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网讯(张思沛)“‘饮’甘甜的丹江水,‘住’丹阳古城,‘忆’楚国风云,做一条丹阳湖的鱼,好不自在。”落日余晖洒在丹江湖上,烟波浩渺,宛如一幅画卷。丹江湖大观苑景区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着。
8月8日,“出彩河南·看扶贫”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一行来到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的丹阳口水库实地采访,见证淅川县以旅游业为产业扶贫的“长线产业”,续写脱贫新篇章。
丹江出自秦岭余脉武当山系,北接伏牛南麓,西南横卧四峰山峦,群山连绵,奇峰叠翠。丹江水库雄伟壮观,素有“水龙头”之称的丹江口水库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国家一级水源保护区、中国重要的湿地保护区、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
淅川县将旅游业确定为产业扶贫的“长线产业”,短期内主要抓乡村旅游。据淅川县委书记卢捍卫介绍,现在的淅川县以旅游扶贫示范村与示范园建设为重点,带动贫困群众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目前,全县已建成旅游扶贫示范村和农旅融合示范园64个、星级农家乐69家,带动周边2000多户贫困户年均增收5000元以上。特别是在12个旅游扶贫示范村建设上,先后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目前已完成旅游扶贫规划编制、旅游基础设施配套、乡村旅游项目培育等工作,下半年可实现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卢书记形容淅川的四季这样说道,是“花的海洋、果的世界、鸟的乐园”。如今的淅川县以产业带动,充分放大生态产业基地效应,以景观化发展为方向,以完善旅游服务功能等为重点,把生态产业培育成景观、把产业基地打造成景区,为带动贫困群众脱贫增收创造良好条件。目前,我县生态产业总面积达30多万亩,已建成软籽石榴、杏李、大樱桃等生态产业基地20多个,覆盖全县所有贫困户,户均年增收6000元以上。
以“生态+旅游”趟出脱贫新路子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从长江最大支流汉江中上游的丹江口水库调水,在丹江口水库东岸河南省淅川县九重镇境内的工程渠首开挖干渠,经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沿华北平原中西部边缘开挖渠道,在荥阳通过隧道穿过黄河,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自流到北京市颐和园团城湖的输水工程。为保一库清水永续北送,淅川县以绿色发展为主线,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以“生态+旅游”趟出脱贫新路子。
据淅川县政府党组副书记辛泽涛介绍,淅川县实施5A创建,培育龙头景区。在2016年启动了涵盖丹江大观苑、八仙洞、香严寺、坐禅谷等景点的丹江湖国家5A级景区创建工程,经过努力,5A景区创建涉及的环评、土地、丹江湿地保护区等政策审批工作已全部完成,创建瓶颈全部破解。同时,围绕建设“南水北调中线旅游观光带龙头”目标,强力培育精品景区,实施了景区标准化建设、房屋外立面统一改造、旅游通道提升、三线整治、环境和服务设施配套完善等工程,初步开发了以南水北调渠首、丹江湖、丹江大观苑、香严寺、坐禅谷、八仙洞、荆紫关古街等特色景点,以渠首-丹江湖-丹江大观苑-香严寺-坐禅谷-八仙洞-荆紫关为支撑的线路已经成为南水北调中线观光带的精品旅游线路。
据了解,淅川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充分放大产业效应,以景观化发展为方向,以完善旅游服务功能等为重点,实现农旅、林旅、文旅融合发展。
目前,全县共建成旅游重点乡镇10个,旅游重点村36个,乡村旅游产业园40个,农家乐和特色民宿500多家,年接待游客500多万次,辐射带动1600多户贫困户年均增收5000元以上。
如今,一幅生态美、产业强的绿色旅游产业新画卷正在淅川县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