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新闻中原网> 新闻中心 > 焦点新闻 注册登录

“野蛮生长”的校外培训如何管? 31省份公布治理方案

2018-06-04 07:37:59来源:新京报 中国青年报
字号  

31省份专项治理校外培训乱象

  均已公布治理方案;全国摸排校外培训机构近13万所,整改培训机构1.2万所

  近年来,课外教育培训机构迅猛发展,逐渐成为教育生态中的重要角色。但课外教育培训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失范”行为,提前教学、超纲教学,与学校违规合作开展“掐尖招生”……被称为“影子教育”的课外教育培训,阴影越来越大。

  今年2月,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开展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向“有安全隐患、无证无照、”应试“倾向、超纲教学”等6类突出问题发力。

  日前,记者从教育部了解到,全国31个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全部向社会公布了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方案。

  并且,对校外培训机构全面开展摸排。据介绍,截至5月23日,已摸排校外培训机构近13万所,整改培训机构1.2万所。

  【现状1】

  校外培训市场规模超800亿元

  《201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至2016年,在教育行政部门登记注册的民办培训教育机构有1.95万所。此外,在工商等行政部门登记注册的培训机构超过10万家,培训机构总数约为20万家。

  一些培训机构出现了“你可以不来培训,但你的同学都来了”的广告词,“孩子不是在培训班,就是在去培训班的路上”成了较为普遍的写照。

  中国教育学会的数据显示,2016年中小学辅导的市场规模超过800亿元,上课外辅导的学生达1.37亿人次,参与辅导机构的教师有700万至850万。以2014年为例,我国参加课外辅导班的学生约占全体在校学生总数的36.7%,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更是高达70%。

  庞大数字背后,是每个家庭的“供给”。青岛一位家长告诉记者,一年前孩子上初中,为了提高成绩,专门去培训机构进行“一对一”辅导,一个小时125元,“平时放学后、周末都会过去,一个学期算下来得1万元”。

  【现状2】

  培训机构围绕“杯赛”形成产业链

  2018年《教育蓝皮书》中《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的失范与治理》一文指出,早期校外培训主要是帮助后进生“补差”,其次是发展学生兴趣爱好。但现在的校外培训主要围绕择校与升学,是以“培优”为主要目标,课后补习呈现小学生上课外班时间长于初中生,覆盖70%以上中小学生;城市高于农村,东中部高于西部;文化课补习课程以数学比例最高,其次是英语和语文;重点学校学生的补习比例高于非重点学校,显示“培优”的功能大于补差。

  南昌师范学院教育评估院院长叶存洪指出,校外培训机构往往以高强度培训、大量做题、提前教育、全民奥数等模式,培训学生“应试”技巧,裹挟家长带着孩子拼命抢跑,无形中增加家长的群体焦虑。

  近年来热度不减的“华杯赛”、“学而思杯”、“希望杯”等“杯赛”包括大型培训机构的“统测”成绩,成了“幼升小”、“小升初”择校竞争的敲门砖,不少中学依托社会培训机构通过各种竞赛“掐尖”选拔学生,培训机构围绕“杯赛”形成了培训、与学校合作等完整产业链。

  广州市卓越教育校长周贵告诉记者,校外培训南北有一定差异,北方很多都是全科培训,南方则是分块,缺哪儿补哪儿。原来广州这边培训机构补差为主,补习的学生主要是成绩处于中下游的,现在培优的越来越多。

  广州明师教育董事长罗宇恒也表示,部分培训机构利用家长对孩子升学考试的恐慌,通过“饥饿销售”,大搞奥数等各类加重学生负担的“提优培训”。

  ■ 治理

  四部门出台“史上最严”整治措施

  今年2月,教育部、民政部、人社部、工商总局四部门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

  《通知》指出,坚决纠正校外培训机构开展学科类培训(主要指语文、数学等)出现的“超纲教学”“提前教学”“强化应试”等不良行为。校外培训机构开展学科类培训的班次、内容、招生对象、上课时间等要向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进行审核备案并向社会公布。

  《通知》还明确,严禁校外培训机构组织中小学生等级考试及竞赛,坚决查处将校外培训机构培训结果与中小学校招生入学挂钩的行为。

  5月初,教育部、民政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派出七个督查组对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进行督查,通过不打招呼随机抽查校外培训机构,暗访学生、家长等方式了解情况。

  截至5月23日,教育部门已摸排校外培训机构128418所,整改培训机构12251所。

  “校外培训热还没有真正‘退烧’,下一步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系统治理。”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表示。

