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要闻中原网> 河南要闻 注册登录

实录 | 2020年肿瘤防治宣传周暨《2019年河南省肿瘤登记年报》新闻发布会

2020-04-15 18:30:55来源:河南省卫生健康委
字号  
    

    发布人:

    刁琳琪 省卫生健康委疾病预防控制处处长

    张建功 河南省肿瘤医院党委书记、院长

    罗素霞 河南省肿瘤医院副院长

    任 武 河南省肿瘤医院副院长 省癌症基金会理事长

    主持人:

    杨力勇 省卫生健康委宣传处处长

    发布时间:2020年4月15日9时30分

    

    主持人 杨力勇

    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们:

    大家好!

    今天,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举行2020年肿瘤防治宣传周暨《2019年河南省肿瘤登记年报》新闻发布会。首先我代表省卫生健康委,对各媒体记者朋友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2020年4月15日-21日,是第26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本次宣传周活动主题是“关爱生命,科学抗癌”。我们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将介绍我省在肿瘤防治宣传周期间推出的一些活动以及2019年我省的肿瘤登记年报情况。请大家给予关注。

    首先,由省卫生健康委疾控处刁琳琪处长作新闻发布。向大家介绍我省肿瘤防治相关工作。

    

    刁琳琪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早上好!感谢对我省癌症防治工作的支持和关注。

    今年4月15日-21日,是第26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这项活动最早是由中国抗癌协会于1995年发起,每年拟定不同宣传主题,通过多种形式开展防癌科普知识宣传,营造全民防癌抗癌的良好氛围。今年宣传周的主题是“癌症防治 共同行动”,倡导政府、社会、个人积极行动起来,引导每个人当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做到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推动落实“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专项行动”,打造健康支持性环境,广泛开展防癌科普宣传,提高全社会癌症防治意识和能力,有效遏制癌症带来的社会危害,切实降低癌症疾病负担。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癌症防治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就癌症防治工作做过重要指示和批示,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将癌症防治作为其中一项重大疾病防治专项行动,从组织管理、工作规范、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我省癌症防治,去年9月,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在郑州举办“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启动仪式”,开启了我省癌症防控工作的新征程,全面推进省癌症中心和癌症防治体系建设,加快提升癌症等重大疾病防治能力,实施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及综合防治项目,持续将妇女“两癌”筛查工作纳入全省重点民生实事,守卫全省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肿瘤随访登记是癌症综合防治工作的基石,通过收集、分析、评价肿瘤发病、死亡和生存资料情况,全面、准确、及时掌握居民肿瘤发病与死亡信息,为制定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和肿瘤防治策略、评价防治效果提供依据。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我省科研人员与国家专家一起,深入林县(林州市)山区,开展食管癌流行病学的调查和防治研究工作,组织实施食管癌单病种发病及死亡登记报告。到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在全省试点开展肿瘤随访登记工作。2015年,我委印发《河南省肿瘤登记实施方案》,在全省全面实施肿瘤随访登记工作,目前,我省肿瘤随访登记人口覆盖率近50%,能够较全面地反映我省肿瘤发病、死亡情况,为我省制定更精准的癌症防治策略奠定坚实基础。

    根据《2019河南省肿瘤登记年报》统计,我省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68.31/10万,死亡率为162.02/10万,跟国家相比,我省略低于全国水平。

    我省发病前十位的恶性肿瘤为肺癌、胃癌、食管癌、肝癌、乳腺癌、结直肠肛门癌、子宫颈癌、甲状腺癌、脑及中枢神经系统癌和白血病,约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80.71%;我省死亡前十位的恶性肿瘤是肺癌、胃癌、食管癌、肝癌、结直肠肛门癌、乳腺癌、脑及中枢神经系统癌、子宫颈癌、白血病和胰腺癌,约占全部肿瘤死亡病例的86.46%。

