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网讯(郑报融媒记者 石闯 文/图)“如果我走了,把遗体捐出去,这也是我的最后一个心愿了。”坐在昏暗、狭小的客厅一角,84岁的梁声翕老人略显吃力地说道。
虚弱的身体让她变得越发苍老了,“现在很少下楼了,吃的、用的,都是给人家打电话,让送上门来。岁数大了,想干啥也干不动了。”
一盘青菜,一碗米粥,一个馒头,每天花销不超过10元,多少年来,三餐几乎都是如此。
84岁的梁声翕老人。老人身后,是资助的学生们赠送的爱心书法。
她是河南师范大学的退休校医,一生无儿无女,身患10多种重疾,生活极其简朴,她对自己却“抠门”到了极点,可是在社会公益事业上却出手十分“阔绰”。
21年来,她省吃俭用,用微薄的退休金,累计向贫困学子、白内障患者等捐助30多万元。她也是新乡市慈善总会年龄最大的志愿者,她的乐善好施义举在当地竖起了一道标竿。很多受资助的大学生说,跟着奶奶这么多年,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感恩和回报。
如今,“爱心奶奶”梁声翕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公益达人”, 她说,“穷过了,苦过了,累过了,就知道钱的好处,但用钱得使得其所,否则就是浪费。”她希望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别人,但她最大的担忧是,自己身体越来越差,到了干不下去的那天,谁来接班呢?
“一生吃的药,多得能用火车皮拉”
花白的头发、简朴的衣着、慈祥的笑容,这是梁声翕给很多人的第一印象。这个年过八旬的老太太,在偌大的新乡市河师大家属院里从来不张扬,但几乎每个人都知道她的故事。
她的家在家属院的西北角一栋破旧的小楼里。
简陋狭窄的客厅
1月17日上午,推开二楼简陋的木门,仅有42平方米的房间,墙壁微微泛黄,光线略显暗淡,客厅及卧室里堆满了各种物品,显得非常局促。
卧室的旧圆桌上堆满了药瓶,家里最值钱的就是老式冰箱和18英寸电视机了。
狭小的厨房里堆满了物品
可老人的神情中没有丝毫地抱怨和不适,她用几十年未改的乡音谈起往事时感慨不已。
1933年10月,梁声翕出生在信阳潢川的贫困农家,她兄弟姊妹共7个,有三个哥哥、一个姐姐、两个妹妹,她排行老五,“先后夭折了三个,就剩下兄妹5个人。”
“我的少年时代受战乱之苦,不堪回首。” 梁声翕告诉郑报融媒记者,15岁就离开家乡,16岁参军,次年考入川东军区卫校,并成为外科军医。1954年,梁声翕从部队转业到四川省剑阁县人民医院,不久结了婚。5年后,她跟着丈夫去了地广人稀人迹罕至的北大荒。
然而,好景不长,1964年,她宫外孕大出血,做手术时子宫被摘除,“这辈子不能有孩子了”。
出院后,她向爱人提出了离婚。就这样,在北大荒干了5年后,怀着不能生育的遗憾,调回了老家信阳,在淮滨县医院上班。1973年调入河师大医院,直到1990年退休。
刷碗后,老人将餐具扣在简陋的餐桌上。
“老人的一生经历了太多波折和打击。”一位熟悉她的老人说。自小体弱的她,一生也在饱受病痛的折磨。
1950年,流离到重庆的她不幸染上结核病,因当时医疗条件所限,未能及时确诊治疗,竟扩散到全身生了十种结核病。后来,虽然基本治愈,不再有传染性,但本就虚弱的身体因此雪上加霜。至今,每月仍有不少钱花在医药上。
“身体一直差,胃口也不好,曾经低烧连续十年,结核病已遍布全身,肾、盆腔、肠等,压迫了脊椎、髋关节等,是个‘药罐子’。” 谈起自己的病情,梁声翕显得黯然神伤,“一生吃的药,数不过来,多得能用火车皮拉。”
长期病痛的折磨,两段不幸的婚姻,无儿无女的孤独,让她曾经多次因病命悬一线。“有好多次我都病得昏迷不醒,是学校老师和医生们悉心照顾,我才挺到今天!”
