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酱油”不仅打不成大咖,从个人内在提升角度,打酱油也难以磨练演技而自我提升,更难以产生成名角色。这也是显而易见的道理。戏份少,舞台小,发挥的空间也很有限,甚至不需要你去发挥,只要乖乖做好花瓶就好。从这个角度讲,“打酱油”并不能算演员对自我的“积累”,更像是一种“消费”,把大好的时间用来出演“布景”。
诚然,给好莱坞大片“打酱油”可以增加明星的曝光度,为自己聚敛人气和流量,但流量明星也不应该是演员的唯一追求,不然大可去做网红或者“毯星”,没必要从事表演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业。作为一个演员,理应有几部代表作、代表角色傍身,而这是“打酱油”所不能给你的。
出演自己可触及的主要角色,通过被人争论有没有演技而曝光,也总比通过“国民七大姑八大姨”的设定、或者“胖了瘦了又胖了又瘦了”带流量更符合一个演员的本分。
作为最终为影星们买单的观众,观众也有必要让影星们了解我们到底如何看待这一瓶一瓶的酱油,以及会不会因为影星娴熟的打酱油技巧就对他们另眼相看——我个人的答案是:不会。
事实上,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和逐步开放,中国影界与世界的沟通合作已非同往昔。
近年来大热的影片中,已不少见中外合拍片的身影,如中美合拍的《卧虎藏龙2》《绝地逃亡》《功夫熊猫3》,中英合拍的《美人鱼》《寒战2》《我的特工爷爷》《我们诞生在中国》(中美英合拍)等,尤其是去年张艺谋的《长城》,虽然口碑褒贬不一,但无可争辩的是它将合拍片的投资规模、合作高度和公众关注度都带上了一个新的层次。与此同时,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元素也越来越多,华人形象也在日趋正面化,成龙曾经遭遇的“中国不是我们的市场”的尴尬如今更是无从谈起。这些好的变化都是影迷看得见的。
这算是中国电影产业走向世界的一个缩影:虽然距离赶超好莱坞还有漫漫前路,但在国际影坛的声量已经有了。电影上的事务,我们已经可以坐下来“谈”,而不是“求”。
中国演员想要走向世界,已经有了比“打酱油”更好的选择。(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文艺九局工作室 马涌)
相关阅读
细数在好莱坞中“打酱油”的中国演员
每个明星都应该有一个好莱坞梦,不仅可以锻炼演技,还能让自己的身价提升。纵观华语电影圈,真正打进好莱坞的华人演员大概只有李小龙,成龙,李连杰,周润发,当然还有“国际章”称号的章子怡,算是好莱坞电影的常客。其它人的话影响力实在有限就不计算在内了。
能在好莱坞能够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角色,是当今娱乐圈众多女星的梦想,镀一层金回到国内,身价提升的同时好处也是非常多,但作为国内数一数二的明星却要到好莱坞“跑龙套”“打酱油”,这样真的好吗?下面就一起看看那些在好莱坞“打酱油”的国内明星吧~
李冰冰
我们对于李冰冰的了解,相信还是那个青涩稚嫩的,出演《少年包青天》的她,那时候李冰冰还是一个包子脸,一脸浓妆的打扮相信现在李冰冰看到都会哭笑不得,出道多年来李冰冰的发展一直非常顺利,唱歌拍戏当老板,在庆祝四十岁生日的时候,在游艇上大秀自己的身材。综合搜狐网
李冰冰通往国际的一部电影就是《变形金刚4》,这部电影可以说是打开了李冰冰的好莱坞之路,让更多的外国观众认识了这位拥有标致东方面孔的女明星,虽然说是跑了个龙套,但是整体的出演效果相当不俗,整部电影可以说是一个小亮点,所以这个龙套跑的值得并且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