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时俱进共成长 基地赋能促提升——管城回族区小学语文学科基地观摩活动暨教研工作总结

2024-06-07 17:27:59 来源:中原网

中原网讯(赵文源 通讯员 韩若琼)为加强小学语文课程实践探索与创新,更好地践行新课程标准理念,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打造更加扎实、高效的课堂。6月6日上午,管城回族区小学语文学科基地观摩活动暨教研工作总结在外国语牧歌小学映月路校区报告厅举行,外国语牧歌小学副校长陈琪,基地校各年级业务负责人李健楠、郑世珍、康莹、高书启、韩靓以及基地校全体成员和来自管城区各小学的语文骨干教师参与了此次活动。

本次观摩活动是来自基地校教师关于任务驱动下的课堂教学案例研讨,共有三位优秀教师进行了课例展示,此次活动由来自外国语牧歌小学的基地校成员史雪颖老师主持。第一节课例展示是由外国语牧歌小学吕敏老师带来的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端午粽》。吕老师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层层递进,通过多种感官的调动,引导学生们了解粽子的特点,在朗读中感悟读好长句子的方法,以读促思。整堂课生动有趣,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收获满满!

随后,学科基地一二年级组负责人李健楠老师对本节课进行点评。李老师认为吕老师的这堂课打破了课文与生活的壁垒,与生活建立联系,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的育人价值。同时,李老师还指出如何指导学生朗读的关键路径就是回归教学用书,同时还提出在指导长句子的朗读时,可以呈现更多的朗读方式等建议。

第二节课例展示是外国语浔江路小学的翟启淼老师执教的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肥皂泡》。翟老师通过忆吹泡泡之趣、赏泡泡之美、想泡泡之奇三个学习任务为主线,引导学生在语言情境中理解难读的词句,落实语文要素,还通过现场扇肥皂泡、看肥皂泡的方式,感受肥皂泡中绚丽多彩的变化美。

随后,学科基地五年级负责人郑世珍老师对本节课进行点评。郑老师对本节课中教学目标的落实给予高度评价,肯定了课堂中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体现,提出要在课堂中教方法、用方法,并能通过多种方法理解长句子。同时,郑老师还对本节课提出了一些中肯的建议。

第三节课例展示是紫荆山南路小学的马会华老师带来的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月亮》。马老师通过创设单元大情境、设置单元任务、设置对课题的疑问引入课堂。通过小组交流、多种形式朗读、调动多种感官等方式,抓住关键词句,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到了“月下溪边”的自然之美,在读中学,在读中悟。

随后,由学科基地六年级负责人韩靓老师对本节课作点评。韩老师从新课标落实的角度对马老师的课堂进行评价,首先肯定了马老师在本节课中紧扣语用意识、提升语用能力,让学生在学中用、用中学。同时创设有效的情境,促使学生能够在任务驱动下主动学习,强调了在单元整体教学中,注重课程内容成体系、序列化,还发挥了评价的导向作用,努力做到教学评一致性,最后韩老师针对阅读课提出了有效的建议。

活动最后,由外国语牧歌小学副校长陈琪对本学期语文学科基地教研工作进行总结发言,她首先肯定了基地校语文学科一个学期以来老师们所做的工作,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基地校老师携手共进,踔厉奋发。

此次观摩活动不仅展现了语文学科基地教师的教学风采和专业素养,也为其他青年教师提供了学习交流的机会,让青年教师在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更新了教学理念,扩展了教学思路,也明晰了今后语文教学之路前行的方向。共研新课标,共赴素养课堂,凝心聚力,不断前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