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招聘形式上,除了现场面试环节,“北京站”招聘活动还特别开设了精准就业服务平台、视频面试专区等创新模式。
其中,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起搭建的“高校毕业生精准就业服务平台”在全国各地,尤其是精准就业服务15个试点省市的高校、企业和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中引起了巨大反响。
“高校毕业生精准就业服务平台”是人社部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依托“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匹配”这一理念打造的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纯公益平台。平台的核心是两库一系统,“两库”指的是“用人单位岗位胜任力模型库”和“毕业生测评简历库”,“一系统”指的是智能人岗双向匹配系统。
如何做到人才供需的快速精准对接?人社部全国人才流动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每个招聘岗位的负责人需填写40道选择题,即可建置出符合岗位需要的岗位胜任力模型,随着平台岗位数量不断增加,逐渐形成平用人单位岗位胜任力模型库。求职者则要花3分钟时间填写35道选择题,通过量化测评出其本我性格、价值观、职业兴趣和主导能力、控制能力、表达能力、带动能力、协作能力等17项行为能力,了解自身优势与劣势,随着测评毕业生数量的增加,逐步建立起庞大的毕业生测评简历库库。
毕业生正在通过人社部推出的“精准就业服务平台”体验职业评测服务,读取自己的测评报告。中国青年网记者 刘尚君摄
“这两个库包含的是真正有用的、精确的岗位需求和人才素质信息,一方面可以让企业知道某个岗位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学生清楚自身的求职优势在哪里,另一方面平台还会通过大数据匹配系统对求职者求职意向、专业、职业测评数据以及用人单位岗位需求数据等进行分析,在毕业生求职意向、期望工作地等硬性条件与岗位数据完全相符且测评报告数据与岗位模型数据达到70%以上的匹配度时,自动向求职者和用人单位双向定制推送简历或岗位信息,最终实现智能匹配、简历推送、面试(笔试)邀请发送和平台短信提醒等功能。”
在“北京站”招聘活动现场,许多高校毕业生对职业能力测评非常感兴趣。精准就业服务平台专家顾问张红冰现场为参与测评的毕业生进行职业能力测评报告解读,使同学们深入了解自身职业能力倾向,并通过平台精准推送的岗位信息或自荐等方式,实现快就业、稳就业。
招聘会上,许多到场体验的同学纷纷表示,“高校毕业生精准就业服务平台”更符合互联网潮流,聚企业人气儿、接青年地气儿,投简历找工作不再是大海捞针。
据统计,此次“北京站”招聘活动,253家用人单位向广大高校毕业生提供7276个就业岗位,近2000名高校毕业生通过现场微信扫码参加招聘会,958名应聘者与用人单位初步达成就业意向。
“北京站”作为精准就业服务试点城市,在此次招聘会中初次尝试使用了“高校毕业生精准就业服务平台”,通过现场测评、专家讲解,在求职毕业生产生了一定影响,为今后充分发挥平台优势,提升线上线下对接效率,更好地引导和促进高校毕业生跨区域精准就业,促进人才资源的有效配置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