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编辑走基层·新质生产力19城调研行③丨许昌:电力装备追“新”逐“链”

2024-06-21 10:04:30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魏剑 王平

  从高空俯瞰,亚洲最大高铁站——雄安站站房屋顶由一块块波光粼粼的光伏发电板组成。4.2万平方米的光伏组件与整体建筑融为一体,年发电量可达580万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逾4500吨。

  这是由许继集团承建的“站房屋顶光伏发电项目”,助力雄安站成为一座“会发电”的火车站,也彰显许昌电力装备产业的硬实力。

  处中原腹地,少资源禀赋,许昌电力装备产业集群却能面向国家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重大需求,形成了全省最为完善的“源、储、荷、网”一体化产业生态,去年产业集群总产值突破1400亿元,跻身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

  谋能源转型,扬创新之旗,许昌电力装备产业何以汇聚澎湃动能?又将如何攀登“新”高峰?


  格局——

  眼界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一台电动汽车充满电需要多久?

  “续航1公里,只需1秒钟!”许继电源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超级充电桩,仅用10分钟时间,就能让一辆续航为600公里的电动汽车实现满格充电。“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就要在抢抓机遇中做大事业。”许继电源董事长郑志说,“我们抓紧抓实国家大力发展储能等新兴业态的战略机遇,紧盯市场需求,突破了过去储能设备容量小、能效低等瓶颈,让‘许继’牌充电设施遍布全国。国内平均每8台公共直流充电桩中,就有1台来自许昌。”

  特高压是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6月11日,在许继柔性输电公司特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生产车间,身穿蓝色制服的工人与机器人并肩工作,一组组重逾400吨的换流阀设备将用于哈密—重庆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等国家西电东送重点项目建设。

  “眼界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许继柔性输电公司副总经理韩坤说,过去,高端直流输电核心技术如换流阀、直流控制与保护系统等,一直被国际巨头垄断,不仅价格奇高,更是制约我国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难题。从25年前的5名研发人员起步,许继人聚力自主创新,滚石上山,成功研制出我国首个特高压换流阀,价格仅为国外同类设备的1/10。

  如今,许继集团已为全球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提供了40%的“心脏”(换流阀)和35%的“大脑”(控制系统),创造了20多项“中国第一”和“世界第一”,挺起了民族工业的脊梁。

  抢抓机遇的胆魄,弄潮市场的勇气,推动许昌电力装备产业由小到大、由大渐强,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成就了“许昌制造”的产业传奇。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以智能制造为抓手,成为电力装备行业的领军企业。 乔利峰 摄

  创新——

  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产品

  向“新”而行,“新”在何处?

  “新”在新技术。

  点击手机APP,今日用电、变压器负荷、电流等主要监测指标一目了然……在许昌智能继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数字化的能源运维云平台让人眼前一亮。

  “创新是企业的灵魂。”许昌智能董事长张洪涛说,以往,运维人员想要看到运行数据就必须到配电室或变电站才行,现在,许昌智能推出智慧化运维管理整体解决方案,实现了数据在线采集、能效分析、环境监测等功能“一键完成”,助推运行效率提升40%以上。

  “新”在新产品。

  在许继重卡换电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技术工人紧张忙碌,一件件“大块头”的充换电设备,正从生产线上鱼贯而出。

  “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产品。”许继重卡换电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吴双惠介绍,“我们瞄准千亿级重卡换电市场蓝海,打造许昌高质量发展新的产业增长点。”

  目前,许继重卡换电与汉马科技、宇通商用车、奇瑞商用车等16家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全力建造全国最大的重卡换电生产基地。

  “新”在新平台。

  近3万平方米的科研场地,近20位专家院士加盟……这是省委、省政府支持许昌打造的重大创新平台——中原电气实验室。

  “中原电气实验室投入运行,打破了以前技术不能共享、企业各自为战的局面,通过一流创新平台建设,更好地为电力装备产业赋能。”中原电气实验室主任、清华大学电力系统研究所所长董新洲介绍,该实验室聚焦先进保护控制技术和电气装备、未来能源、前沿电工材料三大领域,围绕“卡脖子”技术和共性问题开展研发攻关,推动电力装备产业的发展迭代。

  “创新驱动,推动了许昌的电力装备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升级蝶变。”许昌市科技局局长冀伟说,目前,许昌电力装备产业集群已建成23个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5个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拥有许继电气等4家上市公司,汇集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6万人。

  许昌一家企业正在生产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桩订单产品。 乔利峰 摄

  生态——

  森林茂密之地,必有肥沃土壤

  在许昌开普检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新建成的如同篮球场大小的10米法电波暗室让人震撼。“这是国内最大的10米法电波暗室,可满足14米长汽车大巴及其他大型电气设备的电磁辐射试验。”开普检测副总经理张冉说。

  “我们相信许昌、扎根许昌,正是看中了许昌良好的产业基础、完善的上下游配套。”张冉介绍,从19年前的一家“小不点儿”企业到如今电力设备检测领域的领军企业,开普检测先后参与制定国际标准9项、国家及行业标准120多项,荣获世界标准化领域最高技术管理奖——由国际电工委员会颁发的“托马斯·爱迪生奖”。

  从风电到储能,从特高压输电到电力物联网,尽管电力装备已经成为闪亮的“工业名片”,但许昌市委、市政府清醒地认识到,产业发展还存在“数量多、骨干少”和发展不平衡的结构性瓶颈,只有保持改革创新、拼搏奋进的“精气神”,持续优生态、延链条,才能为电力装备产业升级注入新动力、新活力。

