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河南两会】人大代表接受媒体集中采访
豫来豫好 聚焦河南两会
代表通道
人大代表接受媒体集中采访
讲实事话真情 回应社会关切
1月28日上午,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代表通道”正式开启,来自不同行业的10名人大代表先后就全过程人民民主、优质教育均衡发展、文旅产业、现代农业科技、乡村振兴、代表联络站建设、营商环境、创新驱动、法治建设等热点话题接受媒体集中采访,讲实事、话真情、回应社会关切。
省人大代表汪守景:
要用好全过程人民民主这把“金钥匙”
百姓事情无小事。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郑州市金水区未来路街道党工委书记汪守景每天与老百姓面对面,感知着群众的冷暖愁盼。
汪守景说:“在我们街道随机问一名群众,你知道什么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吗?他不一定能答上来,但是如果你问他,参加过社区的板凳议事会、广场夜话吗?他们肯定会说,那是常有的事。”
工作中,未来路街道摸索出的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商、民事民办、民事民评“五民工作法”,每天都在街道辖区运用,真正让群众沉浸式参与全过程人民民主。比如,辖区18个老旧楼院加装了72部电梯,让群众的烦心事变成了开心事;再比如,16个小区顺利装上了暖气,让群众的操心事变成了暖心事;又或是,规划建成上千个电动车充电桩和机动车停车位,一下子满足了大家的停车需求,让群众的揪心事变成了省心事……
这让汪守景有了三个具体感受:一是要想群众少烦心,基层就要多用心;二是要想群众心不凉,干部要有热心肠;三是要想群众少揪心,社区就要多操心。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解决老百姓大小事情的‘金钥匙’。”汪守景建议,基层工作者要用好这把“金钥匙”!也建议广大居民群众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携手建设美丽家园。
省人大代表李文初:
“博物馆热”点燃民族文化自信之火
博物馆花样繁多的特色活动,让河南文旅一次又一次火爆出圈。省人大代表、洛阳博物馆馆长李文初介绍,在2023年全国文旅强势复苏的春风下,洛阳文旅火爆出圈,洛阳博物馆全年接待游客超过了250万人,一票难求成了常态。
洛阳博物馆是如何让逛博物馆成为新时尚的?在李文初看来,首先是用颠覆性的创意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表达,用青春语言讲好历史故事。去年,洛阳各大博物馆持续推出了多场“博物馆奇妙夜”活动,游客可以睡古墓、宿运河、玩剧本游,为国宝守夜、与古人对话,还可以现场妆造看汉服T台秀,更可以借助各种数字科技,戴上VR眼镜,在虚拟与现实的结合中瞬间穿越千年。
其次,要用年轻人喜欢的消费方式对历史文化做好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文物“活”了起来,让传统文化有了时尚内涵,融入日常生活,焕发新的活力。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李文初认为,“博物馆热”点燃的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之火。“我们要坚持守正创新,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以实际行动,践行文旅文创融合战略,为大家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省人大代表张庭莲:
创建“五星”支部 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曾经是“矛盾多、信访多、债务多”的“三多”落后村,南雷村是如何通过“五星”支部创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省人大代表、信阳市平桥区龙井乡南雷村党支部书记张庭莲用打好“三张牌”现场给出答案。
打好特色产业牌。南雷村坚持打造一村一品,建设高标准农田,建立双绑机制,引导群众由过去零散单一种植向“投融建运管”一体化推进机制转变。几年间,村里企业从一家增加到10余家,村集体固定资产从100多万增长到2000多万,荒废的“稻草田”变成了“黄金田”。
打好人才建功牌。村集体成立劳务合作社培育田秀才土专家,为创业提供用工用地政策咨询等服务。本来在外地发展的村民雷利章,当看到家乡的变化和机遇时,带着团队和资源回村了,在他的带动下,先后有10余名人士回村创业,为村庄建设增添了活力。
打好组织引领牌。为激活创“星”內生动力,南雷村组织发动全村党员进行网格化积分制管理,落实党员联户引导党员参与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做给群众看,鼓励群众干,帮助群众赚,支部建强了,干事的劲头更足了。
“新征程上,南雷人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在村庄的小舞台上唱响乡村振兴的大旋律!”张庭莲说。
省人大代表杨童雨:
优化营商环境 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目前,河南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重视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推出了一系列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措施。
“说起营商环境,我确实感触很深!我们在周口鹿邑投资澄明食品工业园,三年建成了12家现代化食品工厂,能有这样的速度,就是因为各级党委政府把民营企业当成‘自己人’,高度重视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推出了一系列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省人大代表、锅圈食品(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副总监杨童雨用“自己人”来表达对营商环境改善的感受。
杨童雨向记者们分享了她的亲身经历:从2021年开始河南省提出的“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杨童雨所在的园区几乎每家企业都赶上了,多家工厂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其中,一家牛肉丸工厂,2021年7月还是一片荒地,10月底就已经变为一家现代化智能化的牛肉丸加工厂,其间,政府成立专班推进项目进度,让企业实现了保质保量的投产。
省人大代表刘红平:
开展法律服务 把法治关怀送到群众身边
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提出了要推进“十大建设”,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法治河南建设”,我省的法律工作者如何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思想,来助力法治河南建设?省人大代表、河南胜蓝律师事务所主任刘红平分享了自己的工作体会。
刘红平说,她所在的律所组建有专门的法律服务团,对残障人士、妇女儿童、老年人、农民工,持续开展有针对性的法律服务,把党和国家的法治关怀送到群众身边。
