省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郑州市人民政府、河南省科技厅主办,郑州高新管委会、市科技局、郑州大学、新明天集团、嵩山智库承办。活动旨在统筹推进“三区一群”[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中原城市群]发展战略,加快推进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进一步顺应和把握国际科技创新发展趋势,对接和引进高端创新资源,提升郑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创新氛围和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国家自创区核心区。

活动期间,除了费里德·穆拉德教授,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丹尼尔·舍特曼(Daniel Shechtman)教授、20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乔治·斯穆特(George Smoot)教授、1987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让·马里·莱恩教授、1991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得主厄温·内尔教授和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兰迪·谢克曼教授,也将围绕各自的研究领域做主题演讲,并与河南高校师生和相关企业沟通交流。

编辑:赵静
联系记者

相关报道

相关搜索

您还可以在这里关注我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图片频道

什么不爽来吐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