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关键词:
【税费共治】
【双槐树遗址】
【南水北调】
【城市信用建设】
【青年夜校】
【2023数字经济峰会】
人民网
郑州市探索以镇级平台探索村集体经济增长新路径
人民网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累计调水突破600亿立方米
人民网
国有疆爱无界!援外医疗题材电影《无界》在郑州首映
新华社
各界人士齐聚郑州共商城市信用建设高质量发展
新华网
第五届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聚焦城市信用高质量发展
中央广电总台《央视一套》
6000多年前的指纹,唤醒匠人传承的文明记忆
央视新闻微博
5000多年前这里的先民龋齿率达70%
央广网
数智联动 创新赋能 郑州绘就税费共治新画卷
央广网
河南郑州一小学聘请农民伯伯当“劳动课导师”
光明网
一路走好!11岁女孩去世捐器官救4人
中国新闻网
中国多地“青年夜校”一课难求 “无用之用”受职场人追捧
河南日报头版
第五届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开幕
大河财立方
明天,郑州再迎盛会!八大亮点抢先看→
人民网
郑州市探索以镇级平台探索村集体经济增长新路径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近年来,郑州市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发展的“红色引擎”作用,以“五星”支部创建为载体,因地制宜、因势发力,探索以乡镇为单位成立“强村公司”,通过整合闲散土地资源,实现抱团发展;大力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提升“双绑”水平,建立新型农村利益联结机制,把“土特产”培育成大产业,把“小农户”带入大市场,以大河淌带动小河满,有效促进村强民富。
点击查看完整报道:
《郑州市探索以镇级平台探索村集体经济增长新路径》
人民网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累计调水突破600亿立方米
截至2023年11月13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为沿线26座大中城市200多个县市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水资源支撑和水安全保障。2023年以来,郑州南片区50万人喝上南水北调水,郑州高新区81万市民、8.7万家市场主体用上南水北调水。
点击查看完整报道: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累计调水突破600亿立方米》
人民网
国有疆爱无界!援外医疗题材电影《无界》在郑州首映
11月14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导,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电影局重点扶持,河南省卫生健康委监制,河南省医学科普学会、河南绝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的援外医疗题材高清数字电影《无界》在郑州举行首映式。
点击查看完整报道:
《国有疆爱无界!援外医疗题材电影《无界》在郑州首映》
新华社
各界人士齐聚郑州共商城市信用建设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中国城市信用建设取得了哪些成果,将面临哪些新挑战和新趋势?未来,如何发挥信用示范区作用,让信用建设成为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优势资源?在14日召开的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上,各界人士围绕城市信用建设高质量发展各抒己见。
点击查看完整报道:
《各界人士齐聚郑州共商城市信用建设高质量发展》
新华网
第五届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聚焦城市信用高质量发展
11月14日,以“信结天下 诚赢未来”为主题的第五届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在河南省郑州市开幕。本届论坛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指导,新华通讯社和郑州市人民政府主办。来自全国各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负责同志、专家、学者,围绕城市信用建设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
点击查看完整报道:
《第五届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聚焦城市信用高质量发展》
《央视一套》
6000多年前的指纹,唤醒匠人传承的文明记忆
跟随《寻古中国·河洛记》第三集《匠心独具》,看先民如何将匠心独具的发明带入人间。一枚用野猪獠牙雕刻而成的蚕,厚度仅为1毫米,出土于河南巩义双槐树遗址,其所呈现的姿态被专家认为是家蚕造型,这意味着驯化、饲养、有目的性地养蚕缫丝,已经在河洛地区出现。而在距离双槐树遗址不远处的河南荥阳汪沟遗址,考古学家更有幸见到了5000多年前的丝织品实物。
点击查看完整报道:
《6000多年前的指纹,唤醒匠人传承的文明记忆》
央视新闻微博
5000多年前这里的先民龋齿率达70%
在河南巩义双槐树遗址,考古专家研究骸骨发现,这里的居民约每10人中就有7人患有龋齿,年龄最小的龋齿病个体只有4岁。专家解释,龋齿多发的现象和农业发展密切相关。5000多年前,这里的先民大量食用粟黍类作物,摄入食物的含糖量增高,从而导致龋齿高发。
点击查看完整报道:
《5000多年前这里的先民龋齿率达70%》
央广网
数智联动 创新赋能 郑州绘就税费共治新画卷
近日,郑州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郑州市税费共治办法》。《办法》以《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为指导,立足郑州实际,对税费共治范围和职责、税费数据共享、保障措施等内容作出明确规定,着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财税主责、部门协作、社会协同、司法保障”的税费共治体系,广泛凝聚服务市场主体合力,标志着郑州税费共治迈上了新的台阶。
点击查看完整报道:
《数智联动 创新赋能 郑州绘就税费共治新画卷》
央广网
河南郑州一小学聘请农民伯伯当“劳动课导师”
11月14日,河南郑州,小学生上劳动课,请来农民伯伯当老师,孩子们兴奋地一个劲叫“爷爷”。
点击查看完整报道:
《河南郑州一小学聘请农民伯伯当“劳动课导师”》
光明网
一路走好!11岁女孩去世捐器官救4人
11月14日,郑州某医院一场器官获取手术完成,供者是一名11岁的女孩妞妞(化名)。10月17日,妞妞突发疾病,心跳呼吸骤停,被诊断为脑死亡,生命一直靠呼吸机维持。悲痛之余,妞妞的父母作出艰难决定,捐献女儿身上可用的器官,让女儿以另一种方式“活”下来。妞妞捐献出的心脏、肝脏和双肾,能让4名患者获得重生。妞妞小天使,谢谢你来过!
点击查看完整报道:
《一路走好!11岁女孩去世捐器官救4人》
中国新闻网
中国多地“青年夜校”一课难求 “无用之用”受职场人追捧
“夜校”这个原本自带年代感的概念最近火热出圈。在郑州,针对18岁至55岁的中青年群体,“夜校”每班基本上控制在20人左右,非遗面塑、女子防身术等趣味性强的课程,甚至吸引附近高校教师参与。
点击查看完整报道:
《中国多地“青年夜校”一课难求 “无用之用”受职场人追捧》
河南日报头版
第五届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开幕
11月14日,第五届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开幕式在郑州举行。省长王凯出席并为活动启幕,新华社总编辑吕岩松致辞。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安伟在开幕式上致辞。本届论坛以“信结天下诚赢未来”为主题,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指导,新华社、郑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城市信用发展报告2023》《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发展报告》等一系列成果在开幕式上发布。
点击查看完整报道:
《第五届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开幕》
大河财立方
明天,郑州再迎盛会!八大亮点抢先看→
数字潮涌,齐聚郑州,河南再迎数字经济盛宴。11月16日—17日,2023数字经济峰会将在郑州市中原龙子湖学术交流中心启幕,来自国内数字经济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将齐聚郑州,共话数字时代战略机遇与挑战,共谋数字河南发展大计。
点击查看完整报道:
《明天,郑州再迎盛会!八大亮点抢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