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堂课干货满满!跟着王巍开启“华夏文明探源之旅”

2024-06-17 09:19:27 来源:顶端新闻

顶端新闻记者 张弋

6月16日晚,2024“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化旅游季启动仪式在郑州如意湖畔盛大开启。

嘉宾推介环节中,中国考古学会原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王巍从文明起源出发,带领观众开启一场“华夏文明探源之旅”。

河南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地区,中国八大古都河南占其四。在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评选中,河南共有14项考古成果入选,远远超过其他省份,在每年评选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河南共有55项入选,领跑全国。

王巍介绍,漯河市舞阳贾湖遗址是距今9000-7000年裴李岗文化当中非常重要的遗址,是中华文明8000年起源的重要实证。考古人员在这里发现了11项“世界之最”,例如最早的酒、最早的绿松石串饰、最早的甲骨刻画符号等。更令人震惊的是,这里还发现了40余支骨笛,是世界上最早的能够演奏七声音阶的乐器。

距今5300年前后,中原地区开始进入“古国时代”。在巩义双槐树遗址,考古人员发现了三重环壕,最宽的地方达23米,深10米,具有浓厚的军事防御色彩。内环壕区域中的北半部被高等级的建筑所占据,有序排成前后三排,被中轴线贯穿,这是我国迄今为止最早的具有中轴线理念和前后三进院落的格局。此外,考古人员还在双槐树遗址出土了用兽牙雕刻的蚕和丝绸残片,这表明早在那时,中原地区就已经开始养蚕缫丝。

距今6000年前后,中原地区的彩陶开始对周边地区产生影响,距今6000年至5700年前,以花鸟为主的彩陶纹分布范围还只是在河南全境以及陕西关中地区,到了距今5700年至5400年这一时期,分布范围更加扩大,直至距今5100年前后,开始以双槐树遗址为中心,影响至长江中下游,黄河上中下游以及辽河流域。

在王巍看来,这或许是一种信仰的表现,且它和古史传说记载的黄帝炎帝集团的兴起和势力范围扩张密切相关,这是第一次中原文化向周边形成强力辐射,形成了最早文化上的中国。

距今3600年左右,商王朝取代了夏王朝,开始在郑州营建大型都城。商在继承夏王朝青铜冶炼技术的同时,又将其发扬光大。商时期,中原文明对对周边地区产生了强烈的辐射,冶金技术也随之传播。

“三星堆文化全面接受了商王朝的技术和工艺。郑州商代书院街墓地出土的金覆面,比三星堆黄金面具早200年左右,我们认为黄金面具的来源也是可能受到了商王朝的影响。”王巍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