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要闻中原网> 新闻中心 > 郑州要闻 注册登录

京交会:“又见名城”讲述“郑州故事” 中国城市品牌合作论坛在北京举行

2017-05-29 23:49:42来源:中原网
字号  

  中原网讯(郑报融媒特派记者 孙娟 刘永杰 段天博 发自北京)5月29日,“又见名城”——中国城市品牌合作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拉开序幕。这是一个讲述中国城市品牌故事的日子,主办方邀请郑州用讲述故事的形式来推介城市。

  据悉,该论坛作为2017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的重要环节,是一场融合了文化,历史,商业,戏曲,旅游,民族,民俗,美食的全方位城市品牌宣传盛宴,中国多个历史文化名城代表受邀出席揭幕活动。

  每一个城市都是一个品牌,都具有其独特的形象和魅力,创新城市品牌和文化形象,打造城市“新名片”,是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此次论坛上,主办方围绕信息交互、资源集聚、互动引流、标准制定的中国城市品牌合作平台搭建工作正式启动,并与郑州、昆明等城市签署合作意向,签约城市将在论坛组委会的协调下以崭新的形象,以“商业”、“文化”、“民族”、“一带一路”为主题,向全世界媒体推广。

  论坛上,郑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郑州市新闻发言人石大东代表郑州市作城市推介。他以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串联起郑州的发展脉络和城市亮点,以《中国之源铁路之心中心之城》为主题进行城市推介,从“黄帝伟业”“周公测影”“姓氏起源”“中心城市”“铁路心脏““智能手机”“买全球、卖全球”“少林文化”等通俗易懂的故事讲述了郑州的历史、现在与未来,与会人员通过故事认识郑州、理解郑州和读懂郑州。

  会后,不少城市文化专家和设计公司找到郑州代表团,认为郑州故事是故事,更是历史与现实,表示愿意走近郑州、参与郑州和设计郑州。

  会后,石大东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说,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河南之于中国,必同于中国之于世界。郑州是商文化的发祥地,居天下之中,万象同宗,不了解郑州,就不了解中国。郑州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是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还是多个国家战略承接地。随着郑州确立为国家中心城市,郑州的城市品牌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提升,文化、经济、魅力、影响力和美誉度也会迎来更多的关注目光,时代风潮催生着郑州必须加大提升城市形象,挖掘城市内涵,开展城市文化、品牌的规划和设计。我们有理由期待,国际化的郑州,不再是内陆的郑州。郑州,不仅是河南的郑州,更是中国的郑州。

  郑州作为首批签约城市,今后将与又见名城品牌管理中心紧密合作,着力打造“历史文化名城、国家中心城市、国际枢纽之城、华夏文明发祥地、商都历史文化区”等城市品牌。

  据悉,该论坛由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指导,北京品牌协会主办,在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战略目标前提下,响应国务院批准的“中国品牌日”,以“宣传城市发展、塑造城市品牌、推进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品质”为宗旨,以传播城市品牌和促进城市交流为目的,整合社会资源打造“又见名城—城市品牌合作活动”平台,推进中国城市品牌国际化,助力中国梦。

  链接:

  2017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京交会)吸引了42个国家和地区参展,5万平方米的展区内,科学技术、互联网和信息、文化教育、金融、商务和旅游、健康医疗六大重点领域的产品和服务集体亮相,85场论坛会议及洽谈交易活动举行。

 

  中国之源 铁路之心 中心之城

  石大东

  外交部前部长李肇星曾说过,了解30多年的中国要去深圳,了解100多年的中国要去上海,了解1000多年的中国要去北京,了解3000多年的中国要去西安,了解5000多年的中国要去河南、去郑州。

  为什么要去河南、去郑州?在那里,你可以知道我们的国家为什么叫中国,我们的民族为什么叫中华民族,我们为什么骄傲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我们先从几个与郑州有关的故事说起。

  第一个故事是“黄帝伟业”,从故事中知道为什么我们叫炎黄子孙。

  我们郑州现辖的一个县级市新郑,5000年前称有熊国,是黄帝出生成长并创立伟业的地方。

  “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在新郑、在河南乃至更大范围自古流传,春秋战国时期又衍生出“三月三,拜轩辕”的活动,每到这一天,华夏子孙都会来到黄帝出生、创业、立国、建都的新郑寻根谒祖,唐朝以后逐渐形成较为严谨的规制,一直绵延至今,从未中断,成为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重要载体和纽带。

  轩辕黄帝作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在中华民族拥有极高的心灵和信仰地位。我们之所以称炎黄子孙,也是从轩辕黄帝和炎帝的丰功伟业开始的。

  黄帝是中华民族血脉之根,从黄帝诞生的姓氏,衍生为中华民族的主要姓氏。统计显示,前100个中华大姓中,83个直接起源于河南,98个姓氏的郡望地在河南,涉及当代华人的90%。也就是说,90%的全球华人的姓氏起源与河南、与郑州有关。

  第二个故事是“周公测影”,从故事中知道为什么我们的国家叫中国、我们的民族叫中华民族?

