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要闻中原网> 新闻中心 > 河南要闻 注册登录

一根火腿肠,见证河南农业产业化的变迁

2019-12-14 15:44:25来源:人民网河南频道
字号  

  河南漯河双汇工厂内景 双汇供图

  一根火腿肠,见证河南农业产业化的变迁。

  故事从河南漯河说起。很多漯河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外地,提到漯河或许知道的人不多,但是若提到双汇,便不用再做过多解释。国内市场上的火腿肠,有一半出自双汇。经过30多年的改革、创新、发展,双汇从一个资不抵债的小型肉联厂蝶变为全球最大猪肉食品企业,成为漯河一张响当当的 “名片”。

  1984年,双汇的前身——漯河肉联厂还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型屠宰厂。企业设备简陋、技术落后、产品单一、连年亏损、资不抵债、濒临倒闭。作为第一批改革试点企业,漯河肉联厂由河南省下放到漯河市。双汇开启改革元年,步入了艰难曲折的求生之路。

  “企业刚下放时,生猪价格还没有放开,工厂按国家计划价格收不到生猪,工厂停工待料,企业没有活路,员工工资没有着落。双汇冲破不合理的生猪购销体制,议价收购生猪,上浮2分钱,解决了工厂长期无米下锅的难题,企业焕发了生机。”双汇发展董事长万隆说,“国内市场搞多种经营,杀猪、宰牛、宰兔、宰鸡、宰乳猪,国外市场搞外贸出口,产品远销前苏联、东南亚及港澳地区,实现内外贸一起上,不到5年的时间,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肉类出口基地。”

  1992年第一支双汇火腿肠调试现场 双汇供图

  1984--1990年,双汇年销售收入从不足1000万元发展到1亿元,从亏损到年创利润500多万元,从市政府的包袱企业变成利税大户,成为全省、全国肉类行业改革的典型。

  20世纪90年代,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双汇外贸业务受阻,使得刚刚突破困境的企业又面临一次严峻的考验。双汇决心“不小打小闹,不走老路,不墨守成规”。于是大胆调结构,进入新领域,实现由生变熟的深加工,实现双汇肉类产业结构调整的转型升级。

  从1991到2000年,双汇肉制品年产量从不到1万吨发展到30多万吨,生猪年屠宰从20多万头发展到200多万头,年销售收入从不到2亿元发展到60多亿元,一跃成为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

  进入新世纪,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这一时期,双汇以冷鲜肉变革为突破口,由热鲜肉向冷鲜肉转变,由粗加工向精加工转变,由传统产业向现代工业转变,巩固和发展双汇在肉类行业的领先地位,实现竞争上规模。

  河南一家食品加工企业生产场景 徐驰 摄

  2000年,双汇引进第一条现代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屠宰冷分割生产线,率先把“冷链生产、冷链销售、冷链配送、连锁经营”的冷鲜肉模式引入国内,实施品牌化经营,改变中国几千年卖肉没有品牌的历史。通过冷鲜肉变革,双汇发挥肉类联合加工的优势,在竞争中走出河南,走向全国。双汇肉类年产销量从50多万吨发展到300多万吨,年销售收入从60亿元发展到500亿元,成为中国最大、世界领先的肉类供应商。

  2013年9月,双汇以71亿美元并购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猪肉食品企业——美国Smithfield,实现强强联合。经过30多年的发展,双汇也实现了国际化的梦想,由一个小城到布局全球,总资产由不足500万元发展到1000多亿元,由一个濒临倒闭的小企业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猪肉食品企业。

  作为全国首家“中国食品名城”,漯河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食品研发基地和食品加工业集聚地、形成了涵盖肉类、面制品、果蔬、饮料和休闲食品五大行业1000多个品类的食品产业集群。全市年屠宰生猪2000万头,占全省的30%;年产肉制品200万吨,占全省的40%;鲜冻猪肉出口占全省的90%以上,占全国的1/4;日产休闲食品3500吨,全国第一,火腿肠、冷鲜肉、麻辣面制品等产销量全国第一。

  漯河是河南食品工业发展的缩影。在今年国新办举行“开放的河南更出彩”新闻发布会上,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介绍,河南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构建,成为全国第一粮食加工大省、第一肉制品大省,涌现出双汇、思念、三全、好想你等一大批龙头企业,吸引了益海嘉里、中粮集团等国内外著名企业纷纷进驻,农产品出口遍及137个国家和地区,正从国人粮仓迈向国人厨房、丰富着世人餐桌。

编辑:王静喆
联系记者

相关报道

相关搜索

您还可以在这里关注我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图片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