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襄一场小小说的盛事
郑州这座“中国小小说中心”再度吸引国内文坛的目光
中原网讯(郑报融媒记者 秦华 苏瑜/文 李焱 白韬/图)昨日,第16届《小小说选刊》优秀作品奖颁奖典礼暨冯骥才《俗世奇人》研讨会在嵩山饭店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小小说作家、文艺评论家百余人共襄这场小小说的盛事。这里有隆重的颁奖,这里有对名家作品的深入研讨,这里有小小说未来发展的权威论述,郑州这座“中国小小说中心”,再度吸引了国内文坛的目光。
在颁奖典礼结束后,“对话冯骥才:中原文化与郑州民俗”活动举办。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程健君,郑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郑州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石大东,郑州市文联主席钟海涛,作家、中原文化研究专家赵富海,作家、编剧、民俗专家孟宪明,郑州小小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编辑任晓燕等嘉宾,与冯骥才围绕着中原文化、郑州民俗展开讨论。
冯骥才:“郑州是中国的一个名城、老城”
在现场,郑州市文联副主席、著名作家程韬光说,冯骥才先生的到来为郑州带来一股清新的文学之风,希望能借助先生的智慧,为郑州的多元文化、民俗和文学的发展带来助力。座谈会上,众嘉宾围绕着中原民俗文化、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等话题畅所欲言。
谈到河南,冯骥才饱含深情地说,其实他早已是河南的老朋友,更多时候,他面对的不是媒体的“长枪短炮”,而是悄悄地在河南各地走访民间文化遗产和传统村落。冯骥才谈到河南的民间文化如数家珍,给他印象最深的就是朱仙镇和清明上河园,“在河南文化界人士的用心工作下,河南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评定为国家级。”他说如果受到邀请,他一定会参加明年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感受“三月三,拜轩辕”的盛况。
▲颁奖典礼现场
有民俗学者说,城市应当如何保护传统年味?对此,冯骥才强调说:“郑州是中国的一个名城、老城。”而对于民俗,在他看来,民俗不是强加的,它需要大多数人的认同,是大家自觉自愿、心悦诚服地共同认同,对于郑州这座移民城市来说,郑州人回老家过年,其实也是遵从中国人“回家过年”的民俗,本也无可厚非,政府能做的就是做好服务,让急着回家的人能买上车票,让回家的路更通畅。
谈到民俗、文化,冯骥才有个切身的感受不吐不快:“我们总是说我们的文化多么博大精深、灿烂辉煌,可是扪心自问,我们有没有真正地去走进、去感受我们的文化?有没有去真正地热爱中国文化?我希望大家能够用心去感受文化的温度,而不仅仅将‘爱文化’停留于口头和表面。文化遗产是公共遗产,是大家应该共同继承的。”看到出席活动的嘉宾不少都上了岁数,冯骥才感慨“如果只是老人来关注文化,那是一件很可悲的事,只有更多的年轻人去了解、热爱、传播我们的文化,我们民族的文化才有希望”。
最后,冯骥才呼吁说,文化不是知识,而是一种情怀,如果把文化作为他者,你就是一个阿姨,只是来照顾她,但如果把文化作为生命和情感,那么你就是母亲,是真正的感情,这就是一种情怀,“对文化诚恳一点,不要虚伪,要真正地爱她。让她真正地走进我们的心里,融入我们的生命”。
▲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陈建功
▲中国文联原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著名作家冯骥才
▲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长刘建生
《俗世奇人》,怎一个“趣”字了得
昨日下午,由中国作协创研部、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小说学会、河南省作家协会、河南省文学院、郑州市文联主办的冯骥才《俗世奇人》研讨会在嵩山饭店举行。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作家、文艺评论家,围绕着冯骥才的《俗世奇人》和小小说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冯骥才是当代著名作家,其文学创作题材广泛,代表作品有《神鞭》《三寸金莲》《珍珠鸟》等。其中《俗世奇人》由其近20年间创作的小小说共36篇组成,先后发表于《收获》杂志,并于2016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结集出版。《俗世奇人》以清末天津市井生活为背景,以天津方言与古典小说的白描技法为基础,塑造了36个鲜活有趣的传奇人物。
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建功说,冯骥才有深厚的生活积累,并从中生发出自己的观点,他对于地域文化有深入的感受和追求,《俗世奇人》读来回味绵长,书中许多小故事都是来自民间文化的灵感,体现出地域文化的精气神;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长刘建生用“有趣之人,风趣之事,乐趣之作,妙趣之书,怎一个‘趣’字了得”来评价冯骥才及《俗世奇人》,他说,书籍以精细的笔法、精短的篇幅,形神毕肖地刻画了天津卫里各种怪异人物,勾勒了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风俗画卷。省文联党组书记、文艺评论家王守国说,冯骥才在文学、美术、民间文艺等多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更是小小说的领军人物,对小小说的发展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俗世奇人》体现出作者的大爱、大智慧和向善向上向美的艺术追求。
▲河南省委宣传部副巡视员赵钢
