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聚焦中原网> 中国聚焦 注册登录

克难题,保进度,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中国仰韶文化博物馆项目迎来首块筏板浇筑

2021-12-28 17:20:16来源:中原网
字号  

  12月27日,中建一局一公司河南分公司承建的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中国仰韶文化博物馆项目首块筏板正式浇筑。此次筏板浇筑混凝土量2000余方,项目团队争分夺秒,连续浇筑30多个小时,在确保防疫安全、扬尘治理工作的基础上高质量完成每项任务,并于27日早5点28分顺利浇筑,这标志着项目正式进入主体施工阶段。

  制定方案,先锋谋划在前

  为顺利完成首块筏板浇筑,项目参建人员多次召开专题会,从劳动力组织、施工质量、材料供应、后勤保障等多个方面制定方案,结合现场问题逐个解决,确保筏板浇筑万无一失。为确保施工质量,成立专项检查组,由技术质量体系牵头,提前插入验收,对现场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现场整改,现场复验,将整体验收分散成各个小区域,分别验收,确保一次验收通过;为确保现场劳动力充足,由工程部牵头,整体摸排现场劳动力人员情况,不能满足节点施工要求时,积极与劳务施工班组长对接,增加现场劳动力,确保劳动力能够满足现场节点施工要求;为确保现场材料充足,由商务物资体系组织,针对现场施工需要用到的材料及物资提前进行计划梳理和现场盘点,商混站提前查看备料情况,保证施工材料供应及时。项目党员先锋谋划在前,为工程顺利建设提前谋划、主动作为,全力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攻坚克难,先锋冲锋在前

  工程现处于基础施工阶段,建设现场面临地质条件差、钢筋调运困难等难题,且邻近河流、土基松软,对现场的物资调配和运输造成极大的影响,现场工作人员通过多方研究、制定方案,最终通过“以板代路”的方式,在松软的路上铺设近200块钢板,投入6台汽车吊组织吊运钢筋,高峰期组织近200余名工人进场施工,保障了筏板的施工进度。

  当前疫情防控形式依然严峻,为更好落实疫情防控各项工作,项目制定了疫情防护方案和应急预案,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冲锋在前,在各出入口设置防疫监测点,严控项目进出的健康“口”,安全“口”,“外防输入”,把好项目疫情防控第一关。

  冬季施工,作业面管理,先锋妙招在前

  冬季施工现场,气温较低,施工很多材料在低于5℃的环境,性能可能有所变化,且混凝土含水,容易发生冻坏,为解决这些施工难题,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项目根据今年冬季施工特点,结合博物馆项目特有特点,编制了冬季施工专项方案,针对大方量混凝土浇筑,浇筑前在混凝土中加入聚丙烯纤维、防冻剂,增加混凝土抗裂性能,防止因气温过低造成混凝土冻伤,同时采用覆盖保温棉的保温养护形式对混凝土进行保温养护。除此之外,为确保现场施工质量,现场共划分为12个作业面,加快工期进度,规范物资管理、安全管理,采取“实时快报”方式,将进度及存在的问题等情况,实时报送到工作群,为快速推进现场施工进度打通最后一公里。

  团队负责人吴浩介绍到,本次首块筏板顺利浇筑成功,离不开各级政府、建设、监理等单位对本项目建设的大力支持,也离不开项目部的周密筹划、精心组织,事前加强控制、过程管理,整合多方资源,加强各施工队伍的协调,项目管理人员提前为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并对各类进场材料等进行了全面检查,顺利达到首块筏板基础混凝土的浇筑条件。

  据了解,仰韶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一支重要的考古学文化,距今约7000—5000年,河南郑州大河村、陕西西安半坡、河南陕县庙底沟、山西夏县西阴村等都是著名的仰韶文化遗址。同时,仰韶文化也是中国第一个被发现和命名的考古学文化,在考古学研究和考古学史中都具有重要地位。该项目建成后将是郑州市的一个集考古发掘、原始文化展示、市民休憩、旅游观光的大型公共文化场所,助推郑州打造黄河文化主地标城市,传承华夏文明。(曹入丹 王山林)

编辑:袁连贺
联系记者

相关报道

相关搜索

您还可以在这里关注我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图片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