    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相关要求,我省出台了《关于推进健康中原行动的实施意见》,制定了《健康中原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将于近期经省政府同意后下发,进一步健全全省癌症防治体系;优化癌症防治服务模式;扩大肿瘤随访登记范围,提高报告质量;全面提升我省癌症预防、筛查、早诊早治、规范化治疗、康复和干预指导等方面能力。

    一是进一步健全全省癌症防治体系,推动高水平癌症防治机构均衡布局。依托现有资源,积极争取国家癌症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以省癌症中心为龙头,建立完善市、县两级癌症防治中心,完善专病防治体系,健全我省“省市县”三级癌症防治网络。

    二是进一步强化全省癌症防治能力建设。健全多层次癌症防治人才培养机制,实施癌症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开展重点癌症筛查及早诊早治培训,推动各级医疗机构癌症筛查和常见多发癌种一般性诊疗等能力全面提升。加强医防结合,强化疾控机构在癌症危险因素监测、流行病学调查、人群干预、信息管理等工作中的作用,促进公共卫生人员掌握癌症防治知识和技能。推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在宣传教育、健康咨询及指导、高危人群筛查、健康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提升。

    三是进一步优化癌症防治管理服务。持续推进“单病种、多学科”诊疗模式,整合相关专业技术力量,做好患者康复指导、疼痛管理、长期护理和营养、心理支持,扩大心灵关怀服务,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建设和安宁疗护试点,持续改进肿瘤防治管理服务质量,提高癌症5年生存率。

    四是进一步扩大肿瘤随访登记范围,提升登记报告质量。强化我省肿瘤登记报告信息系统、质量控制和评价体系建设,加强肿瘤登记信息系统与死因监测、电子病历等数据库的对接交换,提高报告效率和数据分析利用能力,督促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履行肿瘤登记报告职责,提升报告质量,实现肿瘤随访登记全省全覆盖,争取纳入国家肿瘤登记年报的登记处数量不少于80个。

    各位朋友,今天第26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河南宣传活动正式启动,我们真诚希望新闻媒体的朋友们能充分宣传癌症防治核心知识和信息要点,积极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高群众早期筛查的意识和防癌抗癌的信心,从我们自身做起,为有效遏制癌症发病与死亡,推进“健康中原”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主持人 杨力勇

    感谢刁处长。下面进入媒体记者提问环节,由刁琳琪处长,省肿瘤医院张建功院长、罗素霞副院长,省癌症基金会任武理事长进行现场解答。

    

    凤凰网记者

    张院长您好,省肿瘤医院是省委、省政府和省卫生健康委确定的国家癌症区域医疗中心的主体建设单位,我想请问张建功院长,省肿瘤医院在推进国家癌症区域医疗中心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张建功

    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

    在省委、省政府、省卫生健康委的坚强领导和统筹部署下,河南省肿瘤医院对标国家标准和先进医院,创新临床研究,打造学术高地,建设学科高峰,致力转型发展,全力推进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顺利完成了预期目标任务。2019年全年门诊接诊患者66.1万人次,同比增长12.96%;收治住院患者18.3万人次,同比增长8.87%;手术例数4.3万台次,同比增长16.59%;平均住院日11.2天,同比减少0.5天;床位周转次数56.9次,同比增加4.5次,各项工作取得了快速进步。医院荣获“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省级管理先进单位”“中国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研究省级指导单位”“全国人文爱心医院”“中国医疗机构最佳雇主公立医院”,连续5年荣获“全国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按照省卫生健康委阚全程主任对区域医疗中心“四引”的建设要求,积极行动,创新思维,加强协调联络,主动对接对话,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引平台。新增“河南省肿瘤防控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智慧医疗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白血病精准诊断和综合治疗工程研究中心”等3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肿瘤预防”“麻醉与围术期认知功能”两个国际联合实验室;新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项、省级科研成果4项、厅级科研成果14项、省级发明专利28项,均创历年新高;遴选创新团队6个,每个团队资助100万元,支持科研创新;推行医研企创新合作模式,先后与8家全国知名创新型医药研发企业略合作,在临床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设立临床研究管理部,为医院向临床研究型医院转型提供强力支撑,新增临床试验216项,其中,国际多中心项目25项,同比增长63.6%,开展肿瘤临床试验项目数连续两年位列全国第二。