▲河南省文联党组书记王守国
▲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著名文学评论家李星
与会专家认为,每个时代都有一种代表性文体,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在当代文坛,小小说是一种独特的存在。作为一种新兴文体,小小说在3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冯骥才既是倡导者,也是实践者。其创作的《俗世奇人》系列小小说继承了中国古典笔记体小说的优秀传统,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创造性地将故事性、传奇性、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融为一体,让读者感受到小小说“短”的魅力和浓烈的地域色彩,书就像一个万花筒,折映出老天津卫七行八作、三教九流的俗世生活,堪称中国当代新笔记体小说的典范之作,在当代小小说创作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引领与典范作用,也是中国当代文学笔记体小说创作的重大成果。
▲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著名文学评论家卢翎
▲中国作协创研部研究员、著名文学评论家肖惊鸿
▲河南省文联副主席、作协主席、著名作家邵丽
▲河南省作协名誉主席、著名作家李佩甫
▲郑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俊峰致欢迎辞
▲郑州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徐西平
▲郑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郑州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石大东
▲郑州市文联主席钟海涛
▲郑州市文联副主席、作家程韬光
▲郑州小小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编辑任晓燕
▲颁奖现场
颁奖典礼上揭晓了《百花园》2015-2016年度优秀原创作品奖、第16届《小小说选刊》优秀作品奖、第16届《小小说选刊》佳作奖等多个奖项。《俗人奇人新篇》(冯骥才)等15篇作品荣获第16届《小小说选刊》优秀作品奖,《连语言似乎都是多余的》(周涛)等15篇作品荣获第16届《小小说选刊》佳作奖,《安装工小马》(王剑冰)等30篇作品分获《百花园》2015-2016年度原创作品奖。
▲颁奖典礼结束后,大家都围绕在冯骥才身边,排队签名。
颁奖典礼上,薛培政、非鱼、申平等获奖代表分享了获奖感言,他们纷纷表示,获奖并不是目的,而是一个新的起点和继续前行的动力,他们将一如既往地深入生活,一如既往地痴迷写作,争取创作出更多具有较高思想内容、艺术品位的作品。
▲中原网与郑州小小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在颁奖典礼上签约。
此外,郑州本土两家优秀文化企业——中原网与郑州小小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在颁奖典礼上签约,今后双方将共同推动全国小小说报刊、网络、电台、自媒体等的交流互动,促进小小说文体的繁荣与发展。
■对文化诚恳一点,要去真正地热爱她
今日的颁奖典礼结束后,“对话冯骥才:中原文化与郑州民俗”活动随后举办。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文联副主席程健君,郑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郑州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石大东,郑州市文联主席钟海涛,著名作家、中原文化研究专家赵富海,著名作家、编剧、民俗专家孟宪明,郑州小小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编辑任晓燕,与冯骥才围绕着中原文化、郑州民俗开展了热烈的讨论。
冯骥才题写“郑州应是有福地”送给读者
“我认为中国的小说大厦,是靠四个柱子支撑起来的,一个是长篇的柱子,一个是中篇的柱子,一个是短篇的柱子,一个就是小小说的柱子。小小说这个柱子是不是坚实,是不是有力,还需要大家进一步努力。这个柱子因为在中原,因为在郑州,所以,我特别来到这个会上,向小小说事业的创造者们表示敬意。”十年前,冯骥才在“中国郑州·第二届小小说节”上做了“小小说让郑州扬名”的主题发言。十年后,他再次因为小小说来到郑州。
昨日,冯骥才分享了他关于文学艺术创作和民间文化保护的许多看法。冯骥才说,他和河南的渊源很深厚,“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是在朱仙镇启动的,开封的“中国清明文化传承基地”是他促成的,河南的很多传统古村落也和他有很大的关系,作为小小说的顾问,这次能来到郑州见证小小说的颁奖盛会非常高兴。
冯骥才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之后,他欣然题写了“郑州应是有福地”送给读者。
谈河南文化“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是在朱仙镇启动的
2001年,冯骥才当选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启动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一做就是13年。冯骥才说,这项工程的起点正是河南朱仙镇。至今,他还清晰地记得当时的场景。
“我们计划是在2002年正式启动普查工作。2001年的时候,朱仙镇搞了一个国际年画节,我带了一批专家过来参加活动,开幕式的时候,镇子里有几万人赶来了,把活动现场全部围起来,大家都非常为自己的民间文化骄傲。当时我坐在主席台上往下看,看到很多老百姓甚至站在房顶上,站在墙上,这种热情、热切,让我很感动,我当时就和民协的人商量,我们就在这儿率先启动吧!”
