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云南文山12月13日电 题:中国军人中越边境扫雷:“不再让一个老百姓被炸伤”
作者 缪超 曾实
扫雷官兵手牵手以“趟雷场”的形式将6万多平方米安全土地移交给当地边民。蒋雪林 摄
“你退后,让我来!”两个月前,中越边境云南段某雷场,中国军队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士兵杜富国对战友这样说之后,上前排除一枚加重手榴弹,遭遇突然爆炸……
爆炸使杜富国失去了双眼双手。中新社记者近日探访了正在医院康复治疗的杜富国和他的生死战友。
“三年前,我们坐着挂有‘为边疆清除雷患,还人民一片净土’几个大字的汽车来到麻栗坡。”纱布蒙眼的杜富国告诉记者,“看到太多因触雷而断腿的农民,才明白国家为什么要让我们来这。”
扫雷队展示搜排出的各式地雷。蒋雪林 摄
位于中越边境的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马关等地,曾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南疆战事的主战场,遗留下无数地雷和未爆弹药。此后三十多年间,当地民众饱受雷患之苦。
继1992年至1994年、1997年至1999年、2001年至2008年中越边境云南段进行两次大面积扫雷和一次勘界扫雷之后,2015年中国决心彻底清除这一地区“雷患”,启动中越边境第三次大面积扫雷行动。
同年,杜富国和战友张波与数百名军人志愿参加扫雷行动,从中国各地汇聚到中越边境。“因为贫穷,农民只能冒生命危险进入雷区开荒种地,有人甚至用简单工具排雷,致残者无数。”张波说,当时所有战友只有一个心愿:我们可以伤,不能再让一个老百姓被炸伤。
图为扫雷队展示搜排出的地雷。蒋雪林 摄
据统计,仅在中越边境云南段,约130万枚地雷、48万发爆炸物遍布289平方公里的161个混乱雷场。它们埋在乱石嶙峋、灌木丛生的陡坡上,只能依靠人工排除,且随着时间推移,地雷已极不稳定。雷场看似寂静无声,实则凶险残酷。
三年来,扫雷兵在雷场内排雷,雷场外常有被炸致残的农民自带食物和水在旁看着等着。
“老乡嘱咐我们:注意安全,慢慢弄。”张波说,“我们知道,他们让我们慢慢弄,但其实很渴望这块土地尽快变成安全的农田。他们太需要土地了。”
在云南扫雷大队营区,记者看到宣传板上杜富国、罗兴、杜茂江、程俊辉等在扫雷中负伤甚至牺牲的军人名字。自1992年以来,共有两位扫雷战士壮烈牺牲,近40名官兵英勇负伤。
图为搜排手发现地雷。 蒋雪林 摄
多年来,虽危险时刻在旁,但云南扫雷大队无人退却。有6名军人在接到转业通知时提出请求:“我们想继续把雷扫完,我们有经验,让我们继续留在雷场作业!”
记者走访时看到,在第一二次排雷后,原来地雷密布的麻栗坡县天保镇早已成为国家级口岸,经济发展快速,货车川流不息;边境上不少农民得到了渴望已久的安全土地,种植着香蕉、草果等经济作物。
张波说,扫雷部队驻地房门口常出现很多芭蕉,“大家知道,是当地乡亲们偷偷放的。我们一切牺牲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中越边境广西扫雷队(东线)搜排手正在作业中新社记者 俞靖 摄
2018年11月16日,杜富国负伤一个月后,中越边境云南段第三次大面积扫雷行动成功完成,当天将已扫雷场移交地方政府时,数十名扫雷官兵手拉手踏过雷场,用他们的双脚向当地百姓证明:土地已重获安全。
第三次大面积扫雷行动中,云南扫雷大队历时三年,共扫除雷区57.6平方公里,人工搜排出地雷和各种爆炸物19.82万枚(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