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运载千秋|国宝里的大运河

2024-06-21 20:49:32 来源:大河网

  3200公里,碧波渺渺,柳依依;

  2500多载,光阴轮转,映千川。

  大运河,穿越8个省市,传承保护利用,见证古韵焕发新生,其间35座城,大量珍贵国宝讲述着流传千百载的故事。

  202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现代快报发起,联动北京广播电视台、每日新报、河北日报、齐鲁晚报、大河网、大皖新闻、都市快报等大运河沿线八省市主流媒体,从“原点”城市扬州出发,组成运河“寻宝联盟”,共同推出“国宝里的大运河”全媒体报道。

  悠悠碧水,历史长河,哺育了大运河畔无数的珍奇宝藏。

  运河古老,国宝是历史的沉淀。京津繁盛,触摸时光的纹理,一砖一石之间尽是古韵。

澄清闸

  元代为满足漕船航运需要而修建的北京澄清闸,还有穿越百余年风风雨雨的天津金钢桥,而今都成了当地居民生活中的一部分,放船千里凌波去。

金钢桥

  运河渊深,国宝是艺术的结晶。燕赵慷慨,孕育独特的艺术风格,比如闻名遐迩的磁州窑瓷器。

磁州窑瓷器

  磁州窑烧造历史悠久,自北朝创始,历经隋唐,宋金元时期繁荣鼎盛,经明清至今,绵延不断。造型古朴挺拔,装饰生动豪放,技法丰富多彩,白地衬黑花,平添意气与风流。

惠济桥

  运河源远,国宝是永不衰朽的文脉。中州大地,惠济桥历经千年风雨。这座桥不仅是隋唐大运河上的珍贵遗存,也是古城郑州千年变迁的重要见证;是古代的交通要道,也是古老商都独特的历史文化符号。

光岳楼

  齐风鲁韵,光岳楼六百五十载岿然不动。光岳楼位于聊城东昌古城中心,始建于明初,是全国现存古代建筑中最古老、最雄伟的木结构楼阁之一,享有“虽黄鹤、岳阳亦当望拜”之誉。

  透过这数不清的国宝,我们能看见怎样的大运河?

  摇橹、棹歌,穿过层层苇荡,把目光放在江淮之间,通济渠泗县段,繁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趴在一旁侧着脑袋倾听的,是石雕的镇水神兽。

镇水神兽

  这尊神兽名为趴蝮,是大运河沿线保护最好的镇水兽之一,其嘴里还叼着一条鱼,鱼头和鱼尾露在嘴外,活泼可爱,藏着大运河的灵动和勃勃生气。

  古刹、渡口,一波动万波随,来到淮扬佳处,便会有感于此地的物华天宝,比如那条精美的十三环蹀躞金玉带,它的主人正是隋炀帝。

十三环蹀躞金玉带

  金玉带由带扣、扣柄、带銙及铊尾组成,其中圆形偏心孔扣环13件。这是迄今为止国内首次出土的唯一一套最完整的十三环蹀躞金玉带,也是迄今发现等级最高、皇帝御用的带具。

战国木雕鼓车

  说起精美,不能不提淮安的战国木雕鼓车。这架于2004年,在运河村战国墓出土的国宝,是国内考古发现中保存最完好和雕刻最精美的木雕鼓车,纹饰之华丽令人惊叹。错落有致间,看得到大运河的渊薮和活色生香。

御窑金砖

  万井、千闾,极尽富庶丰殷,拨开层层碧波,望见吴越的风华。回首向来,苏州金砖御窑,600余年窑火未断,明清时期,铺墁在紫禁城的“金砖”便从这里烧造。杭州富义仓,此处建于清代光绪年间,名字里含有“以仁致富,和则义达”之意。

富义仓

青果巷

  再看今朝,无论是有着“江南名士第一巷”的美誉,曾经孕育了唐荆川、李伯元、赵元任等一系列文化名人的常州青果巷,还是被称为“千年水弄堂,运河绝版地”,见证百年工商繁华的无锡清名桥,皆车水马龙,昼夜不息。层楼叠榭与斗拱飞檐,在水天间相守相望。

清名桥

  一个个世界文化遗产点,关联起因水而生的历史、当下和未来;一座座“上新”的博物馆,承担着传播大运河文化、魅力的使命。

  打卡大运河畔的国宝,文化璀璨,遇见穿越时空的珍奇。寻找国宝里的大运河,大运千秋,感受奔腾不息的生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