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总有尽头,而陪伴生命走过最后一站的就是火化师,一个既特殊而又神秘的职业。
1997年,年轻的刘凯从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毕业之后,听闻郑州市殡仪馆缺乏人才,便懵懵懂懂地来应聘,当时他对殡仪行业并没有什么了解,甚至也存在着一点偏见,就这样,自己一干就是21年。他也是郑州市殡仪馆第一位大学生火化工。入选2018年11月“中国好人榜”敬业奉献类好人。
坚守特殊岗位21年
刚开始工作的刘凯对这行既害怕又敬畏,他想着在农村办白事的都是德高望重的老人,这应当是份很神圣的职业,但当他第一次被带去火化间的时候还是心里发怵了,当时火化机器少,等待火化的尸体在地上摆了一排,刘凯甚至都不敢靠近。
但是,刘凯并没有因此退却。一天夜里,一个高度腐烂的尸体需要火化,当进尸车将这个装尸体的袋子送到炉门口时,塑料袋子受炉子高温熏烤烂掉了,腐烂的尸体散落在地上,刘凯马上跑上前弯腰就捡,浓重的气味顿时扑鼻而来,直呛得刘凯胆汁都吐出来了。后来,他一方面练习憋气基本功和加大接触遗体频率来锻炼自己,另一方面晚上去打球、跑步,以大负荷的运动量来转移注意力。就这样,刘凯很快适应了这一特殊的工作环境。
遇到脏、累、苦及危险的工作,他总是冲在先,火化机维修是一件很麻烦的活儿,当燃烧器或炉膛出现故障时,为了赶时间,刘凯经常未等炉膛完全冷却完毕,就顶着高温熏烤,钻进去检修,当排烟不畅时,刘凯二话不说就钻进烟道疏通清理,每当修好出来时,他已被油灰染成黑人。这一干,就是21年。
改造落后的殡葬设备
当时厂里采购了一个先进的设备,但是因为没有人会操作,迟迟没有验收,刚从大学毕业的刘凯只用了3天时间就摸清了门路,设备得以投入使用。从这开始,他渐渐发现在殡仪行业,自己的技术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1998年刘凯就开始做可行性科研报告,对于学机电的他来说,燃烧学、空气动力学等方面的知识还很欠缺,为了更好地做科研,他就利用课余时间去图书馆查资料。当时火化技师人手少,工作忙,为了不影响工作进度,刘凯每次下班之后就一个人在车间里画图,铺设线路,研究新设备,经常会熬夜到2、3点,他笑着说,自己好像也没有什么爱好,偶然打打篮球,跑跑步,除了工作还是工作。
在2010年以前,郑州市殡仪馆的设备都是在刘凯的科研攻克下建造的,技术先进,而且节省了一大笔购买资金。当时一家国内较大的生产殡葬设备的企业慕名而来,想要挖走刘凯,他拒绝了。对他而言,在一线的火化工作不仅仅是改进、提高设备的工作,更是为逝者服务,有更大的意义和价值。
让逝者更有尊严
21年来,刘凯将自己的专业技能运用到殡葬一线,先后主持技术研发项目十余项,获得多项国家专利。
原来的翻板式进尸车送尸体时,会把尸体直接丢进半米深的炉膛内,遗体摔落时严重变形,甚至还会把燃烧的尸体拉出来,刘凯研制出了四向履带式进尸车,可以将尸体从头到脚轻轻地、慢慢地、平稳地放到炉膛中;老式的燃烧器燃烧不充分、火焰温度低会使骨灰发乌,刘凯研制的火化机燃烧器则克服了这些问题,使骨灰烧起来色白、质酥。
在高温的研究环境下,烫伤是常有的事,在研发火化机燃烧器时,刘凯需要在炉口观察火焰情况,由于火焰情况不稳定,突然出现的爆燃,使火焰迅速从炉口窜出几米远,那段时间,刘凯的眉毛和头发经常被烧焦,然而这些他并不在意,上百次不顾危险的实验直至成功只为对遗体更加尊重,让逝者更有尊严。
见惯了死亡和遗体,刘凯说自己并没有感到麻木,一个人生前无论是风光或是平淡,都是不容易的一生,到了终点,每个生命都应得到同等的尊重,要好好地送他一程。
上午上班之前,刘凯照例检查着每一台设备。正如电影《入殓师》中所说,“死可能是一道门。逝去并不是终结,而是超越,走向下一程,正如门一样。我作为看门人,在这里送走了很多人。说着,路上小心,总会再见的。”(郑报融媒·郑州晚报记者 董艳竹 见习记者 李京儒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