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聚焦中原网> 新闻中心 > 中国聚焦 注册登录

王中军:松美术馆定位特别“讲究” 极具中国味道

2017-11-03 22:13:26来源:艺市纵横
字号  

  走出车水马龙、熙攘喧嚣的都市,在静谧的温榆河畔,一道素雅的白墙让您忘却喧闹的城市。松美术馆大门为您而开,一眼望去,碧草连天,白墙灰瓦,俊松静立。展厅、楼台、松舍,肃然而和谐,静待您来。置身美术馆,入目有树,而心似无物;风过松涛,但心耳弥静。走进松美术馆,让您聆听艺术的声音,感受自然的呼吸。

  松美术馆首展“从梵高到中国当代艺术”海报

王中军(当代艺术家、艺术品收藏家,华谊兄弟创始人、董事长)

  Q:请问你开始收藏大概有多长时间了?

  王中军:我印象里是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的,大概97、98年。当时我觉得收藏都是随意性的,没有特别的概念。现在的收藏目标是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或者是自己喜欢的东西。

  松美术馆外景

  Q:现在大概形成了怎样的收藏体系?

  王中军:我大概用了20年逐渐形成现在的收藏体系。因为我是学美术的,有自己的偏好,早些时候比较喜欢学院派,例如罗中立、陈逸飞、艾轩、何多苓这批艺术家,早期买学院派的作品比较偏四川地域的代表艺术家。当时文学有伤痕文学,艺术有伤痕美术,现在大家称之为四川画派。当时很多国内艺术家喜欢怀斯,他们都有怀斯的味道。后来我跟他们聊天,发现谁也没见过怀斯的原作,那时中国艺术家喜欢谁都是在画册上看的,谁也没有真正体会到怀斯的画究竟什么样。

  松美术馆外景

  后来,我收藏了一些当代艺术作品,比如张晓刚、方力钧、王广义等艺术家的代表作品。这次展览中没有特意分“20世纪学院派”和所谓的“85后的中国当代艺术”,但我的收藏还是由于时间的积累,包含了这两个方向。之后像吴冠中、常玉、赵无极等20世纪早期一批艺术家的作品我非常喜欢,他们受留法影响比较大,作品将西方艺术精神和东方艺术韵味结合得很好。国内艺术家大概就分了这三段,每一段我觉得我的收藏中都还有不错的作品。当然,并不是我买的作品都有这么精,只是从很多作品当中精选出一些做此次展览,力求把好的作品都放在美术馆展出。

  松美术馆展厅

  我收藏西方艺术家比较集中于西方印象派以来现当代的艺术家。比如莫奈、毕加索、苏丁、莫迪利亚尼这等等。收藏是分这几个单元,还算系统。至于我个人收藏,不是刻意的,是因为20年的积累,收藏是要靠时间的,谁也不可能在很短时间把自己的收藏体系建立得非常完整。

  松美术馆展厅

  Q:这次“从梵高到中国当代艺术”的展览策划是否有特定的逻辑?

  王中军:开始我个人想20世纪中国大部分时间是学院派的艺术家,是否可以此划分,后来我跟此次展览策展人常天鹄先生探讨,其实我们俩谁也没有权力把艺术家概括为“20世纪的学院派”或是“当代艺术”。最后决定将这些作品都放在一个厅,没有设定任何的标题,仅仅在每个厅进门的门框上标示出展出作品的艺术家名字,我们希望给每个观展者留有自己去理解的余地,所以这次展览并没有太多概括性的总结。

  松美术馆展厅

  Q:聊一下松美术馆,当初为什么选在这个地方?

  王中军:这块地其实已经用了20年,之前是个马场。现在别看美术馆这么现代,它实际是个老房改造项目,我觉得设计师改造得非常成功,美术馆观感和冲击力非常强。

  事实上,收藏这么多年,一直想找一个空间把自己的收藏系统地陈列一下,开始并不是建美术馆的想法,后来就是突发灵感,想着干脆就改成美术馆。而且跟设计师沟通也就是一稿,现在美术馆的样貌和我最初的诉求也基本一致。

  松美术馆外景

  对于主建筑的外形:主体使用白色,就是黑白两色,极简风格,甚至房顶也是白,这基本上和设计师的沟通一次就达成了一致。那个时候还没有想到美术馆像现在这么好看。现在看,我觉得这个美术馆在国内是非常好的美术馆。当然,这其中还包含有很多细节的,比如楼梯、动线、空间、灯光到底什么样?从空间、环境,到设计都是一步一步来的。

  Q:怎么想到单纯以松树给美术馆园林布景的?

