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应用型大学高质量发展黄河论坛在黄河科技学院举办

2024-05-31 17:38:34 来源:中原网

中原网讯(王煜枫)5月26日,地方应用型大学高质量发展黄河论坛在黄河科技学院举办

张大良致辞

张大良在致辞中指出,应用型本科高校是推进高等教育高水平普及化的主体力量,在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张大良围绕“加快建强应用型本科高校,更好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议题,提出三点建议:一是以育人为本,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五育”融合、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着力深化产教融合、职普融通,培养支撑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二是以科研为基,坚持应用研究和科技创新,激活创新链、锻造人才链、接续产业链,培育新动能,着力深化科教融汇,瞄准技术前沿,加快研究成果转移转化,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化;三是以服务为要,立足地方、突出应用,拓展优势、做强特色,主动作为、争创一流,全方位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新贡献。他强调指出,应用型本科高校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有“主动适应-支撑赋能-创新引领”三层境界,建强应用型本科高校要保持定力,坚守定位,坚持“地方性、应用型、有特色”的发展思路,突出服务地方的价值取向,聚焦实际应用的需求导向,彰显办学特色的质量走向,更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刁玉华致辞

刁玉华在致辞中指出,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工作,把推动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作为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等教育分类发展、提升高等教育服务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重要任务,省内一大批应用型本科高校逐步形成了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产科教融合协同育人、协同创新的办学特色,为地方区域经济建设特别是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科技支撑。

​杨保成致辞

杨保成致欢迎辞,向莅临论坛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给予学校关心和支持的领导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他介绍了黄河科技学院作为全国第一所民办普通本科高校的基本情况和近年来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成果。他表示,本次论坛必将进一步促进应用型高校之间的交流合作,进一步提升本校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林建华作主旨报告

林建华以“人工智能时代的大学教育”为题作主旨报告。他提出,生活即教育,教育是显性知识与默会知识的转化过程,默会知识是创造力的源泉。人工智能的发展使我们处于一个知识开放的时代,大学如何提供更好的学习成长体验?他强调,教育应更彰显人的独特性,打破学科、学习和学校的边界,充分利用社会的教育资源,开展应用场景中的研究与教育,增强默会的人性、知识和能力,以及社会实践的切身体验中的通识教育,从而回归教育的本质,实现教育的根本目的。

邬大光作主旨报告

邬大光作题为“转型时代的高校发展——基于大学成熟的视角”的主旨报告。他以国内外知名高校统计数据为例,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组织设置三个方面解读了高校高质量发展和治理能力的内涵。他认为,好大学既要有定力也要有敏感性,既能让学生“进可求其学”也能“退可用其术”,既能够让其所在的国家感到自信,也能够让在其中的个体感到幸福。

马陆亭作主旨报告

马陆亭以“应用型高校正在迎来辉煌发展时期”为题作主旨报告,分析了应用型高校的积极探索、时代升维之变与学术评价之变,分享了应用型高校走向辉煌的现实路径。他表示,未来国力竞争主要集中于科技领域,高等教育要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由跟踪模仿向创新牵引转变,着力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11位来自地方应用型高校的书记校长作报告。陈克正以“‘立德树人’守初心 ‘橡胶品格’育英才”为题,介绍了学校厚植橡胶基础的办学优势特色,分享了应用创新人才培养和体育综合改革的路径与成效。郭万牛以“聚焦高质量发展 推动科产教融合”为题,从教育、科研、人才三方面介绍了南京工业大学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创业型大学的具体实践。徐守坤以“三个聚焦:以深化产教融合助推江苏高质量发展”为题,介绍了常州大学在引领地方高校产教融合新范式、构建地方高校服务产业新路径、激发服务地方创新发展新活力的具体做法。郝志峰以“教育数字化战略下三类人才的三教三融五金思考”为题,面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和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对象,深入思考“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如何实现高质量的教与学。

陈克正、郭万牛、徐守坤、郝志峰作报告

魏先文介绍了安徽工业大学因地制宜优化学科专业设置、重构人才自主培养体系、改革科研组织和机制、创新服务理念和模式等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改革实践。马宏伟介绍了东莞理工学院服务东莞“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特色发展,通过现代产业学院和卓越工程师产教联合行动建设一流应用型大学的探索路径。夏元清介绍了中原工学院的办学情况,以“四链融合,六维一体”为主题介绍了培养卓越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实施方案及良好成效。徐可明以“基于产教融合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实践”为题分享了宁波工程学院的特色实践,介绍了杭州湾汽车学院、机器人学院等建设案例。

魏先文、马宏伟、夏元清、徐可明作报告

张祖涛以“全要素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的‘成工’探索”为题,从大变局与新质生产力、产教融合与产业学院、全要素实践创新平台等方面介绍成都工业学院的改革实践。杨月婷以“打造特色学科专业群,赋能地方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为题,介绍了北华大学特色学科专业群建设,提出要加强顶层设计、发挥引领作用、强化科技支撑的质变思路。张根华以“新质生产力发展与应用型高校新使命”为题,分享了常熟理工学院应用型办学实践,以及锚定新型工业大学建设目标、打造新质人才培养的应用型办学新生态。

张祖涛、杨月婷、张根华作报告

论坛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地方大学教育研究分会、河南省高等教育学会和黄河科技学院联合举办。以“服务国家与地方战略,建设一流应用型大学”为主题,围绕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发展战略与实践路径、应用型高校支撑培育新质生产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与产业学院建设、创新创业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数字化教育变革与人才培养实践等关系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如何办好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重大关切问题进行交流研讨。分会理事长、郑州大学原副校长屈凌波,分会副理事长:北京工业大学原党委副书记李四平、广西大学副校长冯家勋,呼和浩特民族学院校长韩伟新、石河子大学党委副书记马春晖、黑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李君明、天津科技大学副校长高发明、内蒙古民族大学副校长杨恒山、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副校长章献民、苏州城市学院副校长高雷、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副校长关志伟、榆林学院副校长马亚军、河南工业大学纪委书记张玉安,北京大学教授郭建如、河南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闫治国等来自全国近百所应用型高校的领导和职能部门负责人、高等教育研究领域专家学者等300余位代表参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