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新闻中原网> 新闻中心 > 焦点新闻 注册登录

贩毒集团操控孕妇等贩毒 中国“扫毒”面临哪些挑战?

2017-03-28 08:00:37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号  

  中新网北京3月28日电(记者张尼)全国现有吸毒人员超过250万人,35岁以下“瘾君子”占比近六成,贩毒集团组织、雇用、操控孕妇贩毒……27日,国家禁毒办在北京发布《2016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一系列数字揭示了中国禁毒工作面临的诸多挑战。

6月23日消息,广东省禁毒委员会23日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称,今年1至5月,广东警方共破毒品犯罪案件6104起,刑拘犯罪嫌疑人7496名,缴获毒品10.09吨,捣毁制毒场点49个,侦破缴毒千克以上案件217起。 <a target=&apos;_blank&apos; href=&apos;http://www.chinanews.com/&apos;></table>中新社</a>记者 陈骥旻 摄

  资料图中新社记者 陈骥旻 摄

  谁在吸毒?

  ——吸毒人员中35岁以下人群占近六成

  全国有多少“瘾君子”?这些人的年龄构成又是怎样的?

  27日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国现有吸毒人员250.5万名(不含戒断三年未发现复吸人数、死亡人数和离境人数),同比增长6.8%。

  这其中,不满18岁2.2万名,占0.9%;18岁到35岁146.4万名,占58.4%;36岁到59岁100.3万名,占40%;60岁以上1.6万名,占0.7%。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吸毒人员总量缓慢增长,但35岁以下吸毒人员增幅同比下降。

  2016年,全国新发现35岁以下吸毒人员占新发现吸毒人员总数比例同比下降2.6%,新发现35岁以下吸毒人员同比下降19%,查获35岁以下青少年吸毒人数同比下降4.1%。

  “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成效初显。”报告评价称。

资料图:深圳机场海关查获新型毒品“尼美西泮”近4千粒 刘瑞隽 摄

资料图:深圳机场海关查获新型毒品“尼美西泮”近4千粒 刘瑞隽 摄

  毒品滥用有何变化?

  ——新精神活性物质国内滥用增多

  “毒品滥用结构发生根本变化。”报告称,2016年,全国吸毒人员以海洛因为主的阿片类毒品滥用人数增势放缓,以冰毒、氯胺酮为主的合成毒品滥用人数增速加快,滥用新精神活性物质有所发现,呈现出传统毒品、合成毒品和新精神活性物质叠加滥用特点。

  2016年,中国国家毒品实验室从各地送交的检测样品中,发现22份可直接吸食的新精神活性物质,反映出新精神活性物质在中国已存在滥用人群,主要是在娱乐场所滥用。

  此外,全国现有滥用大麻人员1.7万名,个别地方出现有组织聚众吸食现象。而山西等地存在滥用甲卡西酮问题,内蒙古等地存在滥用土制海洛因问题,部分地区存在青少年滥用含可待因复方口服液体制剂的止咳药水问题。

编辑:王静喆
联系记者

相关报道

相关搜索

您还可以在这里关注我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图片频道

什么不爽来吐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