“我没一个后人,但是国家有后人”
“我一生吃过很多苦,可是始终有人帮助我,活到了这么大的岁数,我已经很满足了。现在我应该回报社会。”劫后余生,梁声翕经常回味的是身边的人给予的温暖和感动。
她说,自己的哥哥和小妹妹在东北,另一个妹妹在安徽,由于相距太远,经常一年到头见不了一次面。“我工资也不高,老母亲活着时经常给她寄钱寄物,母亲走了后,我也经常帮助哥哥和俩妹妹。他们子女多,我能帮一点是一点,直到他们的孩子们都长大成人。”
1990年1月,梁声翕老人退休了。闲不下来的她给自己找了一个差事——为河师大的老年人服务,挨门挨户去测血压,每年普测1至2次,坚持了6年,服务对象达700余人次;她还自备医疗器材,为那些出行困难的老年病人出诊打针,为多位孤寡老人送药、送物。
居住在河师大家属院里的很多老人都知道她的善举,对此赞不绝口,“老太太是个热心肠,人缘好,懂医术,谁家里有困难她知道了都会帮一把,大家都很感谢她。”
“今天的一切,都是党和人民给与的,心里很满足。”梁声翕说,自己吃得饱、穿得暖,有了一套住房,每个月有退休金可以领,生活也算安逸,各方面都不缺,但她的内心里总觉得应该做点什么。“我从媒体上了解到还有孩子们家里因为家庭困难上不起学,就很难过。”
她说,自己深知知识对孩子们的重要性、紧迫性。“我没一个后人,但是国家有后人,他们应该得到很好的教育。”于是,从1996年起,她将助人的目光投向了寒门学子。她用微薄的退休金,通过民盟组织等联系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帮助他们完成学业。
“我这辈子没有自己的孩子,可我特别喜欢学生们,就想力所能及地帮帮他们。”她说,她定了个标准,“要帮帮到底,不能半途而废”。1996年至2007年底,她对资助的学生每人每月按50块钱,直到他们大学毕业。一般是一年资助八九个,最多时一年同时资助14个。
2008年1月起,她认为钱少了,不够大学生用,就把每人每月的资助提高到70块钱。“我的退休金也不高,每个月领到钱后,会分成几份按时把钱划拨到学生的银行卡上。”老人说,“这样下来,我自己所剩无几了。”难能可贵的是,对自己资助的学生,梁声翕一直坚持不把自己手里的资助生信息主动示人,生怕对学生造成不好影响,担心伤害到他们自尊心。
“学业要紧,有困难奶奶还会帮你”
“您自己住的房子那么小,也不富裕,干嘛还要资助别人?” 起初,很多人对她资助众多贫困生的事情感到很吃惊,也不理解。她这样回答,“我对吃穿要求不高,能吃上饭穿上衣就行,只是别难为了孩子们。人活着做点对社会有益的事情,这样更有尊严、更有价值!”
河师大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2008级学生小柴就是“幸运”的一个。她刚入大学不久,就得到了梁声翕老人的无私资助。4年里,老人每月都会按时从退休金中拿出一部分,打到专门为她开设的账户上,从未间断。“梁奶奶慈祥、善良,就像亲奶奶一样,我特别感激她。”
此后,伴随年龄越来越大,梁声翕说,自己连到银行转钱都倍感吃力了。到了2013年,她作出了一个令很多人惊叹不已的决定,将自己省吃俭用多少年来积攒下来的10万元一次性捐给河师大,让学校来来帮助完成资助,钱也提高到了每人每月100元。
“只希望孩子们好好学习,不要为钱的事儿产生负担,等毕业了,有条件时多帮帮有困难的人就足够了。”在捐赠时,她这样说。
而她的善举也在校园内外传为佳话。河师大专门在财务处建立账户,每年由学生处按照老人要求来挑选5名学生资助,直到他们完成学业。
“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我很高兴。” 梁声翕说,一些受资助的学生,还有没受资助的学生,常常到家里打扫卫生,帮着干点家务活儿,让她很不好意思。
梁声翕老人和资助的大学生们在一块(翻拍)
她的卧室里珍存了一个厚厚的相册,“这个是我资助的第一个大学生,现在已经研究生毕业,在南方一个大学任教;这个漂亮的宝贝,是我资助的一个学生的孩子,她毕业后生活很幸福;这张是孩子们和我的合影,真是太好了……”
她为自己资助的每一个学生感到高兴,也为他们的成功骄傲,谁获大奖了,谁找到工作了,谁接力资助寒门学子了,她都乐得合不拢嘴。
“孩子,学业要紧,就这几年,耽误不得,有困难只管说,奶奶还会帮你。”这是梁声翕面对资助的学生们,最常说的一句话。她说,自己珍藏的相册是个无价之宝,相册里的每个学生,都寄托了她的希望。她资助他们,就是觉得他们的生活不易,不图任何回报,“爱是相互影响的,希望有一天,在他们有能力时把助学的接力棒传下去,我就知足了。”
“最年长的志愿者,最有爱的奶奶”
事实上,资助寒门学子只是梁声翕投身慈善公益事业的一部分。到了风烛残年,原本可以靠着退休金过舒坦的日子,但她说依然在用自己微薄的退休金坚持为感恩社会发光、发热。