  3000多年前,周朝推灭商朝。在“以中为上”、“以中为尊”、“王者必居土中”、“居中才能号令四方”的理念下,周成王派周公姬旦“求地之中”,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天文测量。

  周公在全国设立了5个观测点,测量太阳的影子。当时的人们认为天圆地方,地球南北长6万里,与八尺长的日影对照。测量发现,今天郑州管辖的登封阳城,在地球南北的中心点上,于是认定这里是天地的中心。“天有心地有胆,天心地胆在告县”,“天地之中”就这样蓬勃而出。

  从西周时期,人们就把“天地之中”周围千里之地称为“中国”。出土于西周时期的青铜器“何尊”上的铭文,把“来到嵩山地区”称为“宅兹中国”,这是区位意义上的“中国”一词首次出现在文献中。

  1911年辛亥革命后,以源起郑州的“中”为基础,改“大清国”为“中华民国”,简称“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以国家的名称响亮世界。

  郑州地区以“中”为特征的文明在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后来,人们将郑州形成的从来没有中断并“一统天下”的文明,以郑州所在的“天地之中”地域冠名,称为中华文明。

  在郑州,你可以看到8000年的裴李岗文化、6000年大河村文化、5000年黄帝史诗、3600年商都文明。因此,郑州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是世界历史都市联盟成员。

  第三个故事是“少林文化”,从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少林文化不简单是指少林功夫,禅宗祖庭里的宗法传承与中国传统文化有何渊源?

  说起少林寺,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少林武术。其实,少林文化包含的内容更为广泛,禅、武、医、艺都在其中。

  少林寺是世界著名的佛教寺院,是汉传佛教的禅宗祖庭,因其历代少林武僧潜心研创和不断发展的少林功夫而名扬天下,素有“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说。

  但是作为禅宗初祖达摩面壁、二祖慧可断臂求法的祖庭,少林寺的禅宗文化已绵延千余年;少林医学以博大精深而著称;而少林建筑、书画、音乐艺术更是源远流长,是佛教艺术的一朵奇葩。

  另外少林的宗法传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延伸。禅宗是中国化的佛教,禅宗的形成和发展既受到中国道家、儒家思想的影响,反过来也为道家、儒家思想提供了新的思想源泉和发展动力,使之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历经七百余年,少林寺一直延续着宗法传承制度,在功夫传承上,也沿袭着师父带徒弟的传统。正是这些宗法制度的传承,使得少林寺的法脉传承充满生命力,延续至今,蔚然无碍。

  少林文化是历史积淀形成的多元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更是全人类共有的遗产,要将其保持下来、传播开去。

  当下,少林文化不断丰富、发扬,一直延续至今。少林文化“走出去”,正是源自这一初衷。

  第四个故事是“铁路心脏”与“中心城市”,从故事中知道中国铁路是如何勃兴的,郑州独特的交通区位优势是如何形成的?

  与悠久厚重的历史相呼应,现代郑州的崛起源于铁路的兴建。

  1885年,清政府着手发展铁路,时任湖广总督张之洞、天津关道盛宣怀提议,首先修建从卢沟桥经河南到汉口的铁路,并在奏折中建议将渡黄河的桥址选在今天郑州的“邙山头”。

  1906年,卢汉铁路通车,郑州成为车站。1909年,汴洛铁路竣工,也经过郑州。就这样,中国铁路史上第一个黄金十字架在郑州形成,郑州也被称为中国“铁路心脏”。近年来,郑州又成为国内高铁唯一一个十字交汇点。这种普铁、高铁“双十字”枢纽的地位,在国内绝无仅有。随着郑合(合肥)、郑万(重庆)、郑太(太原)、郑济(济南)高铁的开工建设,以郑州为中心的“米”字形高速铁路网初步成型。