    二、引人才。采取柔性引进、定期来院指导、派出团队来院合作等多种方式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引进一批国内外顶尖专家。其中,引进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主委于振涛,担任胸外科主任;聘请于金明院士为医院特聘院士,定期来院工作。新签约博士34人、985院校硕士45人,为历年最高。新增国家级学术任职18人,其中主委1人、候任主委1人、副主委2人、常委14人,7人荣获“中原名医”“中原千人计划”“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优秀青年科技专家”等荣誉,形成了一支接轨国际、国内有影响、充满活力的专业人才队伍。

    三、引技术。大力实施伴飞计划。36个学科分别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等国内一流肿瘤防治机构签订合作协议书,深化学科合作。开展新技术、新项目87项,其中,普外科首创的食管胃交界部癌“三界四分法”、泌尿外科与核医学科开展的前列腺癌精准定位技术等,填补了国内空白,得到专业领域和社会各界广泛认可。

    四、引管理。深化“目标、量化、协同”的OMC管理思维,深入研究国家医改政策,科学研判疫情影响和医疗市场变化,调整医院战略地图,明确25个院级战略指标和13个战略事项。坚持“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率”的发展思路,全面提升医院精细化管理水平。质量管理持续深化,绩效管理成效显著、人力资资源管理创新模式、智慧医院建设稳步推进、后勤保障安全高效。

    下一步,医院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省卫生健康委对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要求,以“四引”为抓手,着力补短板、求突破、上水平,坚持对标国家标准、对标先进医院,全面提升临床、科研、教学、防治和管理水平,着力打造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同时,医院将加强河南省癌症中心和河南省肿瘤医学中心建设,构建体系完善、职能清晰、功能完备的河南省癌症防治网络,充分发挥诊疗规范、技术辐射、人才培养、临床研究和管理示范等方面的作用,提升各级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推动省域及华中区域内整体肿瘤防治水平的提升。

    

    河南日报记者

    每年一度的河南省肿瘤登记年报,对我省肿瘤防治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请问刁琳琪处长,年报数据对我省癌症防控政策的制定有哪些作用?

    刁琳琪

    感谢河南日报记者朋友的提问,您提的这个问题非常重要,今天的发布会包括肿瘤防治宣传周和公布肿瘤登记年报两个内容。

    肿瘤登记年报的意义包括:一是作为肿瘤发病的系统监测,通过对肿瘤发病和随访的登记报告,可以使卫生健康部门对全省肿瘤发病信息、高危地区和重点人群有一个基本、清晰的认识;二是通过肿瘤随访登记年报,可以发现我省造成高危地区和产生重点人群高发癌症的危险因素;三是通过肿瘤随访登记资料的分析和应用,指导我们对高危地区和重点人群高发癌症采取具体、精确、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四是对已采取的防控措施的效果评价,对好的经验进行总结,对存在的短板进行补充修正。

    我省的肿瘤登记工作始于1959年,在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下,我省林县(林州市)建立全国第一个肿瘤防治现场,老一辈肿瘤专家开展了大量流行病学调查、病因学判断和干预效果评估。60年来,林州市的肿瘤随访登记始终在不间断开展,并被纳入国家肿瘤登记报告数据。通过在林州市开展的长期干预、实施早期筛查和早诊早治,到2019年林州防治60周年时,取得辉煌成绩,截至目前,林州市食管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经下降了50%以上。

    2015年,我委印发《河南省肿瘤登记实施方案》,进一步健全肿瘤登记报告制度,由省癌症中心和省肿瘤医院具体指导全省肿瘤登记报告工作,在各省辖市成立肿瘤登记处,全面实施肿瘤登记随访。目前,我省已设立90个国家级和省级肿瘤登记处,肿瘤随访登记人口覆盖率达到49%,林州市、偃师市、西平县3个登记处数据纳入《五大洲癌症发病率》,全省基本建立能够反映我省城乡居民肿瘤发病与死亡情况的登记报告随访体系,逐步实现了数据收集和质量控制的网络化、自动化,为我省肿瘤防治工作提供科学证据。

