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网讯(郑州全媒体记者 廖谦) “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原更加出彩与中国梦联系在一起,指出了河南的地位贡献,讲出了河南人的责任担当。”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在3月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举行的联组会议上向媒体阐述到。
王国生说:“河南,这里有讲不完的出彩故事,数不清的出彩河南人。”
阳春三月,参加2019全国两会报道的郑州全媒体记者见到了几位在北京务工的平凡河南人,他们在北京打拼多年,各行各业都有,但他们都有一种精神,代表着河南人的形象,从小事做起,处处树立着河南人的美好形象,他们是一群好人,他们的故事在北京广受人们的传颂,作为河南人,他们用自己平凡而感人的一件件小事儿,在北京发光,他们是一群出彩的河南人!正如王国生书记所说:“出彩就是把事情做得精彩、做得成功,成就大事是出彩,做好小事也是出彩。出彩是具体的,离每个人都很近,只要脚踏实地去做,人人皆能出彩。”
北京好人 李高峰
他来自周口, 在京打工十余年,坚持利用业余时间学雷锋、做好事,帮助群众排忧解难,成立“河南在京环保志愿者服务队”, 为北京的环保事业作出突出贡献。来自河南的李高峰荣获“北京好人”“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 “河南省感动中原十大人物”“全国劳动模范”“河南省道德模范”“全国优秀志愿者”“全国学雷锋模范”等荣誉称号。多次受到了胡锦涛、温家宝、习近平、李克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2001年开始到北京打工,卖过红薯,当过报刊投递员,干过社区保洁员。15年来,李高峰义务清理河道垃圾、清理街边小广告,义务巡逻抓捕小偷、照顾帮助孤寡老人,并发起组织了“河南在京务工人员环保志愿者服务队”。他还被称作“社区110”“最美北京人”,故事被改编成电影《北京好人》。
虽然他现在已经落户北京,但仍坚定地告诉周围所有人:“我始终是一个河南人!不管到哪儿,都会把服务地当作家,为河南人增光添彩。”
北京创业有为青年 陈维红
“我就喜欢把农民工变成老板,请他们吃一辈子饭。”老家河南信阳的陈维红自豪地说,2003年年底,陈维红在北京开始了“孵化老板”之举,他把自己公司的一名农民工变成了老板,现在这个年轻人已有了上千万元的身家。
1997年,他来到北京三里屯汽配城打工。靠着勤奋和在失败中积累的市场经验,获得了成功,他现在已是北京市汽配商会副会长。
如今陈维红的公司位于北京南四环的城环城国际汽配城。刚来北京那会儿,整个汽配城只有30多个固始老乡;现在汽配城里仅河南固始人就有1.5万人,开办了1000多家公司。
历经十多年的摸索,陈维红的“孵化老板”公益模式已有了一套完整的体系:每一个来陈维红公司的年轻人,在工作两三年、积累了对行业的认识和一定人脉资源后,这些想创业的年轻人,陈维红便帮助他们利用各地的供货商资源去创业。
陈维红感到欣慰的是,如今他已经在汽配行业“孵化”出了十几个千万富翁,近百个百万富翁。
见义勇为积极分子 李守禄
李守禄,河南固始人,在京是个普通的务工人员, 曾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被评为感动中原人物,首都“见义勇为”荣誉市民,北京市见义勇为积极分子,曾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
2010年8月29日下午4时许,一名5岁的河北儿童到北京市朝阳区一条污水河边玩,不小心落入水中,当时刚下过大雨,河水水流很急,孩子很快被水淹没。此时刚送完啤酒路过的李守禄飞快地向河边跑去,顾不上脱下衣服和鞋子,连衣袋里的手机、货款和货款收条都没有来得及掏出,就奋不顾身地扑到河水中,将孩子救上岸。
像这样的见义勇为事迹他还有两次,“不救人,我对不起自己的良心。”李守禄说,他从2010年10月开始,每个周六、周日,都坚持到朝阳区的几个主要路口当交通志愿者。每周他还要抽出3个小时,到在北京独居老人家里,陪老人聊天、散步,帮老人做点杂事儿。
