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聚焦】坚定不移 走好创新驱动发展之路
科技引领发展,创新赢得未来。在科技创新的征程上,不进则退、慢进亦退、不创新必退。
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精神,始终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河南建设的核心位置,持续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持续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奋力建设国家创新高地、重要人才中心,坚定不移地走好创新驱动发展之路。
经过近年来的努力,我省中原科技城、中原医学科学城、中原农谷“三足鼎立”的科技创新大格局基本形成,引领带动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取得新突破,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不断完善,大科学装置纷纷落地建设,一批一流高校郑州研究院揭牌运行,6位科学家当选“两院”院士,河南创新活力充分涌流、创业潜力有效激发、创造动力竞相迸发。
议报告、谈体会、提建议,代表们深受鼓舞、信心满满、拼劲十足。
创新驱动 提升核心竞争力
创新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坚持创新驱动,我们的发展就会更有底气、前景就会更加光明。
代表们纷纷表示,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我省抢抓构建新发展格局重大机遇,驰而不息推进创新能力建设、打造一流创新生态,成效明显、影响广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现代化河南建设提供了澎湃动力。
省人大代表、中铁隧道局集团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洪开荣介绍说,中铁盾构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时,是带着世界最大的盾构机和先进技术去施工的,这些产品都是来自河南,是河南的创新成果。
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企业,是创新活动的亲身参与者、创新成果的直接受益者。省人大代表、郑州新大方重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志华介绍说,作为民营制造企业的代表,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积极参与新基建建设,努力开拓全球市场、国内市场新赛道,持续延长产业链,去年企业收入逆势增长,真正通过创新实现了企业的稳健发展。
省人大代表、郑州天河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检测中心主任马娜娜也表示,企业持续加大创新投入、绿色化改造,营业收入持续增长、市场不断扩大。
列席会议的驻豫全国人大代表、河南欧帕工业机器人有限公司数控技术员孙志光表示,近年来,自己所在的企业凭借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坚持走精耕细作之路,已经成长为行业龙头企业。
省人大代表、河南中钢网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姚红超建议,政府部门要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对龙头企业的支持政策,实行精准滴灌式扶持,帮助企业突破核心技术瓶颈,加速转型升级。要不断构建创新生态,设立高层次的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服务平台,鼓励龙头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共建研发中心、实验室等,推动科技成果快速转化。
孙志光建议,希望对企业推出更加精准有效的政策、提供更加及时便利的服务,让专精特新企业心无旁骛抓创新、全力以赴促发展,加快向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高端攀升。
代表们认为,只要我们持之以恒抓创新,一抓到底、久久为功,河南经济社会发展一定能够取得新突破、迈上新台阶。
科教兴省 厚植创新发展根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
我省深入实施高校布局结构、学科学院、本专科专业结构“三个调整优化”,郑州大学、河南大学高质量完成第二轮“双一流”中期自评,5个学科进入ESI(基本科学指标)全球排名前1‰、80个学科进入前1%,创新发展的根基越来越坚实、内驱力越来越壮大。
代表们纷纷表示,河南是人口大省、高考大省,打造高水平的教育体系,不仅能够更好造福全省人民,更能为我省创新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根基。
省人大代表、郑州师范学院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会长张凤瑞表示,我省“三足鼎立”科技创新大格局的形成令人振奋,对2024年教育工作的安排也让大家看到了省委、省政府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决心和信心,书写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展的河南答卷。
省人大代表、郑州市第四十七高级中学校长、第十七高级中学校长叶小耀说:“政府工作报告在总结去年工作时指出,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取得明显成效,让我倍感振奋。”他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自己将牢记教育的历史使命,凸显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将更好地把握教育的新变化,立足学校教育,更好地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方向,促进教育高水平高质量发展;将深入践行教育的新要求,认真思考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争当时代“大先生”,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洪开荣也建议,要认真思考教育方式方法的创新,为学生在教育阶段就种下敢于创新、勇于突破、想别人不敢想的精神种子,打造更高水平的科技人才队伍。
代表们表示,将积极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部署要求,始终坚持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加快打造高水平教育体系,以现代化教育有力支撑现代化河南建设。
人才强省 壮大创新资源支撑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过去一年,全省新引进顶尖人才12名,新增领军人才181名,引进本科以上人才26.5万人。特别是郑州市,去年共引育各类高层次人才1566名,吸引来郑留郑大学生22.7万人,全市人才总量达到282万人。
代表们纷纷表示,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我省高端人才队伍建设取得重要成就,令人倍感振奋、深受鼓舞,更加坚定了在豫创新创造的决心和信心。
省人大代表、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聂毅认为,强化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持续赋能,归根结底,依托的还是人才。要更好解决人才发展的后顾之忧,出台一些更加实惠的柔性人才政策,更加积极主动引育高层次、领军型人才,大力培养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夯实打造一流的创新生态的基础。
张志华表示,共建产业学院是企业招贤纳士、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加强院校科研成果转化、加速培养人才的驱动力。而我省具有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加强校企合作,共建产业学院,借力高校资源优势促进我省经济快速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他建议我省出台校企共建产业学院扶持政策,进一步推动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以便于更好地促进我省校企合作进一步发展。同时,要明确人才培养方向,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农业、食品业、装备制造业等重点产业,重点培养和输出科技成果和高技能人才,以满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省人大代表、郑州机械研究所新型钎焊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钟素娟建议,要持续加大对创新平台的支持力度,培育高层次人才发展梯队,争取实现更大突破。
姚红超建议,持续招才引智,加大对企业高端人才和团队的支持力度,设立人才专项基金,实施更加开放包容的人才政策,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和团队落户河南。
代表们一致认为,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河南一定能够把自己的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资源优势,持续为谱写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注入新动能、新活力。
郑报全媒体记者 张昕 翟宝宽 董艳竹
新春喜乐会 欢喜过大年——郑东新区祭城路街道办事处群众文化活动欢乐开启
中央军委举行慰问驻京部队老干部迎新春文艺演出 习近平向全军老同志祝贺新春
中央军委举行慰问驻京部队老干部迎新春文艺演出 习近平向全军老同志祝贺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