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这种尝试与讨论能让更多爸爸认识到“父教”的重要,能更主动地加入家庭教育中,不给孩子留下父爱朦胧的记忆。
近日,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设置的“爸爸接送日”受到网络关注。据报道,自2019年起,该校就将每个月8日、18日和28日设置为“爸爸接送日”,明确要求爸爸在这天必须来校接送孩子,要拉着孩子的手回家。如果父亲当天不能到场,也可以选择由孩子的叔叔、伯伯、舅舅等男性来接送。
一个不算严苛的“要求”,可能吓得部分围观爸爸出了一身冷汗,加班怎么办?应酬怎么办?实际上,对于积极参与孩子教育的爸爸来说,这并不是问题,甚至已成为一种日常。倘若连一个月接送孩子三天都是难题,或足可说明爸爸参与孩子成长教育的程度不够。其实,这部分爸爸下意识反应指向的,正是长期以来家庭教育中存在的父亲缺位问题。
在2015年,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和上海市妇女联合会发布的《上海家庭教育现状分析》调查报告显示,孩子教育主要由父亲负责的比例,从2005年的30.2%下降至23.7%。相反,主要由母亲负责的比例却从20.3%上升至47.2%。同年12月,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发布的全国家庭教育现状调查的主要结果和核心数据显示,家庭教育分工中,母亲唱主角、父亲“缺位”占近一半。
爸爸去哪儿了,无疑是促使学校设置“爸爸接送日”的直接原因。当下,爸爸缺位,似乎成为一些家庭教育的常态。一些爸爸在家庭里更多扮演着“供养者”的角色,这也导致部分爸爸认为,接送孩子、教育孩子理所当然是妈妈的任务……这都足以说明,部分爸爸在家庭教育的理念和认识上存在一定偏差。
于父母而言,工作和孩子都非常重要,如何权衡,人人心里都有一杆秤。换个角度来说,如果父母把教育孩子当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作为本职工作之外的另一个事业,或许就不会出现“没有时间”“做不好”等借口。武昌实验小学设置“爸爸接送日”,看似约束了爸爸的行为,实则为父亲参与孩子的家庭教育提供了机会,培养了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的习惯。从这个角度来看,设置“爸爸接送日”的这一小小举措,激起了家庭教育的“父能量”,值得点赞。
要知道,爸爸在孩子的家庭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果长期缺位很可能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教育家赫伯特曾说:“一个称职的父亲,抵得过一百个老师。”上海师范大学陆建非教授也有类似看法,他认为科学的父教促进孩子健全人格的养成,精准的父亲角色拓展孩子的社会行为,父亲对孩子性别意识、认知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母亲始终替代不了父亲,两者更多是相互补充,彼此促进。
正如武昌实验小学张校长所言,爸爸接送孩子只是一种形式,重要的是通过“爸爸接送日”告诉家长: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非常重要,绝不可缺位孩子的养育。爸爸们工作再忙,也要多抽时间陪伴孩子的成长,更好地尽到当父亲的责任。
“爸爸接送日”引热议,再次将部分家庭中父亲缺位问题搬上台面,希望这一尝试与讨论能让更多爸爸认识到“父教”的重要,能更主动地加入家庭教育中,不给孩子留下父爱朦胧的记忆。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评论员 黄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