  郑州地处中国“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中陆桥通道和京哈京广通道交汇处,承东启西,连南贯北,以郑州为中心,500公里半径覆盖中国近三分之一的人口和四分之一的GDP,1000公里半径覆盖中国一半以上的人口和GDP,2000公里半径覆盖中国90%以上的人口和GDP。

  郑州正着力打造辐射全国、连通世界、服务全球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郑州机场已开通客运航线186条、国际货运航线36条,2016年旅客吞吐量达到2076万人次,居国内机场第15位,完成货邮吞吐量45.7万吨,居国内机场第7位,客、货运增速均居全国大型机场前列。

  2016年底,国务院批复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和《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这标志着郑州正式列入为数不多的国家中心城市,进入我国城镇规划体系的塔尖层级。这是对郑州历史底蕴、区位优势和发展实力的充分肯定,是对郑州在更大范围发挥更大引领带动作用的期盼和支持,助推郑州迈上了加速发展、提升发展的新高度。

  第五个故事是“智能手机”,从故事中知道郑州不仅仅有历史、有交通,更有高大上的现代产业。

  我想问一下在座的各位,谁用的是苹果手机?

  我可以自豪地告诉大家,苹果手机虽然设计在美国或其他地方,但主要加工地在河南、在郑州。现在市面上畅销的苹果7,全部是郑州加工组装的。2016年郑州的iPhone等智能手机产量2.6亿部,约占全球的七分之一。也就是说,全球每7部智能手机中,就有1部产自郑州。

  包括智能手机制造业在内,郑州构建了以电子信息、汽车及装备制造、现代金融商贸物流、文化创意旅游、都市生态农业“五大战略产业”为特征的现代产业体系。

  汽车产量达到62.5万辆,宇通客车是世界上最大的客车生产基地;以“三全”和“思念”为代表的郑州速冻食品业是全国最大的速冻食品生产基地,市场占有率达60以上。郑州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郑州商品交易所是中国三大期货交易所之一,“郑州价格”一直是世界粮食生产和流通的指导价格,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入驻金融机构288家,初步建成国家区域性金融中心;郑州国际会展中心每年举办国际性、全国性大型展会上百次,2016年郑州举办经贸类展会数量仅次于北、上、广之后位居全国城市第4位。

  第六个故事是“买全球卖全球”,从故事中知道,现在的郑州在国家战略中有着怎样的地位和影响,未来郑州将又走向哪里?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郑州,寄语郑州朝着“买全球卖全球”的目标迈进,希望郑州国际陆港建成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物流通道枢纽,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多做贡献。

  郑州不仅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还是多个国家战略的承接和实施地。郑州是国家批复的国家综合交通枢纽示范城市、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和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大数据综合试验区、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是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城市,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是国务院批复的首个以航空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功能区。

  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是中国中部地区首个综合保税区,2016年完成进出口总值3161亿元,跃居全国综合保税区第一位;郑州拥有航空、铁路2个国家一类口岸,邮政、汽车、肉类、水果、冰鲜水产品、活牛、粮食、药品等十大特种商品口岸投入运营或加快建设,郑州已成为全国功能性口岸最多的内陆城市。开通郑州—德国汉堡的郑欧班列,目前已累计开行500多班,国外集疏分拨网络覆盖欧洲和中亚20个国家的105个城市。依托海关特殊监管区开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打通“买全球、卖全球”的跨境贸易走廊,进品商品来自全球40个国家、出口商品发往125个国家。

  如今的郑州,辖6区5市1县及4个开发区,全市总面积7446平方公里,总人口956.9万人,城镇化率69.9%。2016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7994.2亿元,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11.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5600亿元,进出口总值完成546.4亿美元,在全国27个省会城市中分别位居第7、6、2、4位,城市竞争力在全国位居第16位。

  如果说20世纪是国家的时代,那么21世纪就是城市的时代。厚重的历史哺育了郑州的过去,时代的风潮催生着郑州的未来。郑州市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总目标,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防风险、惠民生各项工作,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当前,郑州正在向国家中心城市、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和商都历史文化区行进,我们有理由期待:国际化的郑州,不再是内陆的郑州。郑州,不仅是河南的郑州,更是中国的郑州。

  希望大家走近郑州、了解郑州、认识郑州、参与郑州、设计郑州。

 

编辑:禹亚楠
联系记者

相关报道

相关搜索

您还可以在这里关注我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图片频道

什么不爽来吐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