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河南分网6月24日消息(记者 王勇生 焦宏昌 通讯员 司利强 叶中琳)“杞县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对非遗传承人充满关怀和寄予厚望。”杞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关亮说:“杞县将力争在非遗传承创新、宣传展示等方面有新突破,积极打造打响杞县非遗品牌,传承弘扬杞县文化。”
近年来,杞县深入开展非遗保护传承,包括国家级非遗项目“杞人忧天传说”在内的百余种传统文化正焕发新时代活力;唢呐、酱菜、伊尹传说、剪纸等非遗项目更是声名远播。杞县现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01个。一项项传统艺术在当代社会得以延续与创新,杞县文化正在向世界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40后“微书”传承人:“在我有生之年再创2到3个基尼斯之最”
“在这个葫芦上我写了5300个字的《道德经》,一个字大概6.785平方毫米,用了整整9天才完成。获得了上海大世界基尼斯颁发的‘葫芦微书之最’证书”。6月23日,在杞县金城街道闫庄村一处略显清寒的庭园里,80岁老人崔忠庆拿着自己的得意之作,跟记者讲述着自己的“微书”里的大世界。
“微书虽然微小,却十分讲求笔法、藏锋、结构,书写难度很大。”崔氏微书,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具有重要传承价值。崔忠庆说,每天,他伏在桌案上一写就是五六个小时。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20年的探索研究创新和不懈努力,他的微书艺术引起世人瞩目。
崔忠庆正在葫芦上写《道德经》(央广网发 通讯员 司利强 供图)
2013年1月,《微书(杞县崔氏)》经开封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开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杞县文化馆馆长杨凤成介绍,崔氏微书起源于明清民间,方寸千言,字字珠玑,匠心独具,实为一绝。更让人称奇的是,66万字的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历时两年多,也让这双巧手搬到长120米、宽0.24米的宣纸上,虽然每个字只有2毫米见方,但金钩铁画,笔笔精到,令观赏者赞叹不已。
在一个有拳头大小的葫芦上,《三国演义》《出师表》、《岳阳楼记》、《千字文》、《弟子规》、《兰亭序》、《桃花源记》、《孙子兵法》等名篇,崔忠庆用微书的形式完整地写上去,赋予了普通葫芦艺术的灵魂。几十年间,崔忠庆不断在葫芦、长卷、折扇、册页上进行微书创作,作品多达3000件。他的名字也被录入《中国书画家大辞典》、《中国艺术家名人录》、《中国工艺美术家大辞典》等书。在他眼里,葫芦微书不单单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更重要的是它彰显出了民族文化的魅力。
“我打算近期准备把毛泽东主席的132首诗词都展现在一个葫芦上,推向市场。”今年已经80岁的崔忠庆老骥伏枥、壮心不已,他表示:“在我有生之年我想再创2到3个基尼斯之最。他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来爱好微型书法,为中国的微书书法艺术注入新的活力,把微型书法发展传承下去。”
70后中医药传承人:“通过非遗+扶贫带领更多的贫困户脱贫致富”
“在这里干活我能学到可多医药保健知识,最要的就是挣的钱把家里的债还清了,经常手里还可以多出一些零花钱给孙子孙女们买点衣服和零食。”6月22日,位于杞县高阳镇常寨村“周氏珍珠散青华膏”第九代传承人周金海的非遗扶贫工坊内,6名来自周边村庄的贫困留守妇女有的在炮制材料、有的在制作挂件、有的在塑封装盒,小小的扶贫作坊里充满了欢快的笑声,而这里面要数脱贫户伍伦芳的笑声最为爽朗开心:“每天照顾完家中的老人和孩子,就会来这里做工,每个月大概3000块钱,我喜欢这份工作。”
常寨村周金海的非遗扶贫作坊里几位贫困留守妇女在正在晾晒产非遗产品
(央广网发 通讯员 司利强 供图)
周金海说:“身为中医世家的一员,我希望祖辈的医术和秘方能够继续一代代地传承下去,让这一宝贵的‘财富’造福更多的乡邻。”
常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43户480人,现有未脱贫5户12人。周金海常常心系常寨村发展,致力于“非遗+脱贫”带领更多的贫困户脱贫致富。“周金海每年都会为65岁的老年人免费体检一次,特别是贫困户看病,减免费用。”常寨村村支部书记鹿中辉介绍:“周金海经常普及中医药文化,宣传强身健体知识,我们村的村民说起养生都能说上几句。”
周金海自幼跟随爷爷、父亲学医,代代传承中医药文化。其非遗项目“周氏珍珠散青华膏”2014年被人民政府公布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远销新加坡、澳洲、马来西亚等6个国家。2016年被邀请入驻世界非遗城、上海迪士尼、北京非遗城、洛阳非遗城等地,并已入驻中国非遗大数据中心,是国家批准的非遗传习所。
“我们希望通过非遗传习所和‘非遗+扶贫’组织非遗文化培训,帮助贫困人口学习传统技艺,提高内生动力,促进就业增收,巩固脱贫成果。”关亮说“我们还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到脱贫攻坚中,助力乡村振兴。”
周金海在讲述中医药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央广网发 通讯员 司利强 供图)
90后莫家酱菜传承人:“让直播带货把非遗也变成网红”
“大家看,我们莫家酱菜色泽鲜亮、脆嫩清香、酱味浓郁、咸甜适度……”6月24日,在杞县北关大街有一家光绪年间创建的老店“明德堂莫家酱菜园”,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莫家酱菜培制技艺”第五代传承人莫聪一边试吃各种酱菜,一边细致描述口感和味道,引得1296名粉丝食指大动,许多产品一上架就被迅速“抢光”。“我这一个月共卖了430多件产品。”莫聪说,许多网友通过网络“看到、闻到、尝到、触到”了杞县非遗老字号的勃勃生机,“冷门”的非遗,正以更接地气地方式走进人们的生活。网友“甲天下”感叹:“看完直播,觉得非遗它就在我们身边。”
1991年出生的莫聪从小后跟随父亲莫新刚学习“莫家酱菜培制技艺”,他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创新思路和新的销售模式,在非遗这个领域开启了直播模式,产品更是供不应求,效益可观。
莫家酱菜第四代传承人莫新刚在讲述糖蒜的腌制方法(央广网发 通讯员 司利强 供图)
“实际上,直播、短视频等形式,不仅可以带货,也给一些非遗产品提供了展示平台。也反映了非遗的传播形式越来越多样。”杞县文广旅局局长王宏博告诉记者:“非遗参与直播科普知识之余,也能为传承人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把非遗与网络传播和线上销售有机融合在一起,和生活连接起来,往日冷门的非遗,会越来越受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