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王赏功金币
曾拍出230万元天价
众多宝物中,“西王赏功”币虽然个头不大,却是代表性文物之一。这是张献忠用来奖励有功将士的钱币,是中国古代钱币中的大名誉品。“西王赏功”存世罕见,早年所知金、银皆为孤品,后又有新的发现,珍罕程度已不如从前。2011年嘉德春拍出品金质、银质“西王赏功”各一,金质成交价格230万元,银质以55.2万元成交。
五十两银锭
张献忠自铸银锭例证
“‘大顺元年崇州五十两银锭’是张献忠在四川铸造的银锭,过去钱币界曾经普遍认为张献忠使用的银锭都是掳掠所得的,而该锭就是张献忠自铸银锭的例证。”吴天文说,“‘大顺元年眉州大粮银五十两银锭’,也是张献忠大西政权的自铸银锭,该枚银锭政权名称、年号、地点、税种、重量、银匠等信息俱全,实在很难得!”(据华西都市报)
国宝级文物“虎钮永昌大元帅金印”被盗走
警方收网后,追缴被倒卖的文物成为重要任务。专案组民警辗转10多个省市,经过1年多的努力,将千余件涉案文物全部追回,其中国家珍贵文物100件,包括国家一级文物8件、二级文物38件、三级文物54件,涉案文物交易金额3亿余元。其中最为引人关注的是国宝级文物“虎钮永昌大元帅金印”。
2016年7月,国家文物局致函四川省政府,感谢全体参战人员在打击和防范文物犯罪工作中做出的贡献。同月,公安部刑侦局也发电称:“此案抓获犯罪嫌疑人多,缴获的涉案文物数量大、等级高、史料价值珍贵,为近年来少有,为古文化遗址保护发挥了关键作用。”
专家表示,江口沉银遗址地处几公里长、开放式的岷江河道,分布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如果仅靠严防死守,要实现全面保护难度很大。此案也从一个侧面促使文物保护部门对江口沉银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
据了解,下一步,当地将本着集约节约、共享资源的原则,在张献忠沉银遗址附近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博物馆。据新华社
■考古专家释疑
张献忠“木鞘藏银”运送银两 龙纹金器为皇家持有
记者看到本次出水的超万件文物中,还有龙纹金器以及金册银册,据现场专家介绍,龙纹金器或为皇家所有,而金册则是明王朝册封藩王及妃嫔、郡王及妃嫔所用。
“史料记载,1646年,张献忠顺岷江南下转移财物,遭遇明朝参将杨展伏击,战败船沉后将大量财物沉于江底。多年来,史学界一直对战斗和沉银地点存在争论,但通过本次考古发掘出水的大量西王赏功金银币、金银册、银锭等金银首饰,以及箭镞等大量兵器来看,我们基本确认了战斗和沉银的地点,万余件文物正是确认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昨天下午,彭山江口沉银遗址水下考古项目领队刘志岩展示了大量出水文物图片。
刘志岩还特别介绍了当年张献忠用于储藏转运银锭的容器“木鞘”。“将整段原木劈开后掏空,装入银锭后再用榫卯和铁箍铜箍固定的简易容器,不仅容易制作,也十分便于运输,对张献忠这样的农民起义军来讲是很实用的。”刘志岩称,本次发掘出水了大量木鞘实物,内藏的银锭至今保存完好,铭文清晰可见,这与史料记载张献忠用“木槽夹银”运送银两的说法高度吻合。
“明末藩王,待遇都很好,不仅皇帝给得多,还有其他收入,都很有钱。当年李自成攻打开封,周王马上就筹集了50万银两,赏赐下属。”刘志岩说,张献忠沿着陕西,过河南、河北,入湖北、湖南,再进四川,一路抢杀达官显贵,所收获的财宝不可计量。
谈及本次考古发掘的价值,刘志岩表示,本次出水文物数量之多、等级之高、种类之丰富,在全国都堪称一项非常重大的考古成果,具有极高的科学、历史、艺术价值,对研究明代的政治史、经济史和军事史,尤其是四川明清史和移民史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