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报特派记者 黄晖
编者按:
随着北京冬奥会大幕拉开,本报记者也奔赴赛场一线采访。即日起,我们推出“冬奥评谈”专栏,每天刊发前线记者在奥运赛场的所见所思所想,在为读者送上精彩赛事的同时,让您对赛场台前幕后的精彩冬奥故事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2015年7月31日,北京携手张家口取得第二十四届冬奥会举办权,成为全球首个“双奥之城”。7年之后的2022年2月4日,一场“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如期拉开大幕,中国携手世界,共赴一场“一起向未来”的冰雪之约。
办好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是中国对世界的庄严承诺,2000多个日日夜夜,履行承诺的坚定步伐,也伴随着中国在各方面前行的足迹,回味个中点滴,不由让人自信洋溢,豪气满怀——
发展理念与时俱进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以及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理念和趋势,也是中国在申办过程中对世界的庄严承诺。从冰立方更节约、更务实,同时也更具技术挑战的华丽“水冰转换”,到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大面积应用于首都体育馆等场馆,打造出史上首次大规模使用二氧化碳制冷剂的冬奥会,2008年北京夏奥会的场馆被2022年北京冬奥会最大限度地利用起来;从延庆赛区几乎完全恢复的生态植被,到雪如意桩基之间像往昔一样自由穿行的小动物,再到由众多发电风车串起、为冬奥场馆供电的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工程,“山林场馆,生态冬奥”的中国答案跃然于绿水青山之间。北京冬奥赛区场馆建设、改造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在中国“科技担当”的支撑下完美“落地”,从理念到实践,同样堪称史上无双。
文化自信更加笃定 屹立世界“气自华”
这两天,提前亮相的冰壶混双比赛成功“出圈”,在社交媒体上刷屏。除了中国组合矫健的身手、不俗的战绩以及“女主角”治愈的笑容,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赛场内诸多细节。由中国元素体现出的文化自信——引导选手出场的是来自京剧的开场锣鼓和提神提气的青衣叫板,场间表演的是以莲花、折扇等图案为主角的灯光秀,选手就位后,苏格兰风笛响起,致意冰壶运动的起源之地,盛世之中的文化自信精彩动人。除了“软件”环境,场馆“硬件”也闪烁着文化自信的灵光。张家口国家跳台滑雪中心,从顶端的环形建筑一直到山底,圆润流畅的曲线造型会让每一个中国人脱口而出:如意!非但如此,经过巧妙的旋转设计,运动员站在“雪如意”顶部的出发点,可以遥望明长城遗址,出发,就是向长城“飞”去。历史、当下、未来在这里“超时空衔接”,和谐自然,匠心独具。
冰雪普及蔚然大观 竞技水平“冰强雪壮”
借助北京冬奥会的重大机遇,中国全面实施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四季拓展”战略,克服南北气候差异明显、冰雪资源分布不均、设施服务尚不完善等不足。在诸多努力下,冰雪运动赛事活动多了、服务多了、普及推广体系完善了,中国冰雪运动突破人群局限、时空局限的发展不但令人击节,也为大众更广泛的参与创造了条件。数据显示,自成功申办冬奥会到2021年10月,全国参与冰雪运动的人数达到3.46亿人。中国不但兑现了申办过程中做出的“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庄严承诺,也用冰雪运动的普及,为体育强国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群众冰雪运动广泛开展的同时,中国竞技冰雪水平也从以往“冰强雪弱”的格局变为北京冬奥周期的“冰强雪壮”,本届冬奥会,中国军团老将状态上佳,新秀异军突起,中国军团在本届冬奥会上的表现,值得期待。
奥运盛会的大幕已经拉开。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说:“2022年北京冬奥会,将开启一个全球冰雪运动的新时代。”
心随冬奥跃动、共享冰雪激情。让我们,一起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