据不完全统计,1996年至2016年,梁声翕老人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的金额已经累计达16.4万余元。与此同时,梁声翕老人也时刻关注着困难的教师群体。
2015年6月,由河南省教育发展基金会等联合发起的“情暖园丁”专项基金成立,该基金是专门为解决河南省特困教师的实际困难而设立的。
梁声翕看到消息后立即打电话,要求将自己的7万元捐给“情暖园丁”,并于8月完成了捐款事宜,这笔捐款也是该项基金收到的第一笔捐款。“我在学校工作好久,理解老师,捐助这些其实不算什么,不值得说。”
值得一提的是,1998年南方洪涝灾害,老人把积攒的1000元钱捐给民政部;2008年1月南方发生冰雪灾害,她将2000元钱捐给灾区;5·12汶川大地震,她为灾区捐款1100元。
“这么多年来,究竟捐款多少次、多少钱,记得不那么清了。” 梁声翕老人说。
2008年5月,梁声翕两次向新乡市慈善协会(后改为慈善总会)捐款3万元,用于贫困家庭白内障患者的“复明工程”。
受到资助的22名患者全部是因为家庭困难看不起病而常年受到白内障困扰的老人,经过手术,他们都已重见光明。
来自新乡获嘉县的王秀云老人就是其中之一。她患白内障后,由于家庭困难,一直未能做手术。在她最焦虑、悲观和无助的时,她遇到了梁声翕。
在她及其他21名重见光明的白内障患者心中,这个没见过面的普通老人,就是他们心中的“光明使者”。
老人的客厅里悬挂着“爱心大使”奖牌
因为这件事,当年12月26日,新乡市慈善协会为梁声翕颁发“爱心大使”奖牌。在授牌的现场,新乡市慈善协会负责人哽咽着说:“梁医生家徒四壁,一生清贫,却把自己养老的钱捐献给社会,这是多少有钱人都做不到的,我向梁大姐致敬!”
“只要对大家有帮助的事情,我都愿意做!”梁声翕的话语掷地有声,“我老觉得自己没做什么,只是觉得自己曾经是个医生,愿意为因病致贫的人们尽一点绵薄之力罢了。”
至今,这个奖牌就挂在了老人客厅的墙壁上。河师大一名退休教师表示,“梁声翕的钱很多吗?不,她家里用的东西都是旧的,连一台空调也没有。”而另一位教师说,她身体不好,年纪大,需要保姆帮助做饭,但她说请保姆的费用太高,不如省下这些钱给更需要的人。
新乡市慈善义工大队队长王鹏娟表示,2009年,梁声翕听说这个组织后,主动要求参加新乡市慈善义工大队,让她有些为难。“我们原本要求年龄在16岁到60岁之间,但她当时已经76岁了,还坚持同大家一起工作,让人非常敬佩。”她说。
而新乡新乡市慈善义工大队一位志愿者表示,“梁声翕老人是我们新乡最年长的志愿者,也是最有爱的奶奶!跟着奶奶这么多年,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感恩和回报。”
当新乡市慈善协会要向行动多少有些不便的梁声翕提供帮助,找人照顾她时,没想到,她给拒绝了:“大家都有事儿要干,要来照顾我这个没事做的人,感觉过意不去。”
2013年6月,她被河南省关工委评为“十佳关心下一代工作者”,2014年被河南省教育厅评为“河南十大教育新闻人物”,2016年3月被河南省委高校工委、河南省教育厅评为全省教育系统“2015年度感动中原教育人物”。 2016年11月,荣登“中国好人榜”。
对话
“如果我走了,就把遗体捐给国家,做医学研究”
1月17日,郑报融媒记者奔赴新乡,来到老人居住的河师大家属院,与她进行了长达3个多小时的对话。
对话中,梁声翕对外界关心的捐款的初衷、捐款对自己生活产生的影响、老人对自己未来生活的打算等等一一进行了回应。
郑报融媒记者:一般来说,财产会留给你的亲属,您的举动他们是怎么理解的?
梁声翕:我有亲人,他们并不支持我把大量的钱捐出来。我也预料到了。但说实话,我之前也用微博的工资帮助过他们不少了。作为亲人,我已经做到仁至义尽了。
对于这么多钱,刚开始,我也有点舍不得,那毕竟是我辛苦积攒了多少年的钱。但是一想到特别困难的人,我就铁下了心,要帮助他们。这是我真实的想法。
郑报融媒记者:看您身体还行,今后有什么打算?
梁声翕:可以吧,不过明显感觉一年不如一年了。担心哪天就突然起不来了。最近,我把遗嘱的事情都给办理了。如果我走了,就把遗体捐献给国家,用来做医学研究。也会捐献眼角膜,希望将来给他人带来光明。
今年是我的本命年。我会继续努力攒钱,除去生活费和医药费外,将来如有剩余就全部捐出去。国家给我发的退休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应该回报给需要的人,就算是对党和人民的一点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