冯骥才说,这些年来,他为文学来河南不多,几乎都是为了民间文化,跑了河南的很多地方,开始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来是传统古村落。“中华民族的根在河南,中州大地是我们中华文化的腹地,文化非常深厚,在已公布的4批传统村落名录中,有4153个村被纳入保护范畴中,河南所占的比例很大。目前,还有一批正在申报中的。”冯骥才很自豪地笑言,河南的很多传统古村落都和他有很大的关系。而把开封作为复兴节日文化一个基地也是冯骥才印象极为深刻的事。
“清明文化与开封有着深厚历史渊源,早在北宋时期就达到了发展的高峰。”20岁就发誓要临摹《清明上河图》的冯骥才,对《清明上河图》中的景致熟悉异常。当时复兴传统节日文化时,他立刻就想到了清明上河园。
谈文学创作手机阅读盛行的当下,为小小说发展创造了一个良机
近年来,由于身体问题,冯骥才从事文化遗产保护的时间有所减少,放在文学创作方面的时间日渐增多,作品也不断推出。
冯骥才认为,一个人最重要的财富是他的经历,一个国家和民族最重要的财富也是它的经历和传统。
“文学、绘画、文化遗产保护、教育”,冯骥才称之为自己的“四驾马车”。冯骥才早年在天津从事绘画工作,后专职文学创作和民间文化研究。他创作了大量优秀散文、小说和绘画作品,并有多篇文章入选中小学课本,如《挑山工》《珍珠鸟》等。“如果真爱自己的文化,就会对自己的文化产生情怀。”冯骥才说,“我的每一本书,都来自一种情怀。情怀不是你走进它,而是它走进你。如果我们真爱我们的文化,就应该让它走进我们心里。”
作为一种新兴文体,小小说在3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冯骥才先生既是倡导者,也是实践者。其创作的《俗世奇人》系列小小说共36篇,继承了中国古典笔记体小说的优秀传统,刻画了36位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堪称中国当代新笔记体小说的典范之作。
谈及小小说在当下时代环境里的生命力,冯骥才表示:“因为手机的原因,人们现在喜欢短阅读。如果满屏的文字,读的人就有点不耐烦了。这样为小小说创造了一个机会,客观上是小小说发展的一个良机。我觉得河南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就是推动,几十年来一直是很敬业,而且坚持着一直在推动。现在越来越多的小小说的作家参与进来,我觉得应该可以期望小小说会迎来一个比较好的时代。”
谈文化发展应当引领年轻人在生活中亲近传统文化
今年3月7日,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记者会上,冯骥才表示,在多元文化相互碰撞和消费文化“抢夺眼球”的时代,传统文化受到冲击,应当引领年轻人在当代生活中亲近传统文化。
在谈及郑州本土的文化如何发力时,冯骥才特意强调,要思考如何唤起年轻人对文化的热爱,“这其中重要的是教育,而这个教育不是指课本,因为文化最重要的是体验”。这些年来,除了身体力行地奔走在文化遗产保护的第一线,冯骥才始终坚持培养年轻后辈。“在教育方面,我注重两个因素。一是责任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二是视野,秘鲁作家、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略萨说过,‘作家最重要的是视野’。在我看来,做文化也是如此,要有思想的视野、知识的视野,方能做好。”
在冯骥才心中,文化的事是民族的事,传统文化是民族复兴的基础。“我国是文化大国,最高决策层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态度很坚决。对我们这些从事文化遗产保护的人来说,就要像武训办学一样,不断呼喊,把知识分子的先觉想法变成全民的文化自觉。”
“文化更需要志愿者。”冯骥才认为,消费的时代,往往要用消费来拉动经济,刺激人的物欲,但文化复兴是民族复兴的终极追求,这就需要有更多的人站出来成为志愿者,承担这种责任。
程韬光说,冯骥才先生的到来为郑州带来一股清新的文学之风。希望借助先生的智慧,为郑州的多元文化、民俗和文学的发展带来助力。
谈到河南,冯骥才说,十几年来,他为文学来河南的不多,几乎都是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跑了河南的很多地方,印象最深的就是朱仙镇和清明上河园,“中华民族的根在河南,中州大地是我们中华文化的腹地,文化非常深厚,目前,河南省的古村落保护工作已经全面铺开,申报的古村落数量在全国位居前列。”
座谈会上,众嘉宾围绕着中原民俗文化、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等话题畅所欲言。冯骥才说:“我们总是说我们的文化博大精深、灿烂辉煌,可是扪心自问,我们有没有真正地去走进、去感受我们的文化?有没有去真正地热爱中国文化?文化遗产是公共遗产,是大家应该共同继承的,如果只是老人来关注文化,那是一件很可悲的事,只有更多的年轻人去了解、热爱、传播我们的文化,文化才有希望。”
座谈会最后,冯骥才呼吁说,文化不是知识,而是一种情怀,如果把文化作为他者,你就是一个阿姨,只是来照顾他,但如果把文化作为生命和情感,那么你就是母亲,是真正的感情,这就是一种情怀,“对文化诚恳一点,不要虚伪,要真正地爱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