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网讯(郑报全媒体记者 李颖 刘地)既不是企业也不是事业单位,既不像高校也不像科研院所,这类“四不像”的单位,却集科研、教育、产业、资本于一体,他们有个高端大气的名字:新型研发机构。
近日,记者走访部分新型研发机构发现,这些新型研发机构通过一系列体制机制创新,开展先行先试,在不同学科领域持续释放活力,取得了较好的创新成果,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持续提供着澎湃动能。
新型研发机构 体量不大能力大
走进郑州计量先进技术研究院,这里的展示让人大开眼界。这家成立仅仅两年的新型研发机构,却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研发出国内首个基于精密测量的城市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监测体系,实现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建立污染物反演系统,实现对重点区域污染源的定位和定量,锁定重点管控区域,服务污染防治政策制定……其中,基于低成本传感器的“两尘五气”探测器:可对大气中SO2、NO2、CO、O3、TVOC、PM2.5、PM10进行实时高精度测量。内置颗粒物校准算法,经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校准,颗粒物测量不确定度优于15%。与汉威科技集团共同合作研发的高精度微型空气站,已投入项目使用。
与郑州计量先进技术研究院近邻,郑州轨道交通信息技术研究院的实力更不容小觑。去年这个时候,
国内首台半导体激光隐形晶圆切割机在这里诞生,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国外垄断,在关键性能参数上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经专家评价,认为该设备设计合理、技术先进、实用性强,属国内首创,性能指标和总体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多家新型研发机构抢滩聚集郑州
有专家指出,新型研发机构是顺应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产物,对于盘活创新资源,重组创新链条,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既让高校院所的创新成果走出来,也让企业的创新需求走进去,打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最后一公里”,让更多的科技“宝贝”从实验室走向“田地”、走向“主战场”。
高新区西美大厦以“成为河南乃至中国中部地区的科技创新前沿阵地”为目标,陆续入驻了郑州中科集成电路与信息系统产业创新研究院、中科院苏州医工所郑州工程技术研究院、浙江大学中原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郑州研究院、郑州轻大产业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郑州研究院等7家重大新型研发机构。
作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郑州高新区目前已备案新型研发机构20家,占省市总量的46.5%,其中河南省新型研发机构10家,4家被命名为河南省重大新型研发机构。
聚集高端人才 打造创新“梦之队”
“落户之后,我们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实际,面向郑州市开展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等层次的培养……”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和高新区管委会共同成立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郑州研究院,除科学研究和产业孵化外,将人才培养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着力打造科研“梦之队”。副院长佘丁顺介绍,2020年研究院共招收研究生30人,今年计划招收全日制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各100人,力争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郑州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成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型高等院校,推进“政产学研”一体化建设。
天下英才,逐潮流而动,择热土而栖。
除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郑州研究院外,越来越多的新型研发机构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据统计,通过新型研发机构的引进建设,郑州高新区聚集科研人员890名,其中博士328名,硕士516名,高级职称人数325名,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29名,形成了以高层次人才为骨干、覆盖多学科的专业技术研发团队。
锻造核心竞争力 走好创新发展之路
在郑州高新区,新型研发机构犹如“强磁场”,将“最强大脑”、核心技术、关键产业源源不断地吸引进来,赋能高新区、郑州市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郑州高新区投资促进中心副主任王桢告诉记者,今年新落地的“机科国创(郑州)绿色智造研究院”,从项目落地内容、商务条件到最后签约、选址,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
除了项目建设速度,新型研发机构的落地、生根、成长,更需要好的“阳光、雨露”。正如已经落户的郑州中科集成电路与信息系统产业创新研究院、中科院苏州医工所郑州工程技术研究院,在人才及科创资源、工作人员的专业度以及对新型研发机构的把握度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量。
前不久,郑州高新区又迎来了两家新型研发机构:与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签约共建网络与服务技术创新中心,与北京机科国创轻量化科学研究院共建机电国科(郑州)绿色智造研究院有限公司。对于这些新型研发机构,高新区将试行“研究院+运营公司”模式,研究院依据相关制度自主管理,运营公司为研究院的市场化运营平台;孵化企业试行“多元投入、混合所有、团队参与”的运营模式,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进一步调动核心科研团队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