    自2013年开始,我省每年编制出版中英文对照的《肿瘤登记年报》,有助于我省科学制定癌症防治政策和评估具体实施效果。根据年报,我省在不同地区开展不同类型的癌症防治策略:根据癌症登记情况,在淮河流域地区开展上消化道癌和肝癌的筛查与早诊早治;在豫西北太行山区和农村高发地区开展上消化道癌(食管癌和胃癌)的筛查与早诊早治工作;在城市地区开展肺癌、上消化道癌(食管癌和胃癌)、乳腺癌、肝癌和结直肠癌的筛查与早诊早治;在农村非高发地区开展上消化道癌的机会性筛查工作;针对重点人群,连续将妇女“两癌”(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列入省重点民生实事,各地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妇女“两癌”的筛查工作;郑州、安阳等地将上消化道癌高危人群筛查纳入了民生实事。通过肿瘤登记报告数据分析,了解全省的高危地区和重点人群的高发癌症患病情况,科学配置癌症防控资源,提高癌症控制功效,最大限度地减轻癌症对广大人民群众健康造成的危害。下一步,我省还将进一步扩大登记报告覆盖范围,提高报告质量,加大分析利用能力,更精准指导全省癌症防治工作。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记者

    我想请问任武理事长,作为我省肿瘤防治领域唯一一家公益性慈善组织,省癌症基金会在肿瘤防治救助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今年有什么新举措?

 

    任武

    感谢记者朋友对基金会的关心。

    河南省癌症基金会是经河南省民政厅批准,省卫生健康委主管的非公募基金会。2018年4月成立以来,先后组织了“北京希望马拉松-河南行”为癌症患者义跑活动、募集资金近100万元,用于支持癌症防治科学研究;启动了针对全省肿瘤防治工作者的“患癌救助天使行动项目”,罹患癌症的肿瘤防治工作者可获两万元救助。

    经过精心筹划,2020年我们筹划了两个公益性项目,并于今天正式启动。

    第一个项目是“大病癌症患者援助项目”,这个项目由河南省慈善总会、河南省肿瘤医院、河南省癌症基金会、水滴筹&水滴公益联合发起。通过水滴筹平台募集110万元,设立专项账户,用于资助河南区域内患有恶性肿瘤的贫困患者。目前,救助对象主要涉及三类患者,一是经国家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确诊的恶性肿瘤患者,每人资助1万元;二是儿童白血病患者,每人一次性获得补助2万元;三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每人一次性获得补助3万元。符合条件的患者,可通过河南省肿瘤医院网站(http://www.anti-cancer.com.cn/)下载相关表格申请。

    第二个项目是“河南省全民肿瘤科普海报(短视频)大赛”。该项目由河南省癌症中心、河南省癌症基金会主办,并邀请省内有影响力的媒体友情支持,大赛分为公益海报和短视频类两个项目。分别设立一等奖1名,奖金1万元;二等奖3名,奖金5000元;三等奖10名,奖金1000元。

    这个项目近期将通过媒体正式发布。我们发起这个项目,主要是通过征集优秀科普海报、科普短视频作品,发现优秀科普人才,传播肿瘤防治科学理念,提高老百姓肿瘤防治意识,推动社会各界对肿瘤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对肿瘤防治工作的重视。

 

    人民网记者

    我想问一下罗素霞副院长,围绕肿瘤防治工作,国家发布了《肿瘤防治核心知识要点》,请您为我们解读一下核心知识要点的相关内容。

 

 

    罗素霞 省肿瘤医院副院长

    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

    围绕肿瘤防治工作,国家发布了《肿瘤防治核心知识要点》,要点对于普及癌症防治知识,提升群众癌症防治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我们举办肿瘤防治宣传周的一项重要内容之一。肿瘤防治核心知识要点主要有以下八个方面的内容:

    一、癌症是一类严重危害群众健康的慢性病

    癌症是一大类疾病的总称,是人体细胞在外界因素长期作用下,基因损伤和改变长期积累的结果,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复杂渐进的过程,从正常细胞发展到癌细胞通常需要十几年到几十年的时间,癌症致病因素复杂,包括化学、物理和慢性感染等外部因素以及遗传、免疫、年龄、生活方式等自身因素。

    二、癌症是可以预防的

    我们可以通过三级预防来进行癌症的防控,一级预防是病因预防,减少外界不良因素的损害;二级预防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三级预防是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三、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可以预防癌症的发生

    癌症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吸烟、肥胖、缺少运动、不合理膳食习惯、酗酒、压力、心理紧张等都是癌症发生的危险因素。而戒烟限酒、平衡膳食、适量运动、心情舒畅可以有效降低癌症的发生。癌症防控要尽早关注癌症预防,从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接触烟草、酒精等致癌因素,降低癌症的发生风险。

    四、癌症不会传染,但一些致癌因素是会传染的

    癌症是由于自身细胞基因发生变化而产生的,是不传染的,比如一些与癌症发生密切相关的细菌(如幽门螺杆菌)、病毒(如人乳头状病毒、肝炎病毒、EB病毒等)是会传染的。通过保持个人卫生和健康生活方式、接种疫苗(如肝炎病毒疫苗、人乳头状病毒疫苗)可以避免感染相关的细菌和病毒,从而预防癌症的发生。

    五、规范的防癌体检能够早期发现癌症

    防癌体检是针对常见癌症进行的身体检查以发现早期癌症或癌前病变,从而进行早期干预。胸部低剂量螺旋CT可以检查肺癌,超声结合钼靶可以检查乳腺癌,胃肠镜可以检查消化道癌等。

    六、早诊早治是提高癌症生存率的关键

    癌症的治疗效果和生存时间与癌症发现的早晚密切相关,发现越早,治疗效果越好,生存时间越长。关注身体出现的癌症危险信号,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治。

    七、发现癌症要选择正规医院接受规范化治疗

    癌症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两大类,非手术治疗包括放射治疗、化学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内分泌治疗、中医治疗等。规范化治疗是长期临床治疗工作的科学总结,根据癌症种类和疾病分期来决定综合治疗方案,是治愈癌症的基本保障。癌症患者要到正规医院进行规范化治疗,不要轻信偏方或虚假广告,以免贻误治疗时机。

    八、癌症康复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

    癌症康复治疗包括心理康复和生理康复两大部分,是临床治疗必要的延续和完善。癌症患者的康复要做到:乐观的心态、平衡的膳食、适当的锻炼、合理的用药、定期的复查。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最主要的症状。要在医生帮助下通过科学的止痛方法积极处理疼痛,不要忍受痛苦。要正视癌症,积极调整身体免疫力,保持良好身心状态,达到病情长期稳定,与癌症“和平共处”。主

    持人 杨力勇

    记者朋友们,今天的发布会,我们对2020年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进行了介绍,对《2019年河南省肿瘤登记年报》进行了解读。从全省肿瘤登记年报可以看出,我省肿瘤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但是癌症是可防、可控、可治的,请大家从多个角度给予关注报道,引起社会各界对肿瘤防治事业的高度重视,提高公众对肿瘤防治的科学认知,提高人民群众科学防癌意识,推动我省肿瘤防治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朋友们,新闻发布会的时间有限,不可能很全面地介绍肿瘤防治工作。今天来到发布会现场的,还有来自肿瘤医院的专家们,他们分别涉及肺癌、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乳腺癌、宫颈癌、甲状腺癌等领域,各位记者如果有需要,发布会后可以采访他们。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编辑:禹亚楠
联系记者

相关报道

相关搜索

您还可以在这里关注我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图片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