此外,每位律师都有5个以上“村居微信群”,随时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解决法律问题,还定期到社区开展法律服务,调解矛盾纠纷。现在,刘红平的律所担任132个村委会和社区的村(居)法律顾问,学习新时代“枫桥经验”,打通法律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当前,全省上下正在大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河南、法治河南。我们将继续用心、用情做好每一次法律服务,办好每一起案件,让群众切实感受到社会主义法治的温暖,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刘红平说。
省人大代表杨华:
探索集团化办学 让“一枝秀”变为“满园香”
如何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让更多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校?省人大代表,焦作市山阳区教育局小学语文教研员、教研室副主任杨华说:“我们的做法是一‘活’一‘动’,借助集团化办学,大手拉小手,努力把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办好。”
“活”,就是盘活,探索集团化办学,盘活教育均衡发展的“一池春水”;“动”,就是带动,深耕集团化办学,带动薄弱学校插上“隐形的翅膀”。
杨华介绍,焦作市山阳区是河南省首批12个义务教育阶段集团化办学改革先行区之一。按照“以强带弱、以名带新”的发展战略,成立了焦东路小学、解放东路第一小学和东环小学3所教育集团,实现了义务教育优质学校帮扶薄弱学校全覆盖。
一次,杨华到解放东路第一小学南校区调研,校长表示,现在学校的公开课,来听课的家长总能比邀约的多出一倍。“南校务工子女比率达80%以上,并校前不少家长甚至不知道孩子的教室在哪儿。并校后,学校有‘政策包’推进,有‘伙伴式’互助,经过不懈努力,终于赢得了家长的尊重和支持。”杨华说。
在这一“活”一“动”之间,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越来越多,“一枝秀”变为了“满园香”。杨华建议,在人员编制、财政投入、管理机制、教师培训等方面给予更多政策性的支持。
省人大代表李新:
坚持跨界创新 助力中原农谷发展
“近两年,河南正在加快推进中原农谷建设,打造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创新高地。我们作为电子信息领域的国家队,积极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与中原农谷实现了首次跨界合作。”省人大代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副总工程师李新现场展示了两个创新成果。
李新展示的第一个成果是“神奇的源农码”:微信扫一扫二维码,就可以看到红薯粉条这款农产品的溯源信息。“它的背后是科研人员为中原农谷量身定制的‘数智大脑’管理平台,使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各种要素逐步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管理。”
李新介绍的第二个成果是“农田里的智慧灯杆”:把智慧灯杆从城市搬到农田,一是运用物联网技术统一采集数据、实现互联互通;二是集成计算、通信、监控和无人机停靠等新功能;三是连接中原农谷数智大脑。“农田智慧灯杆”成本低、占地少,为持续高产提供可靠的数据保障。
“未来,我们将秉持初心,坚持跨界创新助力中原农谷发展,努力服务于更多产业提质增效。”李新说。他建议政府统筹谋划,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立制度化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保障机制,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永不枯竭的动力。
省人大代表陈连义:
有难处就找联络站 大事小情都好办
“我们的人大代表联络点是在市、区人大常委会的指导下由人大代表自发、靠社会力量创建的联络点。有五级人大代表,一共27位,都是自愿驻点,其中有全国代表、省代表、市代表、县代表和乡代表,可以多层次、更深入了解人民群众的问题,便于有效开展履职工作。”省人大代表、开封市御品官瓷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设计师陈连义说。
站点设立在开封两个主干道交叉口的沿街门面房,让人民群众看得见牌,进得了门,找得到人,说得了事。打通了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最后一步路”。每天有人值班,每月有接待日,每一个问题有专家解答,每件事有落实。
联络站成立以来,代表参与60多人次,接待群众120多人次。“我们要好好总结经验、继续提升站点特色、树立站点品牌,让这个新型的人大代表联络点,更值得推广,在开封、河南乃至全国形成无数个这样的站点,让人大代表有更加广阔的履职平台,用实际行动,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陈连义说。
省人大代表薄钧:
依靠创新驱动 实现高质量发展
耐火材料是传统产业,也是我省的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我在国有耐材企业工作了近40年头,个人深深地体会到,只有依靠创新驱动,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省人大代表、中钢洛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薄钧分享了在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方面的体会。
他认为,随着传统产业的技术变革,要以市场为导向,创新驱动加快传统产业技术进步和转型升级;要通过不断的技术攻关,把关键“卡脖子”技术逐步掌握在自己手里,以国家需要为导向,创新驱动引领行业技术发展;以产业链发展为导向,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品牌优势,在供应链、服务链上与省内优秀企业协同发展,加快我省重点产业链培育,创新驱动协同发展。
“我相信,通过以上‘三个导向’,依靠创新驱动,一定能够加快我省耐材产业的做强做优做大,进而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我省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做出新贡献。”薄钧说。
省人大代表黄成植:
创新一杯茶 大幅增加茶农收入
茶起源中国,盛行世界,是承载历史和文化的“中国名片”。“代表通道”上,省人大代表、河南茶祖印象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成植举着一杯茶说,“别看这小小的一杯茶,它的创新,是利用夏秋茶,直接让我们千家万户的茶农一年增收上万元。”
桐柏县是全国知名茶乡,原来这里只采一季春茶,茶农每亩收入还不到4000元。“所以,我去年联合了14位来自茶行业一线的人大代表,在全国率先成立了‘三茶’统筹人大代表联络站,吸纳了30多名各级人大代表进站。我们广泛听取茶农、茶企、茶商的意见,集大家的智慧、共享成功经验。”黄成植还聘请了国内权威的茶叶专家,进行工艺创新,从以前的一季茶,变成现在的三季茶,茶农收入大幅增加。
“不仅要踏实做好茶产业,更要注重茶文化的传播和延续,真正实现茶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景。”黄成植说。
郑报全媒体记者 袁帅 董艳竹
新华述评 | 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系列述评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