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桥,豫东地区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村庄,位于睢县城南6公里。过去,这里的人们世世代代以土地为生,“面朝黄土背朝天”是对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
而现在,这个小村庄建起了扶贫车间、光伏发电站,修建了文化广场、舞台、村室及联建房,村内道路及文化广场都进行了绿化,并安装了路灯,村民们的生活越过越美好。一切转变的发生,离不开以付红涛为第一书记的蔡桥村脱贫攻坚责任组两年来的努力。
4月17日,记者走进蔡桥村。迎面看到的是村里新修的文化广场,凉亭、回廊、点缀广场的绿植,不少村民在广场上说着笑着。不远处,村里的光伏发电站光洁如镜,在阳光的照射下十分亮眼。
拄双拐坚持扶贫
说起蔡桥村的脱贫攻坚工作,不得不提该村的第一书记付红涛。今年44岁的付红涛,2017年5月被睢县林业局派到河集乡蔡桥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初到村里,他了解到蔡桥村没有村集体经济,也没有特色产业支撑,脱贫难度很大。付红涛把“家”搬到蔡桥村,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从每家每户最急需的事情做起,全身心沉在了蔡桥村。
“过了几十年,没想到家里还能这么干净。”贫困户袁为堂家曾经杂乱无章的小院子如今变得干净整洁。今年已经70岁的袁为堂孤身一人,家具陈旧,想打扫已经力不从心。付红涛了解情况后,主动帮助袁为堂打扫庭院,还给老人送去了两条新棉被和过冬的衣物。“驻村书记是为老百姓做实事来了。”老人说。
但2018年2月份,脱贫工作刚见成效,大年初一的一场车祸却让他左腿外踝骨折,不得不回城治疗。谈起在医院的那段经历,付红涛脸上满是不甘,“脱贫工作到了关键时刻,我却只能躺在病床上,真是急死人。”
因为怕耽误脱贫工作,付红涛动完手术后第二天便打着石膏,拄着双拐回到了村里。考虑到付红涛拄着双拐在村里奔波不方便,上级部门专门给他买了一辆电动三轮车。
“有了三轮车方便多了。原来拄着拐棍跑不远,现在在村里骑着三轮,想去谁家了解情况都很方便。”付红涛说。
村民们看到付书记骑着三轮车、拄着双拐给村里跑项目、修新路、进农户,都很感动。村民付作礼说:“付书记腿不方便,还三天两头上俺家了解情况,真是负责任的好书记。”
蔡桥村村民刘爱兰仍然记得2018年8月份,一场大雨过后,她家的房子被水淹了。付红涛立即组织脱贫攻坚责任组成员及群众开展排水,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水被排出了,房子安然无恙。但付红涛骨折未痊愈的腿,在水里一直泡了几个小时。
“他的腿本来就不好,还在水里边泡着,估计得好多天缓过不来,真是比我们老百姓干活还辛苦。”刘爱兰说。事后,他们才知道,付红涛的家,过的水有四五十厘米深,家具全泡起来了,家人也到亲戚家去住了,但他还是选择和村民们待在了一起。
美好乡村现雏形
功夫不负有心人。近两年来,付红涛拄着双拐,开着三轮车,把蔡桥村原本坑坑洼洼的路修成了平整的水泥路,还埋设了排水设施,村容村貌得到了极大改善;近一年来,蔡桥村修建了文化广场,村民举办文化活动有了场地,精神生活更加富裕。
2018年6月份,付红涛拄着双拐到贫困户家中了解情况。
如今,蔡桥村贫困户数量从116户减少到7户,村里不仅通了自来水,危房得到改善,还建起了光伏发电站和扶贫车间,村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而付红涛已经不再拄着双拐走村串户,但他拄着双拐坚持驻村扶贫,被蔡桥村的村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村民都称他为“双拐书记”。
孤寡老人付修权,住进了村头建成的联建房,新房子里水电气一应俱全,生活设施完备。“现在住的房子比以前的老房子好多了,门口就是水泥地,下雨天也不怕踩泥。” 付修权说。
谈及蔡桥村的未来发展,付红涛充满了信心。他说:“我们脱贫攻坚责任组将按照上级党委政府的工作布置和要求,继续坚持“政策不变、力度不减、靶心不变、队伍不散”,继续为蔡桥村服务。”
付红涛表示,下一步蔡桥村还将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乡土人才和致富能人中培养党的后备力量,努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领头羊”,巩固蔡桥村的脱贫成果,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