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新闻中原网> 新闻中心 > 焦点新闻 注册登录

专家解析:地震云是否真实存在?哪些天气因素影响震后救援?

2017-08-12 09:23:49来源:新华网
字号  

  四川九寨沟震区公路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报图。

  记者:目前,网上流传着一些对“地震云”的说法,请您谈谈地震和云到底有没有关系?“地震云”是否真的存在?

  张芳华:目前并没有发现地震和云之间有联系的理论和依据。大家利用云来预测地震是否发生非常不科学。像地震这类地壳运动对大气环流是否有某种潜在影响,有待于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和论证,即便有影响也比较细微,在做天气预报时这种影响是忽略不计的。而这种尚未地震,就以天降奇象、云生异变来预测的方式很不靠谱,我们认为“地震云”的假设是不成立的。

  张晓东:从目前的研究情况看,没有任何科学事实能证明云的变化与地震有直接关系,也没有科学研究可以证实地震的发生与天气变化有直接相关性。

  其实,不仅是云和天气的变化,很多书本画册上提出的能预示地震即将来临的征兆,如家禽家畜行为异常、野生动物迁徙、植物异常都不通过严格的科学检验。公众可以在地震发生后关注到震前的种种异常现象,但却无法从异常现象推出地震即将来临的结果。以动物行为异常为例,导致动物迁徙、情绪失控的原因很多,可能是季节转变、气候变化、动物疾病,也可能是繁衍生育的需求。所以,在无法将其他引起异常的原因剔除时,我们不能将云与动物的异常作为预测地震来临的科学指标,地震的监测预测还任重道远。

  记者:震后中央气象台开展了哪些工作,提供了哪些服务?当前气象部门对震区天气监测从时间和空间上精确到何种程度?

  张芳华:地震发生后,8日夜间中央气象台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值班岗,与四川省气象台开展视频连线,了解灾情影响和天气情况,并增设领班和首席岗,加快信息分析和专报制作。9日开始,每天2次发布震区服务专报,提供3天内逐12小时天气要素预报;制作时间分辨率为3小时、空间间隔5千米的精细化格点化预报产品;每天2次开展视频会商并随时进行电话会商。此外,派出首席预报员前往成都中心气象台开展预报援助。

编辑:赵静
联系记者

相关报道

相关搜索

您还可以在这里关注我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图片频道

什么不爽来吐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