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对门儿我们住在一起,楼挨楼我们都是邻居,窗连窗我们胜过亲戚……”这是一首没有传唱开的歌曲,歌曲的名字叫《邻里之歌》,是河南洛阳涧西区重庆路办事处第二社区的居民专门为他们一个特殊的节日——“邻里节”专门谱写的。
在涧西区重庆路办事处第二社区,这个“邻里节”坚持办了十余年,社区爱心志愿者协会让小区变和谐,“邻里守望”的火炬在涧西区重庆路办事处第二社区传递了一年又一年,吸引参与群众5000余人次,帮扶困难群众1000余人次。如今,邻里关系和睦,居民亲如一家。
党旗下的邻里情
写对联、剪窗花、画牡丹……2月5日,记者走进涧西区重庆路办事处第二社区看到社区居民为迎接新年忙碌的情景,这是近年来社区以“邻里节”为抓手举办的日常活动之一。
说起“邻里节”的来历,社区党委书记胡贺洪感慨万千。她说,2005年的一天,该社区一名居民外出买菜,忘了炉子上还煮着豆子。有人在走廊里闻到焦煳味,却不知如何联系这家人。这件事引发大家的思考: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邻里间的感情却逐渐淡漠,再也没有过去大院子、大家庭里“你推我让”的感觉。“这个现状必须改变!” 胡贺洪说。
为此,涧西区重庆路办事处通过广泛调研,创办了社区“邻里节”,于2006年举办首届。此后,该社区每年举办一届邻里节,通过邻里互学、邻里互助、邻里守望等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增进邻里感情。
如今,“邻里节”的内容和形式不断丰富、发展,形成了邻里学、邻里情、邻里帮、邻里和、邻里乐、邻里颂等6大类40余项活动的格局。
该社区党委借助邻里文化,聚集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逐步将社区“邻里节”打造成为“党旗下的邻里情”服务品牌,通过党委带支部、支部带党员、党员带群众,提升社区服务,受到了广大居民的欢迎与支持。
“百家宴”吃出和睦邻里
“我们社区每年中秋节前夕都会举行百家宴,每家出两个菜,大家围坐到一起像一家人一样,一起团圆。”涧西区重庆路办事处第二社区居民张建华说。
每逢百家宴,重庆路办事处第二社区的通用小区居民都会早早行动起来,上午采购食材,下午煎炒烹炸,整个社区都沉浸在了菜香酒浓的节日气氛中。饭菜做好后,居民们争相从自家端出拿手菜,不一会儿饭桌上热气腾腾,居民们边吃边聊,进一步增进邻里亲情。
据了解,重庆路办事处已连续七年举办“百家宴”,现在已成为该办事处的特色活动,吸引了周边不少社区前来“取经”。“大家都喜欢这个活动,很多人通过百家宴都成了朋友。”65岁的王阿姨说。
但在几年前,该小区邻里来往少,治安混乱,小区脏、乱、差,不少居民都因此搬离。自2011年,在重庆路办事处综治办的支持下,小区居民常建成和李华伟联合几个热心人,成立了热心人协会。开始从居民们关心的治安、卫生等处着手,推进小区的自我管理,并筹划组织了“百家宴”。“吃喝都是形式,关键是暖了咱的心,拉近了咱邻居之间的距离……”李华伟受访时说。
在居民的共同努力下,曾经的无主管小区如今环境整洁、安全通畅、邻里和谐,实现了“零纠纷、零发案、零上访”,使该小区成了涧西区和谐小区建设的一张名片。
首创一站式智慧服务平台助力和谐社区建设
“这个服务平台我们以多种方式呈现,有手机客户端、PC端、热线电话,针对老年人无法使用的问题,我们增设线下服务,派专人带着平板电脑上门为老人服务。”社区工作站副站长王梅自豪得向记者介绍涧西区首创“四位一体”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该平台涵盖了社区党建、三社联动、公共服务、志愿服务等内容,启用以来极大发挥了党员模范作用,为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全方位服务居民提供有效及时的信息化支撑。同时,平台还覆盖有街道和社区各项的业务,可实现“前台一口受理、部门协同办理”的工作模式,让居民办事更方便,减少社区负担,让老百姓少跑路、少跨门槛、少走一道程序。
为提升社区服务效能、开展精准服务,探索社区服务“互联网+”,该社区建立特殊人群服务系统,创建社区微信公众号,为居民提供政策宣传、群众诉求受理、业务咨询办理等事项,在互动中满足居民的现实需求。
一座座红色砖墙的苏式建筑,记录着如歌岁月。有着六十四年历史的洛阳市涧西区重庆路第二社区,其所辖的二号院曾是习仲勋、焦裕禄同志在洛阳工作期间过的地方。多年来,在身边红色精神的引领感召下,先后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被国家、省、市分别授予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河南省优秀志愿服务社区、洛阳市优秀志愿服务团队等荣誉称号。(记者丁艳 通讯员 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