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观豫 | 光明日报:泥泥狗

2024-06-09 21:24:43 来源:光明日报

  讲述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淮阳泥泥狗河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邵波

  河南淮阳泥泥狗,是豫东一带的传统吉祥泥塑。名中虽有“狗”,其造型却不拘一格,有鸟、兽、虫、鱼等数百款样式,多以黑色为底,周身饰以彩色纹样,迄今已有数千年历史。

  制坯最考验技艺,得“拿捏”好力道:打泥,取当地黄胶泥捶打,再反复抟揉成团,直至泥不粘手;捏塑,以细绳分解泥块,捏出动物的身形轮廓;雕刻,自制竹签作刻刀,通过压、刻、雕等手法修饰出细节;插空,用签子扎挑出两个孔,使其内部交会连通。制作完毕,对泥哨口轻轻一吹,泥坯“呜呜”作响,便可进入上彩环节。

  看似朴拙的泥坯,一上色就灵动了!与其他泥塑不同,淮阳泥泥狗黑色铺底——先熬煮调制出黏稠的黑色底料,再把制作好的泥坯放入锅内滚动煮染,此为过黑;待泥坯晾干,便可以上彩——将高粱秆削成尖头作画笔,分别蘸上青、黄、红、白四色颜料,一画一蘸间,饰绘出纹样。譬如,甲辰龙年系列作品,笔尖用力勾勒出粗犷的头部,再轻轻挑绘细微的龙鳞,手腕转动,勾画出一道道劲挺的水花……

  传统的泥泥狗多是实心,沉重易碎不耐保存。这些年,我和徒弟们将陶土精炼,采用空心捏塑,经高温烧制后,更结实轻巧了!

  (记者 王胜昔 通讯员 韩功勋、黄子楷 采访整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