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铁成
编者按: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绵延五千年没有中断的伟大文明,为什么没有中断?为什么仍然勃勃生机?当你走进她诞生的“天地之中”的中原大地的时候,当你了解她在这块沃土成长壮大过程中所形成的品格和精神之后,你会明白,是“中”的基因。“中国”一词诞生于郑州。我们的民族和国家为什么以“中”命名,什么是“中”,“中”如何源起?本报今日刊发署名文章《》。
“中央之国”——
古代人们心中的最早中国
随着夏、商、周王朝在嵩山地区立都建国,中原文明在吸纳扬弃中成为主导周边地区的主体文明,尽管郑州以外地区的人们在探索时空概念过程中也可能形成自己的宇宙观,但是,在强大的中原文明影响下,郑州地区人们的“天地之中”宇宙观得到其他地区人们的认同,以郑州地区为核心的“天地之中”区位得到各方的确认,郑州人居住所在的标志杆成为郑州地区“中”的标志并演化为汉语象形文字中的“中”,自此,郑州地区开始被人们称为“中”“中土”“中央”,以郑州地区为核心的区域开始被人们称为“中州”,以中州地区为核心的区域开始被人们称为“中原”,而在“天地之中”“中土”“中央”、中州、中原建立和存在的国家也开始被人们称为中州之国、中原之国、中央之国,简称“中国”,形成了最早地理区位上的“中国” 概念。
黄帝被誉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历史记载,黄帝的出生地、创业地、建都地就在郑州。《淮南子》在叙述黄帝所在时说:“中央土也,其帝黄帝。”“中央土”就是“中土”,而“中土 ” 即 是“中国”的别称。
大禹建立的夏王朝曾在郑州的王城岗、新寨,洛阳的二里头等地立都,这里是夏王朝统治的中心。后人在谈到夏王朝时便称夏为中国。《尚书》禹贡篇中说,“中邦锡土、姓”,指大禹治理的国家是“中邦”,“中邦”即是“中国”,所以,司马迁在《史记》中引述这句话时直接便写“中国锡土、姓”。此外,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夏字解读是:“夏,中国之人也。”表明,以中原地区为都的夏王朝二千年前即被人们称为中国。商汤建立的商朝也是在郑州及其周边的隞、朝歌、安阳等地区建都的,人们在商王朝留下的甲骨文中发现,商朝人称自己的国家为“中商”,著名甲骨学家、史学家胡厚宣认为:“商而称中商者,当即后世中国称谓的起源。”另外,从《诗经》《尚书》中也可以了解到,周王朝也把商王朝所在称为中国。因此,《史记》说:“殷,中地。”
地理区位上的“中国” 概念在三千年前的西周时期更加清晰。1963年在陕西宝鸡发现一件西周时期叫作“何尊”的青铜器,从上面的铭文中得知,人们那时就把到嵩山地区来称为“宅兹中国”。这也是今天人们在文献中见到最早“中国”一词。
春秋战国时期,地理“中国”的概念在人们心中已十分明确。公元前3世纪,秦国的范雎在为秦王谋划兼并天下之策时就说:“今夫韩魏中国之处(指当年韩国、魏国所在的以今日郑州为核心的地区)而天下之枢也,王其欲霸,必亲中国以为天下枢。”
随着中原王朝的强盛和一统天下,“天地之中”由最初的方位概念演变为政治概念,在这一区域立都的王朝被尊为中央王朝、正统王朝,而中央王朝、正统王朝在这里的连续建国,又强化了“天地之中”的中原文明的发展和传播,尽管在中国历史发展史上出现过无比灿烂的红山文明、良渚文明、石峁文明、陶寺文明等等,但强势的“天地之中”的中原文明在发展和传播过程中愈来愈强,生生不息,并不断地吸收周边地区的文明,进而在广阔的东亚地区形成和传承了绵延五千年以“天地之中”的中原文明为主要内涵和特征的中华文明体系。由于一统国家是从“天地之中”的中原地区源起的,中华文明是以“天地之中”的中原文明为基础肇始的,以至于人们将这里的大一统国家以“中”来命名,称为“中”国,将这个国家的文明也以“中”来命名,称为“中”华文明,而没有以其他名字来命名。尽管建立在这里的大一统王朝因自己的各种因素将自己的王朝称为夏、商、周、秦、汉、唐、宋、元、明、清,但人们心中认为他们是“中国”的理念从来没有发生过变化。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后,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为追求的人们在考虑新国家名字时,以源起郑州地区“天地之中”的“中国”为要义,改“大清国”为“中华民国” ,1949年人民当家做主后建立的新国家起名“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中国”。“中国”唱响世界。