“以后不管在什么地方,遇到别人有困难、有危险,我还会义不容辞地去帮助他们。当他人的生命或财产受到威胁的时候,我一定还会义不容辞地挺身而出。”李守禄的内心是淳朴的,却是河南人最出彩的表达,虽然身份普通,却是首都一名出彩的河南人。
中国好人 张喜忠
来自新乡的张喜忠,荣获2014年“中国好人榜”,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文明北京新市民、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2014北京榜样、首都奉献奥运好市民、全国优秀农民工、北京劳动模范。
他是一位老兵,1987年,他来到北京白手起家,组建了“北京老兵保洁服务中心”“北京河南志愿者服务队”,他带领河南人参加过5·12汶川地震救人、2012云南抗旱送水,去年北京7·21暴雨花费5万元自购设备参与救灾。张喜忠默默学雷锋20多年,他的儿子也加入父亲的队伍。
此外,他还为残疾人、孤寡老人、特殊困难户免费服务。把每周六上午定为义务劳动时间。
张喜忠身上有一种河南人的韧劲和拼劲,用自己的善心和执着,在北京绽放着河南人的光彩。
中国好人 王军章
王军章是商丘市宁陵县人,1999年大学毕业后,留在北京工作。他参加了“河南在京志愿者”团队,积极参加各种志愿者服务活动,开着奥迪车给孤寡老人服务,不收一分钱。王军章的事迹已被传为佳话。
他说,帮助了别人,快乐了自己,河南人赢得了荣誉,结交了很多侠肝义胆、爱心满满的河南老乡。
2014年新年第一天,他在燕郊公园听到两名在湖面滑冰男孩的呼救声。于是和一名老乡毅然跳入刺骨的冰水中,将两名孩子救起。当年他荣获“五四青年”奖章、入选“中国好人榜”等。“这些荣誉的取得,是对自身价值的肯定,也是对我个人的鞭策,激励我永远坚持学好人,做好人。”王军章说道。
低调实在的王军章,是在北京工作千千万万个河南人的一分子,他平凡的工作之余做着零零碎碎的小事儿、好事儿,出彩的河南人,也许就是平凡而伟大的。
河南戏曲文化传播者 张素荣
张素荣,河南洛阳人。2012年在北京成立了《梨园春》北京俱乐部,任主任、艺术团团长等职务。为在京务工人员义务组织豫剧演出。她每周在北京鸟巢广场为在京喜欢豫剧的爱好者奉献精彩的豫剧唱段,风雨无阻。
2016年,她组织策划,由河南豫剧院院长李树建、书记汪荃珍亲自带领“慰问演出小分队”,豫剧名家金不换、范静等众位名家悉数到场。 在北京的资深豫剧戏迷说:“她让我们在北京能看到地道家乡戏,让在京务工的河南人自豪地享受中原戏剧文化,让全国各地在京的人们更深地认识河南豫剧,爱上河南豫剧!”
2012年至今张素荣组织的大小公益演出共计600余场,义务传播传统豫剧文化,深受广大戏迷和爱好者的欢迎和支持,央视也多次报道,“河南不仅人好,河南的传统戏曲文化也很出彩,我希望能做一个河南出彩文化的传播者!”张素荣说。
坚持在京助困助学 王继仓
王继仓,河南省濮阳人,十几年前他向邻居东拼西凑借了100元的路费来到北京,在建筑工地做小工,每天工作16个小时,只能拿10元的工资。后来机缘巧合之下找到了一家销售汽车配件的公司,从学徒到库房管理员,一干就是6年。后来想自己闯出一番事业,在自主品牌路线上摸爬滚打,经过了多年的坚持,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他没忘家乡人, 他说,吃水不忘挖井人,不能忘了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和看着我长大的家乡人,不仅回家时常年给村里的孤苦无依的“五保户”老人送去各种慰问品,在京工作期间,还将河南务工人员安排到公司就业,给他们一个安稳的工作。多年来,但凡遇到河南老乡有困难,无论是生病、回家缺路费、孩子上学交不起学费等,只要找到他或者他知道了,都会尽力帮忙。
“我做的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儿,作为河南人在北京帮助家乡人不算什么,我身边这样的河南人还有很多,我只希望做一个平凡有爱的河南人,在北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儿吧!”王继仓表达着自己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