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他山之石

宜昌市落实“四个最严” 打造食安宜昌

2017-02-24 09:42:10 来源: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字号  

  近年来,宜昌市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为目标,认真落实“四个最严”和“四有两责”,坚持责任治理、科学治理、精准治理、社会治理“四轮驱动”,保障了全市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一、突出责任治理,强化食品安全保障

  坚持把创建工作作为党政“一把手”工程,摆在“六大民生工程”之首。一是实行党政同责。市委、市政府以文件的方式明确了党委、政府、部门的职责,各级党委侧重于组织领导、顶层设计、队伍建设,政府具体负责履行法定职责。宜昌市委书记担任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亲自研究部署、亲自检查督办,创建以来先后4次进行专题调研,牵头解决了机构编制、经费标准、检验检测项目建设等重大问题。建立领导干部创建工作联系点制度,由市领导对口联系一个区,形成市级领导包区、区级领导包街道、街道领导包社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将创建工作纳入了食品安全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及个人综合考核。二是落实四有两责。建立统一权威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全市111个乡镇(街办)和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设立食品药品监管所,并按照“十个一”要求开展标准化建设,达标率40%以上。新增乡镇食品药品监管所编制232个,投入创建工作经费1.5亿元,农产品质量安全创建经费8000万元,并按4份/千人的标准将食品抽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三是督促各级尽责。出台《宜昌市食品安全责任清单制度》,以主城区5个区作为主战场,精准发力、补齐短板,4个试点市区为辐射,带动其他县市对标创建。将创建工作纳入全市文明单位考核,食品安全知识纳入中小学校校本课程和中考命题范围。食药监、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联合开展进口食品整治,搭建行刑对接合作平台,对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零容忍”。2015年以来,共查处食品违法案件3420起,查办刑事案件31起,刑事拘留40人,追究刑事责任17人。四是严格考核问责。出台食品安全考核办法,定期对各县市区和食安委成员单位进行专项巡视、督办考核,对查出来的问题定人定责、挂牌督办、限期销号。出台创建工作问责办法,对不作为、慢作为,造成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的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截至目前,47名干部受到问责处理。

  二、坚持科学治理,夯实食品安全基础

  积极改革创新,实现重点突破,用科学手段治理食品安全问题,提高创建效能。一是构建检验检测体系。在全省率先整合质监、食药监、粮食等部门检验检测资源,投入1.78亿、划拨土地45亩,新建食品检验检测实验室,组建三峡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食品检测能力增加到594个产品、664个项目。各县市整合资源,成立综合性检验机构,承担辖区内常规检验工作。二是打造监管信息平台。借助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手段,投资2000多万元,将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化项目纳入“智慧宜昌”建设范畴,构建食品药品数据“一个中心”,电子监管、行政执法、应急管理、网格管理、内部管理、公共服务“六个平台”,监管人员通过移动终端实现全流程监管。三是实行网格化管理。全市共划分食品监管网格324个,对接11100个(村)社区网格及网格员,监管触角遍布辖区每个角落,实现“无死角”监管。通过“一对接”“两跟进”,实现食品安全小纠纷、小案件、小隐患、小问题及时发现,快速处置。四是提高风险管控能力。采取“双随机”检查、隐患排查、媒体监督、群众举报等多种方式查找问题,提高食品安全问题发现率。将全市155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全部纳入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哨点。积极推行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全市2500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累计购买保险95万元。

  三、实施精准治理,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聚焦重点难点问题,从老百姓最不放心、最不满意的地方入手,以整治促创建。一是加强产地源头管控。坚持有标贯标、无标定标,修订农产品地方标准和生产操作规程259项,并在1600多个农产品生产基地推行,建成标准化示范基地148个。全市有效使用“三品一标”的企业达220家、品牌总数686个。分户生产的农户,实行以“生产承诺制、农户联保制、监管责任制”为核心的自产自销农产品监管改革。农药经营单位实行处方制管理,建立实名购买台账。二是准出准入无缝衔接。制定农产品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制度规范,明确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条件,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通道。投资18.3亿元,建设占地1154亩的以农产品交易为主的三峡物流园,日交易量达5000吨以上,辐射鄂西、渝东地区,占宜昌农产品消费量的80%以上。三是“三小”整治注重实效。以奖代补的形式,累计投入1800万元鼓励“三小”实行升级改造,建成46个集中消费区。推行小作坊“三区三防三洁净”,小餐饮“五配三洁五禁止”模式、小摊贩“五统一”标准,对重点产品实施“单品治理”。四是监管重点重点监管。把实施“市民放心早餐工程”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投入500万元,建设1000家放心早餐店。投入4.4亿元,推行学校食堂“等级提升工程”和“明厨亮灶”工程。按照“十必须五禁止”要求对全市741所学校幼儿园食堂开展清查,限期整改重点问题515个。各县市分别制定农村聚餐管理办法,着力解决农村聚餐安全隐患多、监管难度大的问题。

  四、实行社会治理,凝聚食品安全合力

  充分激发多元社会力量,共同参与食品安全治理,构筑食品安全的坚固防线。一是抓好宣传教育。把创建宣传纳入全市宣传教育年度计划,将食品安全知识普及、法律法规纳入各级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作为主流媒体的宣传重点,利用“双微”平台、科普宣传基地和食品安全知识“五进”活动,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食品安全创建和监管。二是实施社会监督。开展食品安全 “百千万”活动,招募165名食品安全监督员,深入食品企业开展巡查。编印通俗易懂的宣传册,组织1100名宣传志愿者,进村入户宣讲食品安全知识;邀请10000余名市民代表深入食品企业,感受食品安全,搭建社会各界、食品企业和监管部门之间交流和沟通的平台。三是引进社会资本。通过新建、并购、租赁等方式吸纳社会资本,引导小作坊、小餐饮、农贸市场入股、签订供销合同等形式建立合作关系,实现集中加工、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经营、互利共赢。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引进伟悦食品有限公司,投资5000万元,建立生产基地,兼并60多家小作坊、集中管理120个摊贩、6个农贸市场。