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聚焦中原网> 新闻中心 > 中国聚焦 注册登录

砥砺奋进的五年·驻村蹲点话脱贫:成了合伙人 幸福来敲门

2017-05-25 10:54:03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字号  

  原标题:成了合伙人 幸福来敲门(砥砺奋进的五年·驻村蹲点话脱贫)

  “说起脱贫这件事,还要感谢我们村的浙江女婿哩!”贵州铜仁万山区敖寨乡中华山村村支书毛照新指着不远处的黑木耳种植基地说道。

  中华山村曾是远近闻名的“穷旮旯”,“放牛好耕田、养猪盼过年、喂鸡筹柴米、奔波为油盐”是村民贫困生活的写照。受制于交通不畅和人多地少的现实,这里的干部和村民空有一腔致富热情,但始终没有找到脱贫路径。

  2014年,一名来村探亲的浙江女婿点醒了大家——“浙江有不少农村靠种植木耳、平菇致富,中华山村自然条件更好,为啥不试试食用菌产业呢?”

  当年3月,中华山村村两委干部和致富带头人远赴浙江调研学习。在了解到食用菌生长环境与本村自然条件高度匹配后,毛照新建议将这一“见效快、效益高”的产业引回村里。经过大大小小五次会议,全体村民终于达成一致意见,同意发展食用菌产业。

  路子的问题解决了,钱的问题怎么办?

  “以前,扶贫资金都是直接分到贫困户手中,那点钱什么大事都做不成。”毛照新说,“所以,我们成立了专业合作社,让贫困户来当‘合伙人’,最大限度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为了让贫困户真正实现自我“造血”,中华山村采取了“村两委+合作社+贫困农户”的发展模式,由村两委带头组建集体经济专业合作社,整合多渠道资金,量化折算成股份分配给全村贫困户。这样,贫困户不仅可在合作社务工赚钱,还能参与年终分红。最终,172户464人成为合作社首批“合伙人”。

  “我们现在都算是‘合伙人’呐!”谈及合作社,在里头务工的李艳红一下打开了话匣子。她一边跟记者聊着天,一边熟练地将平菇分拣、包装并密封,“在合作社打工,一年收入两万多,土地流转租金1300多元,去年年底还有1500元的分红。合作社效益越来越好,分红会越来越多!”

  当然,最令李艳红开心的是,在合作社工作不但收入多了,还方便照顾家庭。“家里不但有老人,还有两个孩子,在外地打工总不放心。现在可好了,家门口就能赚钱!”目前,李艳红一家位于乡里的搬迁房正在装修,她更是高兴得合不拢嘴。

  像李艳红一样的“合伙人”,目前已经从172户变为120户,减少的52户成功脱贫。乡里的扶贫干部张文娟说,看到中华山村尝到了甜头,周边的村子也跃跃欲试,通过“合伙人”模式发展产业带动脱贫致富的村子会越来越多。

编辑:刘丽雅
联系记者

相关报道

相关搜索

您还可以在这里关注我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图片频道

什么不爽来吐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