中国有五岳,郑州地区的嵩山为中岳,表明人们对郑州为天地之中的认同。此为中岳嵩山下的中岳庙大门天中阁,门额上悬挂的“天中阁”“岳立天中”彰扬着郑州中立天下的气度。
何尊铸造于西周时期,因是成王时期宗族中的一位姓何的人制作的青铜器,故称何尊。
该器口圆体方,通体有四道镂空的大扉棱装饰,颈部饰有蚕纹图案,口沿下饰有蕉叶纹。整个尊体以雷纹为底,高浮雕处则为卷角饕餮纹,圈足处也饰有饕餮纹,工艺精美、造型雄奇。铜尊内胆底部发现了一篇一百二十二字铭文,铭文曰:“唯王初壅,宅于成周。复禀(逢)王礼福,自(躬亲)天。在四月丙戌,王诰宗小子于京室,曰:‘昔在尔考公氏,克逨文王,肆文王受兹命。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乂民。呜呼!尔有虽小子无识,视于公氏,有勋于天,彻命。敬享哉!’唯王恭德裕天,训我不敏。王咸诰。何赐贝卅朋,用作庾公宝尊彝。唯王五祀。”大意是:成王五年四月,周王开始在成周营建都城,对武王进行丰福之祭。周王于丙戌日在京宫大室中对宗族小子何进行训诰,内容讲到何的先父公氏追随文王,文王受上天大命统治天下。武王灭商后则告祭于天,以此地作为天下的中心,统治民众。周王赏赐何贝三十朋,何因此作尊,以作纪念。这是周成王的一篇重要的训诫勉励的文告,对研究西周初年历史提供了珍贵资料。史载,西周推翻商王朝后,在陕西自己的根据地建立丰镐二京,考虑到不便对商王朝原来所在的中原区域进行统治,便依夏、商建都天地之中统治天下的旧制,派周公旦到传说中的天地之中——今郑州登封告成实地考察,周公在告成建圭立表,测天量地,确认此处就是古传天地之中。于是,周王朝便在附近的伊洛河畔建立成周城,作为自己在中原地区的统治中心,以示居“中”君临天下。成周城便是今日洛阳之始。
何尊的最重要价值在于,尊内铭文记载了周成王继承武王的遗训,营建被称为“成周”的洛邑这一重要史实,而其中“宅兹中国”(大意为我要住在天下的中央地区)是“中国”两字作为词组,首次在青铜铭文中出现,表明那个时候,人们已经把以嵩山为核心的中原地区称为中国。
何以中国
大禹建立了夏王朝,夏王朝曾在郑州的王城岗、新寨,洛阳的二里头等地立都,夏王朝统治的区域也应在这一带。后人在谈到夏王朝时便称夏为中国。《尚书》禹贡篇中说,“中邦锡土、姓”,指大禹治理的国家是“中邦”,“中邦”即是“中国”,所以,司马迁在《史记》中引述这句话时直接便写“中国锡土、姓”。此外,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夏字解读是:“夏,中国之人也。”表明,以郑州为都的夏王朝疆域二千年前即被人们认为是中国所在。这是屹立在郑州的大禹像。
公元前3世纪,秦国的范雎在为秦王谋划兼并天下之策时说:“今夫韩魏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也,王者欲霸,必亲中国而以为天下枢。”范雎所指韩国、魏国所在,即以郑州为核心的地区。这表明,那时人们把这一带称为中国。
公元前16世纪,商汤起兵推翻夏朝建立商朝,在郑州建立亳都。人们在商王朝留下的甲骨文中发现,商朝人称自己的国家为“中商”,著名甲骨学家、史学家胡厚宣认为:“商而称中商者,当即后世中国称谓的起源。”另外,从《诗经》《尚书》中也可以了解到,周王朝也把商王朝所在称为中国。此为郑州商代亳都都城遗址。
黄帝被誉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历史记载,黄帝的出生地、创业地、建都地就在郑州。《淮南子》在叙述黄帝所在时说:“中央土也,其帝黄帝。”“中央土”就是“中土”,而“中土 ” 即是“中国”的别称。此为郑州黄帝故里。
“大道为中”——永恒的中国品格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绵延五千年没有中断的伟大文明,中国是一个在人们心中成长了数千年仍然生机勃勃的伟大国家,这是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观。为什么没有中断?为什么仍然勃勃生机?当你走进她诞生的“天地之中”的中原大地的时候,当你了解她在这块沃土成长壮大过程中所形成的品格和精神之后,你会明白,是“中”的基因啊!
