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枕戈待旦、苦练本领;他们冲锋陷阵、舍生忘死;他们勇挑重担、争当先锋;他们不畏艰难、勇攀高峰。
“军人生死报国家,卫国护民责如山。”这是他们共同的心声,更是他们的实际行动。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强军精武河南兵”。虽然他们参军时间不同、具体职责不同,但他们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个人梦与中国梦强军梦紧密联系在一起,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强军兴军的伟大事业之中,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精忠报国,步伐铿锵。
在坚守中书写报国之志
“当兵就要当一个好兵,要不辱使命。”7月17日,回想20岁时入伍的初心,有“兵王”之称的东海舰队一级军士长王长水依然激动不已。
王长水“铆”在深山28年,与艰苦斗争、与寂寞相伴,练就了精通导弹检测所有专业的“最强大脑”,成为单位有名的“导弹通”,无差错保障近百枚导弹实射。
光阴荏苒,弹道有痕。“走向成功,每个人的路都不一样,但有一样是不能少的,那就是坚守初心。”王长水还有两年就要退休了,他的最大心愿,就是在有限的服役时间内,让更多亲手维护的导弹亮剑大洋。
心在哪里安放,强军报国之志就会在哪里生根。刘洋在成为航天员之后不停地挑战极限,不停地对抗负荷,克服了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2012年,她乘神舟九号“扶摇直上九万里”,成为我国首位飞向太空的女航天员。
如今,已经当了妈妈的刘洋还在接受几十项严苛的常规技能训练,参加高强度体能训练和全方位心理训练,加强飞行、工程、医学、生物学等领域的知识储备,时刻等待祖国的召唤。
“轰隆隆……”轰鸣声中,海军航空兵某团一架训练机机头高昂、双翼舒展,威风凛凛刺向天际……海军航空兵某训练团副团长时晨光稳稳坐在驾驶位置上,操控飞机穿云破雾。他已连续安全飞行3000多小时,多次成功处置发动机系统、冷气系统空中特情。
军校毕业前,时晨光选择了留在飞行大队,做一名飞行教员,一干就是16年。他教过的学员中,有的执行了亚丁湾护航任务,有的参加了中俄联合对抗演习,有的飞上了舰载机,执着坚守使他培养的一批批雏鹰振翅蓝天。
我军首批“双学士”歼击机飞行员张抱军校毕业后,也选择留在海军航空兵某团,登上了“蓝天教坛”,把全部心思用在了培养新飞行员身上,带出的徒弟个个“响当当”。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我省每年参军人数占全国征兵总量的十分之一,从北国边陲到岭南大地,从西北大漠到东海之滨,无论是在平常训练中,还是在急难险重任务中,许许多多的河南籍官兵在强军兴军的伟大征程上,用自己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
在奋斗中锻造出彩人生
从一名全国优秀大学毕业生到一名出色的特战兵,需要多长时间?3个月!武警广东省总队特战大队二中队指导员杨洋给出了响亮的回答。
第一次跑5000米坚持不到1000米、单兵战术不及格、实弹射击“剃光头”、紧急集合拖后腿……刚入伍的杨洋经常上“小黑板”,成了连队里出了名的“老大难”。
杨洋下决心苦练打赢本领。战友们徒手进行5000米跑,他就腿绑沙袋负重跑;动作不标准,一遍不行来两遍,两遍不行来十遍……3个月下来,杨洋的体重降了20公斤。新训结业考核,杨洋成绩名列前茅,“文秀才”变成“武状元”。
“军旅生涯要有一段让自己热泪盈眶的日子”,武警第二机动总队第七支队火力中队指挥班班长葛俊伟秉持这样的信念,摸爬滚打、苦练本领,先后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并入选武警部队优秀人才库。
在东北某特战旅,“北疆枪王”卢雪礼可谓是大名鼎鼎。他不仅是金牌狙击教员、自己荣立2次一等功,还带出多名一等功功臣。他常挂在口头的一句话是,“优秀的狙击手,准星里瞄准的都是‘不可能’”。
在一场极寒条件下丛林地域斩首行动演练中,卢雪礼一动不动地趴在雪地中观察近3个小时,“敌”指挥员刚一露头,卢雪礼果断扣动扳机,目标应声倒地。任务结束后,除了用来击发的手指,卢雪礼身上其他地方都已经冻得几乎无法动弹。
在西部沙漠,也有一位“疯狂”战士——新疆军区某步兵团修理所上士杜小刚。在参加历时10个月的“国际军事比赛-2017”集训中,大拇指指甲磨秃了,膝盖肿了,腰椎伤了……他都带伤冲刺,一次又一次地突破极限。在竞争激烈的国际赛场,他获得个人“榴弹炮班组修理”“火箭炮班组修理”两个单项第一。
首次突破30天的在轨驻留任务、完成了近40项空间科学试验的航天员陈冬,排爆英雄、3次被联合国授予“和平荣誉勋章”的王松委,全国道德模范、73个“玉树宝宝”的“军医妈妈”张红娟……他们的感人事迹和不凡业绩铭刻在“八一”军旗上、闪耀在强军之路上。
风卷战旗红,决胜新征程。在卫国戍边的战位哨卡,在波浪翻卷的湛蓝海疆,在广袤无垠的万里长空,在环境恶劣的大漠深山,在执勤维稳的任务一线……广大河南籍官兵全面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争当强军精武标兵,在火热军营里锻造出彩人生,谱写新时代强军兴军的崭新篇章。(记者孙欣 本报通讯员 韩申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