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建新 本报通讯员 杨德坤
2月12日,舞钢市尚店镇王庄村村民王秀蓉起了个大早,将家务收拾停当,便赶往尚泓针织公司上班。“底薪2200元加计件提成,关键是‘出家门、上车门、下车门、进厂门’,守着家门口还能挣钱。”王秀蓉乐滋滋地说。
王秀蓉能在家门口就业,得益于该市大力破解“用工荒”“务工难”。春节前后,舞钢市抓住外出务工人员返乡过年有利时机,全力做好“春风送岗”工作,目前已帮助近3000名群众在家门口达成就业意向。其中2月11日,尚店镇25个村齐动员,用10辆大巴载着480余名求职者到企业参观,当天就有100余人签下就业意向协议。
近年来,舞钢市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抓手,“一黑一白一绿”三大主导产业定位越发明晰。尤其是去年以来,该市通过成套装备、精密制造、合金新材料和加工贸易的发展,着力打造500亿级钢铁生产和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加快构建“精纺、家纺、原棉、棉花仓储”产业链,建设百亿级精纺及纺织产业集群;打造“三产融合、文旅兼容”的百亿级文旅康养及现代农业产业集群,三大产业集群统领一大批项目签约、开工、投产,发展势头日趋良好。
一方面是“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将一大批优质企业、产业项目搬到了群众家门口;另一方面,制造型、密集型产业特质凸显之下,企业对产业工人的需求量日益增长,企业吃不饱造成“用工荒”。
“之前每年春节前后,公司都会专门包车到各地巡回‘招兵买马’,今年因为疫情,原本更愁如何打好‘复工之战’,谁料政府想在前,及早为我们解除了后顾之忧。”看着一批批工人被送到企业,真源制衣公司董事长董红卫松了一口气。
其实,舞钢市早在1月9日就开始为留守舞钢的外地务工人员发补贴、送礼包、办年货,扎实开展“迎新春送温暖稳岗留工”专项行动;春节期间,线上搭建企业招工平台,线下搞好群众务工互动,累计对接走访企业近50家、列出岗位清单近4000个;2月3日前后,引导群众进企业,实地看、听政策、选岗位,每天跟踪“春风送岗”工作进度……
从节前“以岗留工、以情留工、以薪留工”,到节后“春风送岗”、政策协调,舞钢市打出的供岗留人促就业“组合拳”,有效带动群众家门口就业的同时,为发展好产业奠定了坚实的人力人才基础。
“有一种幸福叫在舞钢就地过年,有一种幸福叫在家门口就业。”“留岗彰显了城市温度,送岗送出了款款深情。”连日来,无论是受益者还是旁观者,都在为该市推出的强产业、助就业“组合拳”政策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