  如何为校外培训降温?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汪明表示,要以素质教育为导向,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杜绝将培训机构的结果与中小学招生挂钩的行为。

  ■ 举措

  北京海淀

  公开学校招生渠道标准

  家长被动选择校外培训很大程度是因为校际差异、教育资源不均衡,这也导致了培训机构和学校“合作”、学校“掐尖”点招的行为。

  北京市海淀区作为北京的教育大区,基础教育的体量占到北京市的1/5,同时因为历史的原因,海淀区也存在南北的差距,“点招”情况在前几年比较明显。

  海淀区教委主任陆云泉表示,这两年以来,海淀区规范了中小学入学的行为,特别是对民办学校的招生进行了严格的要求和界定。

  “从今年的情况来看,我们约谈了所谓的名校和热点学校的校长,让他们对社会有一个公开的承诺,同时建立了举报电话,发现一个,立刻查处一个。” 陆云泉说。“现在学校招生渠道和标准,都向社会公开,从学校来讲,没有了空间和途径,如果私自招生,是没有办法注册学籍的。”

  广州

  课堂实行分层差异化教学

  校外培训的发展,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在课堂无法“吃饱”、“吃好”。广州执信中学采取分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学校中充分发展。

  “在学科教学方面,我们向上课的40分钟要质量,争取在40分钟能解决70%甚至80%的问题,这样学生课后就比较轻松,减轻学生负担。”执信中学校长何勇说,“教师教要精准,讲要关键,学生学习要得法。采取分层教学、分层作业。”

  该校英语老师岑立平讲述了她的教学经验,一方面减少重复的练习数量,根据学生情况布置作业,比如有的学生平时就很爱看英文小说,那英语阅读的作业可以不做。另一方面在心理上提高学生兴趣。“英语教学很多备课内容都是自己编的,也会用不同的形式让学生掌握知识,比如让他们给影视剧配音。”

  语文教学方面,针对学生们普遍头疼的“作文”,该校董燕老师表示,会用“体验式”教学激发学生热情。“我让学生从编杂志开始。一开始,他们不用自己采写,只摘登已经出版的美文。慢慢地他们发现如果自己采写就可以和张爱玲、刘慈欣、金庸等知名作家的名字署在一起,成就感非凡,于是他们开始自己写稿了,有的学生还把杂志做成电子版放在网站上,有固定的读者群。”董燕说。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王俊

    相关报道:“野蛮生长”的校外培训如何管?排查与整改并行

    “野蛮生长”的校外培训怎么管

  正确引导使其服务于学生个性化成长

  “这段时间以来,我确实能感受到周围上课外培训班的学生少了,我认为学生和家长应该正确看待校外培训机构的功能。”岑立平是广州市执信中学英语科副科组长,同时,她也是一名高二学生的妈妈。对于种类繁多的校外培训机构,她既是旁观者,也是亲历者。

  目前,岑立平的孩子除了一项美术特长课外班就不再参加其他课程了。在岑立平所在的广州市,有近26万名学生参加校外学科类培训。该市已摸排校外培训机构6000余所、中小学校1200多所。仅这两个月,全市就完成了3次排查整治行动,其中210所培训机构限期整改,75所培训机构被责令停业整改。

  排查与整改并行

  今年2月,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正式打响了针对校外培训机构的“硬仗”,试图减轻困扰学生和家长多年的课外学习负担。据悉,专项治理工作启动后,目前全国31个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部向社会公布了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方案。

  在5月25日举办的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表示,各地坚持边摸排边整改,截至5月23日,已摸排校外培训机构128418所,已整改培训机构12251所。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实地走访广东省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情况发现,经过短短几个月的治理,校外培训机构“野蛮生长”的情况有了很大改善。

  据广州市教育局副局长林洽生介绍,广州市经教育部门审批的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共有547所,经人社部门审批的198所,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面向中小学生进行学科培训的超过5000所,还有一些无照无证的培训机构。

  “不少校外培训机构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无证办学或超范围经营、消防及卫生等安全隐患突出、师资水平参差不齐、虚假及过度夸大宣传误导家长、培训内容严重超纲等,干扰了正常教学秩序,加重学生课后负担,影响学生健康成长。”林洽生说。

  林洽生表示,广州市坚持疏堵结合,分类分步治理,与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同向发力,积极开展教育系统综合治理。“市教育局集体约谈30所知名民办中学的校长,重申招生纪律和要求,明确禁止通过组织‘密考’或以校外培训机构的测试成绩选择生源,切断学校招生与校外培训挂钩联系”。

