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要闻中原网> 新闻中心 > 郑州要闻 注册登录

郑州脱贫攻坚成效显著 媒体强力报道引发热议

2017-08-24 09:00:30来源:中原网
字号  

  登封华橙养殖场带动贫困群众发展养殖业

  中原网讯(郑报融媒记者 武建玲)近日,《河南日报》、河南卫视相继对我市农村脱贫攻坚工作进行重点报道,本报及时转发和解读。报道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热议,大家在点赞的同时积极为我市脱贫攻坚工作提建议、出点子。

  职能部门 助力脱贫有思路

  确保贫困村、贫困人口明年全部脱贫退出,需要凝聚各方智慧和力量。两天来,记者采访我市部分职能部门负责人,听他们怎么说。

  六方面发力,力争2018年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下一步,将把重心转向抓政策落地和帮扶措施落实上,今年完成脱贫退出23个贫困村2400人,力争2018年在全省率先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市扶贫办主任李文岭表示。

  如何确保如期完成任务?李文岭说,将突出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抓扶贫政策落地。既要落实好现有政策,同时要完善相关政策,解决政策到户到人“最后一公里”问题,让贫困群众充分享受到各项政策红利。

  抓帮扶措施落实。根据贫困人口动态调整最新情况和致贫原因,按照“N+2”标准,“转、扶、搬、保、救”多措并举,确保脱贫帮扶措施可操作、能实现。

  抓产业促就业。发挥资源优势,研究市场需求,发展一些可持续的产业和“短平快”到户增收项目,努力实现村村有特色产业、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努力实现未就业劳动力转移就业,已就业劳动力稳定就业。

  抓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坚持分类指导,因村施策,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多元化联动发展模式,切实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抓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完善提升。对照贫困村退出标准,逐村排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缺项情况,开列清单,逐一完善。

  抓专项扶贫项目建设。加快推进2016年度、2017年度项目,及早着手谋划好2018年专项扶贫项目,发挥专项扶贫引领作用。

  帮贫困户量身定制扶贫产业

  产业扶贫是实现贫困群众最终脱贫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省统计局总统计师、省脱贫攻坚第二督查巡查组组长王贵斌接受采访时建议,要抓好产业扶贫项目的实施,帮助贫困群众走上致富路;要结合贫困村、贫困户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其发展的产业。

  对于如何发展好扶贫产业,不少部门也在思考。

  近年来,市农委充分发挥农业产业扶持脱贫的“造血”功能和基础性作用,加快推动贫困地区群众增收脱贫,我市的产业扶贫政策不断完善,产业帮扶网络逐步健全,产业帮扶新模式不断涌现。

  “今后,我们将积极与市扶贫办、各县(市)区农委对接,对目前全市贫困村进一步摸底,根据当地自然资源、农业发展基础条件、产业发展基础等,对有条件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的贫困村进行筛查,对于有条件、有能力、有意愿的贫困户,帮助其选择发展适合自身实际的产业,并予以支持。” 市农委主任周亚民表示,市农委还将把农业项目与产业扶贫工作紧密结合,对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一村一品特色种养、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农产品产后加工、龙头企业申报、贷款贴息等农业项目,从政策制定、项目申报、资金安排、扶持方向等方面与产业扶贫工作充分衔接,重点倾斜,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集群、龙头企业产业扶贫带动作用。

  诸多扶贫产业中,畜牧产业具有投资小、见效快等优点。畜牧部门该如何助力产业扶贫?

  支持贫困地区发展无公害畜产品

  市畜牧局局长蔡仲友表示,将实施龙头企业带动工程,壮大培育合作组织,吸引贫困户加入“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扶贫模式,实现各方互利共赢;加强与扶贫、金融、保险等部门的沟通联系,探索切实可行的畜牧产业扶贫新机制和新模式;指导培育一批家庭农场、生态牧场、专业合作社、养殖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贫困地区发展无公害畜产品,创建有一定知名度和竞争力的优质品牌;对现有农村养殖场(户)进行畜牧养殖技能培训,培育内生动力,坚持扶贫同扶智、扶志相结合,增强贫困户主动脱贫的意识,激发扶贫内生动力。

  作为郑州市唯一的农林牧综合科研单位,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在产业扶贫中如何?

  市农科所所长栗进朝表示,将根据不同地区贫困村的土质、气候等自然条件,推荐最适合当地种植的农作物种类及品种,并在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派员进行技术指导,帮助贫困村贫困户解决栽培中的技术难题,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编辑:赵静
联系记者

相关报道

相关搜索

您还可以在这里关注我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图片频道

什么不爽来吐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