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首席科普专家支招应对持续寒潮低温

2023-12-18 07:53:13 来源:中原网

中原网讯(郑报全媒体记者 李娜 见习记者 陶然)受寒潮影响,我省低温天气还将持续。12月17日,记者采访我省部分首席科普专家,围绕卫生健康、安全生产等领域,为市民提供一份应急提醒建议。

摔伤后不要立即热敷

河南省首席科普专家,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脏康复中心主任、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张辉:

路面结冰时,走路要腰部及双膝微曲,降低重心,双足底尽可能多贴近地面,交替蹭行。一旦摔倒,如果某个部位非常疼痛,切忌强行支撑,应逐渐活动,观察症状是否加重。如果只是软组织轻微扭伤,72小时内可冰敷伤处,千万不要立即热敷。否则会扩张血管,使肿胀更加严重。当发生骨折等严重摔伤时,不能擅自移动,原地拨打120是最佳选择。

不要摩擦冻伤部位

河南省首席科普专家、郑州大学第一附属急诊医学部郑东院区负责人兼EICU主任兰超:

市民尤其是环卫工人等外勤工作人员要预防冻伤的发生。一旦发生冻伤,要立即离开寒冷环境,肢体浸泡于40℃左右(不宜过高)的温水中,至皮肤转红,组织变软即可,时间不宜过长。无温水时可将肢体放到自身或救助者身体的温暖部位,如腋窝、腹部等,以达到复温的目的。避免摩擦冻伤部位,若冻伤严重需要立刻就医。

低温天气作业更要小心

河南省首席科普专家、省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青松:

冬季极端天气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要做好防风、防大雪毁坏温室大棚等措施。寒潮对工业企业的设施设备影响相对较小,但对作业人员影响较大,低温天气由于穿着较厚,体温降低,佩戴防寒帽、口罩、眼镜、手套等都会导致反应速度下降、动作做不到位、听力视力下降,影响操作指令、声光信号的接收,进而导致不安全行为或误操作行为,事故发生概率升高。特别是野外作业,大风、低温、疲劳、视线昏暗等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