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等10市超70天无有效降水,河南省应急管理厅解答河南当前旱情

2024-06-14 15:49:37 来源:顶端新闻



近期,河南持续高温少雨,对秋作物播种、安全生产和群众生活带来不利影响。

具体情况如何?6月14日,记者对话河南省应急管理厅防汛抗旱处处长杨文涛。据介绍,今年4月下旬以来,河南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75%,当前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8℃。

全省夏收工作6月7日基本结束,夏粮丰收已成定局,截至6月13日,已播种面积7915.2万亩,夏播工作大头落地。

兰考县农田灌溉现场(图源:河南省豫东水利保障中心三义寨分中心)

16个省辖市72个国家级气象站

气象干旱达重旱及以上等级

目前河南省旱情整体情况如何?

杨文涛:根据河南省气象监测情况,今年4月下旬以来,全省平均降水量26.6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75%,截至6月13日,大部分地区连续无有效降水日数超60天,郑州等10个地市在70天以上;平均气温23.2℃,较常年同期偏高1.8℃,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值。


特别是进入6月以来,安阳等16个省辖市72个国家级气象站气象干旱达重旱及以上等级。

记者:目前我省旱情发展趋势如何?天气预报显示,河南部分地区将迎来降水,能否缓解旱情?

杨文涛:据河南气象部门预报,6月24日之前,全省将维持高温晴热天气,虽然部分时段有分散对流性降水,但无法有效缓解旱情。

目前,我省农业干旱情况仍存在发展趋势。

全省累计抗旱浇水7977.3万亩次

播种进度与常年相当

记者:当前,正是河南夏播、夏管的关键期,干旱对夏播、夏管有哪些影响?

杨文涛:河南省2024年夏收工作在6月7日基本结束,夏粮丰收已成定局。2024年夏播工作从5月28日大面积展开,截至6月13日,已播种面积7915.2万亩,夏播工作大头落地。

据初步统计,目前全省因旱不能播种面积323万亩,若未来持续无有效降水,夏播进度将会进一步放慢。

在安全生产方面,目前,河南省安全生产依然面临挑战,近期高温天气影响范围广、高温强度强、持续时间长,户外施工、有限空间作业、危化品生产储存运输、城乡燃气、森林防灭火等领域安全生产风险存在隐患。

持续高温天气,对群众交通出行带来不便。高温导致路面承载能力降低,车辆爆胎自燃风险增大;用电负荷和用电量增长较快。

记者:小麦夏收后,玉米播种需立刻浇水,各地市针对土壤缺水,都做了哪些应急措施?

杨文涛:在加强保障方面,我省多措并举。比如:科学调度调配水源,切实提高抗旱水源利用效率。

截至6月13日,河南省大、中型水库可用水总量40.48亿立方米,储量充足有保证,按照6月底前无有效降雨的最不利因素考虑,可放水7亿立方米用于抗旱灌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中型水库及河道供水正常,地下水源较充沛,能够满足抗旱需求。

5月下旬以来,对全省98.72万眼农田建设灌溉机井和56.85万项灌排沟渠设备进行全面排查,及时修复损坏设施,确保抗旱灌溉需要。我省财政近期专门安排3000万抗旱专项资金,支持各地开展抗旱工作。

夏播以来,全省累计抗旱浇水7977.3万亩次,播种进度与常年相当。

我省已有14个省辖市先后启动

本地区抗旱应急响应机制

记者:针对当前旱情,我省采取了哪些举措?

杨文涛:针对旱情的发展,河南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作出批示,省政府主要领导先后召开专题会议、全省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对抗旱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目前,我省印发了《关于做好当前抗旱工作的紧急通知》《关于切实做好抗旱播种保苗工作的紧急通知》等文件,就抗旱播种、田间管理、旱情监测、水源调度等提出要求。

严格落实以气象预报为先导的应急响应联动机制,组织相关部门滚动开展旱情会商,分析研判旱情发展趋势。及时启动省级抗旱应急四级响应,14个省辖市先后启动本地区抗旱应急响应机制,全省进入抗旱应急状态。

同时,河库灌区及时开闸放水,增加流量,采取疏通渠道、维修涵闸等措施,做到远送多浇、有水可浇;引黄灌区根据抗旱需水情况,及时开闸放水,争取多引黄河水;平原灌区发挥机电井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机井通电,并组织投入各类排灌机械179.4万台,努力增加抗旱播种面积。丘陵岗区利用坑、塘、堰、坝等小型水利工程组织抗旱播种。

记者:国家防总于6月12日12时针对山东、河南两省启动抗旱四级应急响应,并派出两个工作组分赴两省协助指导抗旱工作。按照相关指示,我省都做了哪些工作?

杨文涛:省应急管理、农业农村、水利等部门成立由25个厅级干部带队的工作组和27个专家组,分片包市深入一线、深入基层,对各地水源调度抗旱播种、抗旱保苗等工作进行督促指导,及时协调解决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专家指导组坚持夏播和旱情日调度机制,及时掌握各地播种进度,开展动态指导服务,确保种足种好秋作物。各地也积极采取行动,组织人员力量全面开展抗旱。

面临困难:

我省山丘区面积占47%,浇灌条件较差

记者:气象专家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北方将持续受到高温炙烤,我省不能播种的面积是否还会扩大?

杨文涛:由于天气影响,我省抗旱还存在一些困难。

受干旱影响,近日夏播进度明显放慢,6月8日—12日夏播日进度逐步放慢。若未来持续无有效降水,没有水浇条件的丘陵旱地将播种困难。

受地理因素影响,我省山丘区面积占到47%,山丘岗地打井困难,浇灌条件较差,影响抗旱能力。

虽然目前水库、河道水量充足,但田间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沟渠相连、管道相通仍需要进一步加强。另外由于多年来调水调沙导致黄河河道下切,沿黄地区引水口引黄流量不足,需要进一步建设提水泵站等引黄设施。

我省将根据天气变化情况

及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

记者:当前正值“三夏”关键时期,在确保城乡供水安全和粮食生产安全方面,我省将会做哪些方面的工作?

杨文涛:一是密切关注旱情发展。紧盯雨情、墒情和旱情变化,适时调整应急响应级别,制定针对性措施。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及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搞好技术服务,预置人员、物资,加强资金保障,力争把旱情影响降到最低。

二是全力抗旱播种保苗。坚持分类施策,突出抓好未播地块播种,对能够抗旱播种的耕地,千方百计挖掘水源,充分利用各类水利设施,全力抗旱抢种;对无水浇条件的耕地,在降雨来临前干籽寄种,或改种短生育期作物;对困难群众,组织服务队帮助抗旱浇灌,确保秋粮面积稳定。同步抓好秋作物田间管理,及早查苗补种、浇水追肥,打牢丰产基础,为全年粮食总产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奠定坚实基础。

三是突出抓好安全生产。严防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事件叠加,全力防范消防、煤矿、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城镇燃气等重点领域安全风险,严格执行高温条件下安全生产各项规定,科学做好防暑降温措施,加强有序用电管理,保障城乡居民安全饮水,确保群众生产生活秩序平稳有序。

四是严密防范旱涝急转。在做好抗旱工作的同时,严格落实防汛责任制,密切关注区域性强降水可能引发的汛情和山洪地质灾害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群死群伤底线,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记者 孙科 杨晓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