  校外培训机构不能“一棒子打死”

  治理校外培训机构并不意味着“一棒子打死”,校外培训也并不都是“超纲教学”“提前教学”“强化应试”的代名词,正确引导校外培训机构,可以让他们真正服务于学生和家长,促进孩子个性化发展。

  针对困扰家长多年的“3点半”问题,广州市建立了培训机构与学校合作的“校内托管”,小学生放学后可以在学校里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后活动。

  在广州市天河区华融小学,3点半放学的铃声响起后,不少学生还没走,一些教室里响起了歌声、乐器声,有的同学换上了练舞蹈的衣服,有的从背包中拿出了宣纸和毛笔,有的拿着篮球跑向操场,丰富的校内托管活动拉开序幕。

  “设置合适的托管时间,是实施托管工作的重点。”广州市天河区教育局局长曾东标表示,“很多家长下班后再来到学校,实际上5点半都是早的,因此我们延长在校托管时间到下午6点(部分学校或项目可弹性延迟到下午7点),这样才能真正满足大部分家长兼顾工作和接送的需求。”

  对于引入的培训机构,天河区教育局也有严格的要求。曾东标表示:“我们要求,引入的第三方机构必须是经教育行政部门审批设立的近5年年审合格的培训机构。服务质量、内容与承诺明显不符的,年审有不良记录的,综合满意度低于80%的,把学校托管服务分包转包给其他机构的,将被立即终止参与第三方托管服务。”

  在广州,不少培训机构不进行“培优”“拔高”教学,而承担着给学生“补差”的任务。不少学生和家长表示,一些薄弱的学科经过在校外培训机构的补习,成绩确实有了很大提高。这样的补习成为校内学习的有效补充。

  在广州市明师教育培训学校,六年级女生刘培(化名)表示,自己从五年级开始就在上课外班补习数学。据刘培的妈妈介绍,女儿的数学成绩一直不好,经过一年多的学习,从50多分提高到70多分,效果十分明显。

  “这对她的学习成绩、自信心方面提高挺多的,她也比较喜欢去。”刘培的妈妈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广州市明师教育培训学校校长肖明良表示,治理行动开展以来,该机构撤掉了一些有夸大嫌疑的宣传用语,突出了对学习方法的介绍和对学生的鼓励,“我们的教学研发部组织老师严格审查义务教育阶段的讲义,要求不得有任何有违常规教学的东西”。

  让学习重点回归课堂

  如果将学习的过程比喻成吃饭,那么学校里的课堂教学就是“主餐”,丰富多样的校外培训则可称作“零食”。然而,不少学生都有这样的体验:“主餐”吃不好、吃不饱,只能依靠课下的“零食”充饥,然而“零食”吃多了,不仅会影响“主餐”,还会造成获取知识时的“营养不良”。

  因此,校外培训治理的关键之一是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在课堂上又好又快地掌握知识,才能形成一个不依赖课后培训的良性循环。而这考验着每一个教师的智慧。

  岑立平的方法是分层教学和分层作业。“以英语为例,同学们的水平比较容易拉开差距。我们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比如有的同学爱好读原版英文小说,就不用做阅读作业。有的同学基础比较薄弱,我们会针对教学大纲和教材合理调整难度,做一些校本教材。未来,我们的目标是考试也分层,学得快并不是重点,重点是学懂弄通,慢慢进步。”

  让学习的重点回归课堂,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了,还可以抽出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

  “除了写作业,我还有充分的时间可以自己支配,我组建了国学社,带着对国学感兴趣的同学一起阅读经典,也学到很多课堂以外的知识。”广州市执信中学高二学生刘亦洋说。

  吕玉刚表示,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依然任务艰巨:一些校外培训机构整改不够积极,一些校外培训行为转为“地下”或化整为零,一些地方对在职教师私自补课行为查处不力,一些学生退出校外培训后,课后服务还跟不上。

  5月28日,教育部在广州召开全国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推进会,教育部副部长朱之文强调:“下一步,各地要进一步深入细致推进摸排和整改,解决校外培训机构变相产生的一些新问题,彻底堵上违规校外培训机构死灰复燃的制度漏洞。要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各地要合理确定课后服务的时间和内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财政补贴、收取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等方式筹措经费,普遍开展课后服务工作。严禁违规举办面向中小学生的各类竞赛。”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叶雨婷

 

编辑:zynews
联系记者

相关报道

相关搜索

您还可以在这里关注我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图片频道

什么不爽来吐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