  王中军:我们做美术馆主体建筑时还没有想好花园怎么做,整个美术馆建造的过程就是随性而来。我喜欢中国的古建和老牌楼,多年来我对中国建筑有一种根植于心的偏爱。一个现代房子,两边分别放置了一个牌楼、古建。最初路并非错落开的,后来逐渐调整到现在这种感觉,我也很喜欢。

  松美术馆外景

  松美术馆就是这样随着内心的心意,一步步向前推进营造的,到花园布景时也是很偶然的机会——在一次旅行中看到一片草地上全部是松树,整个场景对我很震撼,我觉得太东方了,完全是中国的一种禅文化的感觉。其实,那一念就决定今天松美术馆的园林应该是这种感觉。旅行回来后就把院里的其他树种全部挪移,改成松树,因为种了松树,整个氛围和气场出来了,随之就有了“松美术馆”的命名。

  这个美术馆叫“松”,也贴切我对这个院子的喜欢之情。松是中国文人最喜欢的植物之一,它代表了一种精神,中国宋元明的绘画,松树题材的表现几乎受所有文人墨客喜欢的。这个名字我觉得取得挺好,可能未必别人都会喜欢,但用了一段以后,来的朋友觉得还可以,一进到园区,整个氛围让人感觉叫松美术馆是可以理解的。

  松美术馆外景

  Q:近几年民营美术馆在国内成立很多,诸多企业家、收藏家纷纷成立自己的美术馆。你对于松美术馆是怎么定位的?未来你的目标,或对美术馆的期许是怎样的?

  王中军:说实话,现在并没有明确定位,就是一个私人的美术空间,把自己的收藏能够分享给大家,但这个美术馆空间到今天为止,因为是老房改造,尺寸是有限的。开始建美术馆我担心尺寸问题,国内很多美术馆做的很大,但我后来去欧洲参观了很多美术馆,发现很多美术馆的尺寸比松还小,例如在瑞士、奥地利、威尼斯的一些美术馆,但它们也很有名气。

  松美术馆展厅

  当然,从身份上讲,我必定是代表了“华谊”,我所有的符号,自己创业到今天或者很多人与我相识是通过“华谊兄弟”,我想松美术馆也代表了“华谊兄弟”的一种企业文化,对文化、对艺术的追求。我觉得这个美术馆的定位,首先就是要特别“讲究”。要让国外的人也看到中国人做美术馆的态度。我第一次来美术馆,就对物业表达了美术馆第一是要干净,草坪要时刻处于最美的状态,包括路沿、树杆周边的草坪都要齐整,这其实是细节,从细节上看首先要是极讲究。再者是建筑要讲究,建筑要有东方的味道,白墙衬着松树的影子非常“东方”,极具中国味道。

  松美术馆展厅

  Q:松美术馆在未来如何通过展览、活动的策划体现学术性?

  王中军:和很多美术馆不一样,松美术馆目前还没有设馆长或艺术总监。第一,我觉得暂时还不需要,这么小体量的美术馆我想没必要非要设一个馆长或策展人。如果日后突然想到有场很好的展览可以做,那我们就从当下开始策划,根据需求临时搭班子做这场展览。第二,我收藏艺术品这么多年,希望把我的东西分享出去,一步一步来。现在美术馆评价不错,我想未来做展览一定要更加认真。

  松美术馆展厅

  美术馆首展是以我的收藏为主,馆藏展也是我做美术馆最初的目的。当然,美术馆未来唯一担心是下一个展览怎么样保持自己的学术品位,这个会去想,但都去想通了也未必能做成,所以还是希望一步步来。松美术馆后面每个展览肯定都要是付出很大精力,哪怕没有策划好,哪怕馆藏展延期,也不会凑合一场展览。目前基本的思路是,未来希望每年能做两场高质量的展览就好。

  关于松美术馆

  松美术馆(Song Art Museum),坐落于北京市顺义区温榆河畔,是由当代艺术家、艺术品收藏家,华谊兄弟创始人、董事长王中军先生创办的具有国际视角、国际标准的私立美术馆。美术馆总占地面积22,000余平方米,室内展览面积约2,200平方米,共12个展厅。作为一家致力于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的私立美术馆,“松”将以个人收藏为基础,持续不断的致力于高品质的艺术展览、深度学术研究和公共审美教育的传播普及。

  松,不止于艺术!

  Song Art, More than Art!部分展出作品

  梵高《雏菊与罂粟花》

  毕加索《盘发髻的女人》

  培根 《抬手的男人》

  莫兰迪 《静物》

  常玉《草原上的马群》

  吴冠中《英国乡村旅店》

  赵无极《骑士》

  靳尚谊《小提琴手》

  陈丹青《西藏组画·牧羊人》

  冷军《世纪风景之三》

  刘野《喵呜》

编辑:王静喆
联系记者

相关报道

相关搜索

您还可以在这里关注我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图片频道

什么不爽来吐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