由于郑州人“天地之中” 古老宇宙观的形成和被周边地区的认同,郑州人脚下的这片土地也成为古老中国经济地理的腹地核心,这里优越的自然条件不仅适合人类生存,更成为南来北往、东进西去的要冲,成为维系四面八方的中心。“中”,这般辐辏天下的地理环境和八面来风的独特区位,形成了开放的天然格局,孕育了开放的文化基因,铸就了开放的文明性格。正是“天地之中”地理环境所诞生的中原文明所具有的开放基因和品格,所以她才能接纳和拥抱四面八方的文明,并在碰撞交流中涅槃再生,形成远远超过自己的新的文明——中华文明,而在中原文明基础上成长的中华文明从一开始便也孕育了开放的基因和品格,才造就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个辉煌时期。张骞通西域,铺就了东西方交流的丝绸之路。唐代的大开放,成就了东方盛世,为北宋文化走向高峰奠定基础。郑和下西洋,其足迹远达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成为中华文明对外开放的壮举。正是中华文明的开放胸怀,才促进了自己和其他文明的发展。中国的制丝、制瓷、造纸术、印刷术和火药传入欧洲,使西方的文明为之一新。佛教的传入,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西方传教士带来的科学新风,对中国思想文化、社会风俗等等带来重要影响。人类历史的发展表明,开放是文明发展的重要条件,开放才能吸取其他文明的长处,开放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正是诞生在“天地之中”的中华文明所具有的开放基因和品格,中国才具有了无限的生命力。
拥有开放的胸怀,必然拥有包容的胸襟。“天地之中”的中原文明面对开放格局下的八面来风,形成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文明气度,正是这种包容,才形成了与周边文明的共生,并在共生中兼容并蓄,扬弃发展,形成了自己成长的最佳文明生态。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上,中原文明并不是最灿烂的文明,长江流域的良渚文明、甘青地区的大地湾文明、东北地区的红山文明等等,都曾远远领先于中原文明,但是在中原文明“包容”的博大胸怀中,这些文明都先后汇入其中,在中原文明的树干上共同孕育出中华文明之花。而在中原文明之本上成长起来的中华文明之树,包容也成为其重要特质。至迟在周朝的时候,中国人就总结到“有容,徳乃大”的道理。老子说:“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说明,中国人自古就不将思想统一、凝固在一种教条形态上。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名家、阴阳家等不同的学说和流派多元共存,自由争辩。这种包容不只是统治者的包容,也是整个社会的包容,孔子有弟子三千,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其他各家也各有自己的信徒或同道,这说明社会的包容度很大。包容,也是唐代文明鼎盛的一个重要标志,这表现在许多方面,儒、释、道的三家并用;各类选拔人才制度,使大量出身庶族、少数民族,甚至外国人士都有进入仕途的机会;文学艺术题材和风格的多种多样等。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发生过大规模排除异端的宗教战争,世界三大宗教都能在中国大地上传播,但他们始终没能替代中华文明,最终还是被中华文化所融合,成为颇具特色的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这是世界历史上罕见的现象,也是中华文明兼容性很强的缘故。“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唯包容才能百川汇海,唯包容才能不断壮大。中华文明是在不断兼收并蓄的包容中走向辉煌的,中华民族是在长期的民族相互包容中发展壮大的,中国是在包容中走向永恒的。
“天地之中”的古老宇宙观是郑州人在对自己所处的客观环境进行全面的、细致的、反复的观察和思考后形成的。“中”的概念体现了对称、平衡、有度的辩证思想。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郑州人的“天地之中”古老宇宙观逐步成为中原文明的核心要义,“中”的理念成为人们观察事物、处理事务、治国理政的重要遵循。随着中原文明与其他文明的融合成长为中华文明,人们对“中”的认同和崇拜可谓登峰造极,时令以天地之“中”为基准,建筑以对称“中”轴为核心,治国讲究“中”道,做人讲究“中”正,争霸更是以“得中原者得天下”为战略。由于“中”的理念讲的是不偏不倚,讲的是和谐发展,所以,“中”“和”理念自古至今一直是中国人追求自然与社会和谐相处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精髓。中华文明讲的“和谐”,是和平之上的一种更高、更美的境地,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民族与民族的和谐、国家与国家的和谐以及个体的人自身的和谐。人既改造自然以适应人的需要,也必须调整人的生活方式以适应自然的规律,这就是“天人合一”。民族和国家既要发展自己,又要尊重别人,在发展中共赢,这便是“世界大同”。人与人的和谐,既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既要考虑局部的利益更要顾全整体的利益,这便是“国家一体”。因此,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中庸》讲“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中华民族一直是追求“中”“和”的民族,我们从来没有带着枪炮和毒品,去强行撬开别人的大门。张骞通西域、鉴真渡东海、郑和下南洋,播撒的都是文明的种子,带去的都是为人类造福的发明创造。中华文明正是秉承了“中”的理念,高扬了和谐的旗帜,才成为长青之树。中国正是秉承了“中”的理念,不断调整并沿着不左不右的“中道”之路发展,才成为青春永驻的万岁之国。
大道为中!中道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