  龙头带动链生金。许昌市充分发挥许继电气、许昌智能等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推行产业链链长和产业联盟会长“双长”制,实施高能级创新平台锻造工程,着力打造链群互动、创新协同、特色鲜明、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双招双引”引凤来。借助电力装备产业的良好生态,许昌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为重点,依托“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基地,去年以来吸引宁波飞羚、蚂蚁新能源等6家外地供应商企业入驻许昌,进一步提升许昌电力装备产业发展的活力。

  服务的升级版是引领。聚焦电力装备等10个产业集群和16条产业链,许昌市以“万人助万企”活动为抓手,今年以来组织开展政策、银企、产销、产学研等对接活动近百场次,推动企业发展、产业提质。前不久,许昌市举办高规格的许继集团供应商大会,150余家省内外供应商参会,可为本地新增订单15亿元、税收2亿元,带动就业2000人。

  “能否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领跑,关键看新发展理念落实得怎么样。”许昌市委书记史根治说,“依托产业优势,坚持创新驱动,加快链式发展,进一步推动许昌电力装备产业向‘高精尖’和集约集群发展,将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许昌实践提供有力支撑。”

  在许昌电力装备产业领域,工业机器人得到广泛应用。乔利峰 摄

  记者手记

  从电力装备到胖东来研学

  在许昌调研期间,许继电源公司的产品开发、工程设计与配套能力,许继柔性输电公司在国家电力基础设施项目中不可替代的产品应用,开普检测公司第三方检测实验室的独特地位,中原电气实验室肩负的重大责任与使命,许昌电力装备敢为人先,都让人想要了解更多,并引人思考。

  调研之余,用餐和休息时间,听到最多的,则是胖东来,一家超市成为网红并改变了一座城:胖东来无理由退货啦、清洁工也拿高工资啦、顾客排队限流啦、信阳人来买毛尖啦……讲述者或是亲历,或是见闻,故事多多,生动有趣。

  在采访小组下榻的酒店,酒店大厅两侧立有介绍胖东来研学的大幅喷绘和接待台,休息区有不少提着胖东来购物袋的客人,增加了“胖东来让淡季的许昌酒店入住率达到近八成”这句话的可信度。

  挡不住话题热度的诱惑,我们匆匆到胖东来天使城店增广见闻了一番。市场里的顾客摩肩接踵,戴着耳机的研学团队一队接一队,买茶叶的队伍真的挺长的,繁忙的超市“乱”而有序,各种便民小物件小设施是极致服务的注脚……

  胖东来从一家超市,变成旅游网红打卡地和研学教学现场,其客源由许昌一地散发到全国各地,让郑许市域铁路上座率猛增,成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胖东来的红火来自其坚守:所经营的商品质量优先,极致服务顾客满意优先,企业内部利益分配员工福利优先。这种坚守也影响到许昌的其他超市和商场,已经波及全国其他城市的商超业。

  许昌的电力装备产业最初也是走的引进、消化、吸收的路子。在随后的发展中,瞄准国家重大基础设施需求市场前沿,瞄准关键技术领域,不断创造、创新、出新,形成了科研、生产、销售、检测、标准制定等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在国际国内行业领域内一枝独秀。

  分析许昌电力装备行业和胖东来的发展历史,尊重市场规律、尊重客户利益、注重创新创造等是其共同之处。

  这都得益于许昌市多年来持续大力优化创新环境,搭建创新平台,培育创新主体,引进和培养创新人才等政策支持。

  许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有益探索和亮眼数据,彰显着“实干许昌”未来可期。

  造型独特、气势恢弘的许昌科技馆,成为当地重点产业集群的展示窗口。牛书培 摄 

  主政者说

  奋楫者先   创新者强

  □许昌市委书记 史根治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许昌市产业基础扎实、民营经济活跃,要敢闯敢试、善作善成,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积极探索、走在前列,为高质量建设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强基赋能。

  电力装备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许昌电力装备产业拥有以许继电气、开普检测、许昌智能为龙头的一批领军企业,去年产业规模突破1400亿元,是许昌工业发展名副其实的“当家花旦”。

  奋楫者先,创新者强。我们要破瓶颈、强基础、扬优势,进一步推动电力装备产业集群做优做强、提质升级。

  强化创新引领,着力培育新动能。坚定不移走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华山一条路”,以中原电气实验室为龙头,深入实施高能级创新平台锻造工程,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依靠创新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

  加快成果转化,着力构筑新优势。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发展优势,深刻把握电力装备产业创新的演进逻辑,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体系重构、流程再造、动能转化。

  转变发展方式,着力绘就新底色。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数字化转型带动电力装备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持续深化改革,着力增添新活力。切实下好改革“先手棋”,真正把工作重点转到优化创新环境上来,推动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深化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完善科技成果奖励体系,推行创新攻关“揭榜挂帅”“赛马”等机制;扩大制度型开放,不断提升营商环境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水平,释放强大创新创造活力。

  突出人才支撑,着力打造新高地。用好“许昌英才计划”3.0版,坚持精准引才、用心留才,让各类人才安心、安身、安业,以高质量的人才链激活创新链、做强产业链。

  智造赋能,向“新”而行。许昌上下将拼搏实干、乘势而上,因地制宜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建设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许昌实践。

  许昌·新质生产力先锋图谱

  产业家底

  许昌电力装备产业集群拥有许继电气、开普检测等4家上市公司,上百家规上工业企业,去年产业集群总产值突破1400亿元

  创新天团

  建成23个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5个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

  拥有高端创新平台中原电气实验室、中原人工智能中心和许昌市边缘云计算中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