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中原网> 要闻 注册登录

2012年以来已省下5个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年调水量——城市用水效率逐年提升

2021-05-14 10:33:58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字号  

  近年来,我国城市节水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至2020年,全国城市节水量累计达453亿立方米,相当于5个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年调水量。

  城市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空间载体,水又是支撑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我国坚持以提高用水效率为核心,以转变用水理念为突破口,大力推进城市节约用水工作,缓解了城市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有力保障了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截至目前,全国共有130个城市创建节水型城市,这些城市用水总量占全国城市用水总量的58.5%,有力带动全国城市节水工作。

  近年来,我国用水效率也在提升,城市人均综合用水量较2012年有一定程度降低。城市再生水利用量大幅提升,2020年全国城市再生水利用量达146亿立方米,较2012年增加了4倍,是城市供水总量的23.2%。

  海绵城市建设在推进城市节水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各地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提升城市对雨水的利用、调蓄、吸纳能力,促进形成健康循环的城市水系统。截至2020年底,全国共建成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项目4万多个,提升了雨水资源涵养能力和综合利用水平,实现雨水资源年利用量3.5亿吨。

  海绵城市建设让城市防灾减灾能力明显提高,在应对台风登陆、区域性强降雨中,有效避免大面积城市内涝现象。同时,让城市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黑臭水体基本得到消除。城市绿地及滨水空间得到扩展,城市品质和功能明显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为了持续推进节水工作,各地不断完善相关机制。除了编制实施城市节水规划之外,各地加强用水定额管理。制定居民生活用水、民用建筑用水等相关的国家标准,指导各地因地制宜确定用水定额,科学下达计划用水额度,加强用水大户计划用水管理。节水“三同时”管理要求,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的节水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价格调节机制在推进城市节水中的作用不容小觑。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城镇居民用水阶梯价格制度及城镇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价格杠杆在水资源节约、用水需求调节方面的作用逐步显现,抑制了不合理的用水需求。

  各地还通过提高用水效能实现节水。污水再生利用力度提高了。污水处理厂出水经进一步净化,广泛用于生态景观、工业生产、城市绿化、道路清扫、车辆冲洗、建筑施工等领域。

  管网漏损也减少了。各地加强管网分区计量管理,加快老旧供水管网改造,建立精细化管理平台和漏损管控体系,提升管网运行管理水平,减少管网漏损。

  节水器具使用越来越普遍。我国制定《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标准,提高节水器具普及率,新建公共建筑和民用建筑必须采用节水器具,限期淘汰公共建筑中不符合标准的生活用水器具,鼓励居民家庭淘汰和更换非节水型器具。在沿海缺水地区,更多淡化海水成为城市水资源。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我国将通过推进生态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全面建设节水型城市,推进绿色社区建设,加强城市节约用水监督管理等举措,持续不断推动城市节水工作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环境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亢 舒)

相关报道

相关搜索

您还可以在这里关注我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图片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