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铺大塆:文旅融合激活“宝藏村落”|行走河南 读懂中国

2024-06-17 09:18:40 来源:大象新闻


传统村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乡土记忆,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文旅融合如何激活“宝藏村落”,让它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我们到田铺大塆看一看。

在河南省新县东南部的大别山腹地,有着上百年历史的村庄——田铺大塆。干净整洁的街道,错落有致的豫南民居,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

信阳市新县田铺乡党委委员 徐再志:它过去是什么样,比如说黄土墙、黛瓦,像这样的材料我们都没有进行更换。

今天的田铺大塆,干净整洁、古朴典雅。但就在十年前,这里却还是破破烂烂的模样。转机发生在2014年。因为拥有上百年历史、集中连片的豫南民居,田铺大塆入选中国第三批传统村落。但让人始料不及的是,听说古村改造要修旧如旧,村民们却不乐意了。老房都住了几辈子,既然有钱改造,为什么不干脆都换成小洋楼呢?群众心里不痛快,干部们只能挨家挨户做工作。

信阳市新县田铺乡党委委员 徐再志:我们乡党委书记给我打过电话说,“你要准备好,你要为田铺老百姓谋幸福”。

什么是幸福呢?田铺大塆的干部们认为,那就是不但要为村民的现在负责,同时也要为古村的历史和未来负责。

信阳市新县田铺乡平安建设办主任 张冰:村头有一家房子外墙贴了白瓷砖,他就把自己家外墙带头给砸了,然后涂上了黄泥巴,有些村民看到了说你看他家白瓷砖的房子都改了,而且效果还挺不错的,慢慢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村民同意我们改造的方案。

对田铺大塆来说,最大的鼓励来自2019年。那一年,习近平总书记赴河南考察调研,来到田铺大塆,在这个大别山深处的传统村落里,他和乡亲们亲切座谈,他对大家说,发展乡村旅游不要搞大拆大建,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把传统村落改造好,保护好。

信阳市新县田铺乡平安建设办主任 张冰:真的是对我们前期工作的一个肯定,也让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更有干劲。

许秀青是古村里第一个开农家乐的人。

田铺大塆村民 许秀青:头一年挣700多块钱,第二年挣了1万多块钱。主席来了以后人慢慢多了,钱多了。

年轻的小夫妻扶银廷和黄新颖也回乡创业了。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他家的文创工坊买了绣花鞋垫,那一幕情景至今让扶银廷难忘。几年后,夫妻俩再接再厉,又开了一家休闲小店。大山深处的古村落正一点一点发生着变化。有想法、有创意的人们开始向这里聚集,周围乡镇非遗传承的手艺人也开始向这里聚集。依靠古朴的豫南民居、丰富的传统文化和繁荣的旅游事业,田铺大塆的人们过上了好日子,也让古村焕发出新的生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